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明茶:深山养好茶
国内以大和尚或寺庙之号命名的茶,恐怕就是“惠明茶”独家了吧。人们很容易,也很愿意将两者附和于所谓的“禅茶一味”,然惠明和尚、惠明寺、惠明茶,是何渊源际会,今日所见的惠明茶又经历了何种曲折,且听娓娓道来。
摄影 /印山林
惠明茶的起源与寺院茶
大庾岭上著名的禅宗公案,发生在唐高宗龙朔元年(661)。惠明与惠能拜别,得其“遇蒙则居”箴言偈语,行至浙江南部,得遇沐鹤溪边的南泉山(即今日景宁敕木山一带),当地语中“沐”“蒙”谐音,又见此处山峦叠嶂、水清雅秀,便于此地结庐建寺,广种茶叶,教化山民。然,惠明和尚于南泉山究竟是结庐还是建寺?有无种茶?惠明茶又是从何而来?众说纷纭。
按同治《景宁县志》记载,惠明和尚在南泉山结庐修禅,并在禅房旁广植茶树,时为四周百姓除病解痛。乡民感其德,于唐咸通二年(861),以其名筑寺,并将寺旁茶树,称之为惠明茶。这是当下在景宁比较通行和权威的版本,将惠明茶的历史上溯至唐代。
摄影 / 林凤海
至于乾隆《景宁县志》卷三“寺观”中“附茶庵”记载:清康熙年间,惠明寺僧人在山脚建立惠明寺脚庵,作为“茶庵”,“于此烧茶以济行人”。可以料想的是,其时的惠明寺在供佛、待客,满足自家饮用之余,还能济世于民,可见当时惠明寺的茶园庙产和茶产量很大。由此确能说明,惠明茶实乃源出禅门一脉,发端于“寺院茶”。
而根据民国十六年(1927)时任景宁县政府实业科主任的叶桐先生回忆:“吾少时还是清朝,在务本学堂读书,教师曾率我们到惠明寺远足。寺僧待以清茶,各老师都说,这是真的惠明茶,要品尝一下。”据说寺僧每年会选择寺旁生长的好茶叶,自行烘制,赠送县官要吏檀越施主,人谓之“贡茶”。
摄影 / 廖跃平
关于惠明茶起源的各种传说,毕竟早已隐没于时间的长河里。如今喝到的惠明茶,想已是经历了几番轮回。拨开时光的迷雾,不过就一盏茶的功夫,所谓惠明茶的“禅茶一味”,这才品出了些许味道来。然而,这滋味究竟是否同当年惠明和尚喝过的那杯茶一般?这个答案可能已经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