湄潭县打造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变
引言
中国茶网湄潭县站讯:湄潭是我省第一茶叶大县,茶园面积最大,茶叶加工企业最多最全,茶业综合产值最高,是全省茶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日前,记者前往湄潭县,就该县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湄潭茶产业层次和形态正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可借鉴性,或将对全省茶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政府工作重心转移
从建茶园到扶企业
11月26日,湄潭县分管茶产业的副县长冯俊峰一见到记者就兴奋地说:“我们刚召开的茶产业大会上,茶产业的工作重点发生了重大改变,以前重点抓茶园建设,现在重点是抓企业建设。”记者翻开该县刚通过的《加快茶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的意见》看,只见“主要措施”下面赫然写着“第一条: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产业带动力”。
近年来,湄潭县将发展茶产业作为农业强县的第一支撑来抓,通过5年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首先是量的扩张:截至目前,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33万亩、产量1.5万余吨、产值9.13亿元、茶业综合收入13.7亿元;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发展到1家国家级、8家省级、2家市级共48家规模企业,还有280余个加工大户、80余个经营户、200多个专卖店。
二是质的提升:“湄潭翠芽”、“遵义红”、“贵州针”等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湄潭翠芽”的品牌价值现已达到9.03亿元,并于11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结束了贵州茶叶没有驰名商标的历史。同时,茶产业综合开发也取得进展,从单一茶叶生产,发展到茶多酚、茶籽油、茶香精、茶蛋白等系列产品,茶旅一体化开发也取得一定效果等。
作为农业产业,有一定的基础面积是必要的,但有了一定基础规模之后,做强产业走向大市场就显得十分重要。
湄潭县也看到了这一点,冯俊峰告诉记者,他们正在为此着急:“从茶产业立足市场、提高效益、提高带动力角度来看,我们当前有几个问题就非常突出:一是企业普遍弱小,融资难度大,带动能力不强。二是茶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紧缺。三是品牌知名度不高。四是产品质量要求高与茶叶基地以农户为主,组织化程度低的矛盾突出。”
冯俊峰说:“湄潭农民以前卖茶青都是几元到十几元一斤,今年最低卖到30元一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增多了,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价格上升了,这才有了农民茶青价格的大幅上升。”他还说,目前还有几家企业依靠科技开发出了茶多酚、茶饮料、茶叶籽油、茶皂素、茶脚爽等涉茶产品,需要大量夏秋茶、茶叶籽作原料,这又给茶农增加了创收新途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企业对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大带动作用。
为此,湄潭县首先统一了对龙头企业的认识,认为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是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为此提出今后茶产业的首要任务是,培育扶强龙头企业。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优强企业入驻发展茶产业,解决基地、加工、投入、技术、市场等问题。二要对现有的茶叶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鼓励扩大规模,提升技术,特别要全力扶持一批企业上市。三是支持茶叶企业配套建设茶叶基地。四是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生产和营销大户等成立茶叶协会等各类中介组织,形成企业、协会、茶农利益共同体。
在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措施上,湄潭县一是采用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方法保证企业茶青收购资金。二是为茶企提供系列政策支持,规定凡县内注册企业实现上市的,奖励100万元;对获得认定的高新企业,奖励5万元等,支持涉茶企业技改升级和在品茶、食茶、用茶上开发新产品。十二五期间,湄潭县计划要使国家级龙头企业要达到5家以上,并扶持1至2家上市。目前,龙头企业中,上市条件比较成熟的是陆圣康源科技开发公司,现正加快上市步伐。
与此同时,湄潭县努力抓好品牌的培育和质量安全,举全县之力倾力打造“湄潭翠芽”“遵义红”等茶叶品牌。并且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把好质量关,完善茶园生产管理、茶青市场交易、企业收购原料、企业产品出厂、市场销售等五个环节的检测体系,严格控制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严格执行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标准。
还要加强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目前该县正在加快建设的位于县城边上的“中国茶城”,就是一个集茶叶交易市场、冷链物流中心、茶文化博物馆、五星级酒店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大市场,它的建成运营,必将对做强湄潭茶产业,引领黔茶出山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企业创业激情迸发
精心做品牌研发新产品
湄潭县政府把茶产业工作重心向企业转移,湄潭的茶企业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走访了几家涉茶企业,所见所闻,令人惊叹,令人振奋。
来到位于湄潭绿色生态食品工业园的兰馨茶业有限公司,迎面所见是清新宜人、茶文化气息浓郁的办公楼,古茶树园,现代化厂房,公司董事长金循用他们刚研发出的新产品“茶香酒”迎接我们。
兰馨公司前身是湄潭县兰馨制茶厂,自2001年改制组建为股份制民营企业以来,以生态茶园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品牌化茶叶销售为工作主线快速发展壮大,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010年被评为全国茶叶“行业十强龙头企业”。公司有标准化生产厂房及质检、技术中心1.78万平方米,茶叶专用保鲜库容1800立方米,名优茶年生产能力达1000吨。同时还建成标准有机茶园1106亩,辐射带动农民茶叶基地3万亩。
金循告诉记者,得益于全省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好政策,以及湄潭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正驶上发展快车道,并以创新为抓手,做大做强兰馨品牌,他们超越传统包装形式,推动包装创新。超越传统手工制茶,实现现代化加工。超越传统管理,实现现代管理。首创“365天茶叶零距离保鲜销售系统”,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创新基地建设模式,打造现代大基地格局。
同时,兰馨公司作为理事长单位,率领省内11家龙头企业,与浙江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贵州省茶科所等大学和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了贵州省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创新性产学研合作机制,承担了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贵州扁形名茶清洁化生产线研发与运用推广”、“颗粒型出口绿茶研究及运用”等课题的研究,有效地带动了贵州茶产业科技创新。
今后3年要实现两大目标,一是技改扩建,产能升级。将启动“名优茶生产线二期工程”,新增名优茶生产能力700吨/年,年处理各类茶青4500吨,以满足1.3万户茶农、3万亩茶叶基地所产出名优茶原料的配套加工需求。二是营销创新,重塑品牌。将以茶叶专用保鲜库为依托,特许保鲜销售柜为终端网点,围绕“兰馨雀舌”提出的“时刻鲜纯的明前独芽茶”等品牌定位,展开“365天零距离保鲜销售新模式”,全程呵护高端绿茶品质,重塑兰馨品牌。并将实施“50个专卖店工程”,打造贵州茶叶连锁专卖“航母”。
来到花园式的陆圣康源科技开发公司,董事长唐弟康自豪地带我们看了该厂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开发的茶饮料“七润有机茶”刚刚获得“贵州名牌产品”。
在该公司的原料间堆满了一袋袋粗茶叶,打开来看,里面全是粗枝大叶的夏秋大宗茶。唐弟康告诉记者,他们就是用这些以前被茶农丢弃或做肥料的大宗夏秋茶,通过高科技技术,加工出茶多酚、茶氨酸、茶香精、茶蛋白、茶多糖、速溶茶粉等高级保健产品。
据介绍,该公司通过与江南大学进行技术合作,采用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技术和装备,共同对贵州丰富的茶叶资源进行综合深度开发。公司已申请15项自主发明专利,是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生产高纯度茶多酚创新项目实施单位。目前已经建成年产300吨茶多酚项目,生产能力达到年产300吨茶多酚,500吨速溶茶粉。主要产品还有茶氨酸、茶香精、茶蛋白、茶多糖、茶饮料等。
为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今年3月该公司与美国药典会签订了合作协议,研究建立高纯度茶多酚及天然咖啡因的国际标准;同时公司与美国F+G公司及可口可乐公司合作,将公司的高纯度茶多酚和天然咖啡因销往美国,三年内计划销售5000万美元。目前,公司正在进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同时,陆圣康源公司正在积极准备上市有关事宜,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毕,预计在2013年上市。
来到南方嘉木食品公司,这个企业是专门用茶叶籽生产高级茶叶籽油的。董事长金德国热情接待了我们。
在交谈中了解到,金德国为充分利用茶乡大量废弃不用的茶叶籽,通过多年钻研,终于攻克了茶叶籽榨油技术,研发出“低温低水分压榨纯物理精炼技术”,并获得国家专利,凭借这一专利技术,他们使茶叶籽油变成了口感好、极富营养价值的高端食用油。以此为主打产品,成立了南方嘉木公司。
金德国还介绍了公司发展的传奇经历。原来,南方嘉木公司成立以后,金德国很快发现,没有品牌,产品再好难以走远,甚至不得不卖给一些销售公司贴牌销售。经过认真思考,他认为必须引进观念、引进资金人才,才能利用现有资源迅速把企业做大做强。于是他说服了股东,选择了全国500强企业浙江正泰集团作为合作方,于今年8月正式合作,共同组建“贵州泰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合作方式是,我们负责生产,他们负责研发和营销。”金德国告诉记者。他找出了正泰集团为泰谷公司做的营销方案,无比感叹地说:“他们的营销理念的确太先进了,我们真是自愧不如啊。”
搭上了正泰快船,南方嘉木的发展迅速腾飞:从8月到现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生产的茶叶籽油达600吨,这是去年一年的产量,已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原计划今年“吃掉”茶籽3万吨,今年预计将超过10万吨。产品上市后供不应求,目前该公司正在抓紧扩建厂房。
金德国还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泰谷公司目前正与江南大学、武汉工业学院、西安油科所等单位联合用茶籽开发美容护肤用品、针剂、茶皂素、茶脚爽、洗涤用品、婴幼儿餐具等产品。计划2012年就要生产100吨洗涤用品和200吨茶脚爽。“十二五”期间,公司将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
记者观察
黔茶产业腾飞的两个关键
贵州茶园面积今年将突破400万亩,位居全国第二,单单从面积看,我们似乎已是茶业大省。其实不然,我们虽然面积大,但茶产值很低,茶业企业少而小,品牌知名度低,综合利用水平低,茶业产业链条弱小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省茶产业的效益。
在拥有足够基础规模之后,黔茶产业该如何做强做大,如何实现腾飞?
记者近日深入我省第一茶叶大县湄潭调研,欣喜地看到,湄潭茶产业正在努力实现快速转型升级,迅速提高茶产业经济效益和带动能力。在这次转型中,湄潭县的两个主要做法,对于各地做大做强茶产业,实现黔茶产业腾飞,很有借鉴意义。
一是大力扶持企业。在经过多年发展探索以后,湄潭县委、县政府终于认识到企业对于产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到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它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是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统一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他们坚定地提出要重点扶持发展龙头企业。
同时我们在企业看到,有了政府的好政策,湄潭的各个涉茶企业是摩拳擦掌、勇往直前。兰馨公司以创新为先导,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努力做大企业品牌,做大企业规模。陆圣康源科技公司以科技为依托,采用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技术和装备,对贵州丰富的茶叶资源进行综合深度开发,把以前被茶农丢弃的大宗夏秋茶加工出茶多酚、茶氨酸、速溶茶粉等高级保健产品,并积极争取上市融资。南方嘉木公司也是通过研究专利技术,为茶农废弃的茶叶籽找到了最好的出路,生产高级食用油。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发现,这些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和干劲,努力做大品牌,做大产业,完善产业链条。这些都是政府想做而难以做到的,但是,通过鼓励和扶持企业,这些目的正在快速实现。
环境的事情政府要尽力做好,市场的事情就交给企业去做吧。湄潭这样做了,正在取得显着效果。
二是严格标准把好质量关。目前湄潭茶叶主要品牌是公共品牌“湄潭翠芽”,而生产方式主要以农民生产大户为主,这就为统一质量标准、维护品牌信誉带来了很大困难。
湄潭县为此下大力建立了茶园生产管理、茶青市场交易、企业收购原料、企业产品出厂、市场销售5个环节的检测体系,严格控制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严格执行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标准。这个做法非常好,非常必要,为地方品牌筑起了一道防护墙,是地方茶业品牌走向大市场的坚实基础。
一个品牌影响的是一个产品、一个企业,而一个标准,则影响一个产业,一个集群。湄潭县狠抓茶产业标准的意义正在于此。
柠檬加茶叶甘田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