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市场亟待打造知名品牌
茶商网消息今年起,茶叶正式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认为,茶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后,茶叶生产将从原来的数量多、规模小转变为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茶叶原料的甄选、加工过程、存储环境都要进行标准化管理,可使进入流通市场的茶叶达到统一的品质。台湾茶
茶叶市场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
长期以来,我国的茶叶市场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有品种,如龙井、乌龙、毛峰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自己的品牌。人们对茶叶的区分不是从品牌着手,而是从茶名辨别。消费者选购茶叶只是问是铁观音还是毛峰,而不是问是什么牌的铁观音还是什么牌的毛峰。
吴锡端指出,2006年我国茶叶产量已经突破了100万吨大关,连续3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也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的产茶国。但是,茶叶品牌建设和营销上却依然处在相对低级的阶段,不但没有形成一个像立顿那样的世界性品牌,甚至连一个叫得响的全国性品牌也没有。在缺失品牌的市场条件下,中国茶叶虽然产量突破了百万元大关,但是依然难以发挥明显的规模效应。
我国茶叶卫生标准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2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对绿茶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的结果,9个省、直辖市41家企业生产的50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4%。本次抽查依据《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强制性国家标准,重点对绿茶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铅含量以及感官品质等项目进行检验。抽查中发现,有个别产品的农药残留量超标,其中有1种产品的三氯杀螨醇含量为0.62毫克/公斤,是国家标准规定限量的6.2倍。
2005年10月1日,我国颁布了新的《茶叶卫生标准》,其中《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2种污染物在茶叶中的含量作出限量规定,《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9种农药在茶叶中的含量作出限量规定。
近几年,自从欧盟实施新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以食品安全为由,仿效欧盟提高茶叶农药残留的控制标准,增加对进口茶叶中非茶类杂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黄曲霉素和微生物等项目的检验。从2006年5月29日起,日本实施《食品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有限量的农药残留项目从原来的81项增加到276项,无限量标准则同欧盟一样。
我国关于茶叶的农残和污染物检测项目只有十几项,即使算上农业部禁止使用的39种农药,我国现行有关茶叶的农残及污染物的限量项目也就是50多种。
袋装茶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品牌占领
截至2005年,我国名优茶的产值已经占到茶叶总产值的71%。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的名优茶,因每年产量有限,市场价格迅速上升。由于名优茶利润高,有很多不法的商贩从外地采购茶叶,假冒原产地名优茶销售。与此同时,国外品牌茶抢占市场的势头越来越猛,特别是以烏龍茶立顿为代表的即饮袋装茶对中国茶叶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以红茶袋装茶起家的英国联合利华公司,抓住中国年轻一代喜欢方便袋装茶的机会,开发了立顿绿茶和立顿茉莉花茶等系列产品。目前,我国袋装茶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品牌占领。据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中国出口茶叶平均单价每公斤1.31美元,每公斤茶叶也就卖到大约10元人民币。被称为世界茶叶第一品牌立顿茶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一个品牌超过我国茶叶的出口总值。
吴锡端分析说,中国目前的茶叶企业是由国有和民营组成。其中有些国有企业没能建立良好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资金匮乏等问题导致了品牌缺失;民营企业大多偏小,生产能力有限。我国北方人爱喝花茶、南方人爱喝乌龙茶。针对不同的区域就要生产不同的茶,本来就普遍弱小的茶叶企业很难做到,也是形成全国性知名品牌的一大障碍。
此外,影响茶叶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出产季节、采摘日期和气候、制作工艺、存放时间的长短等因素,也是影响茶叶品牌发展的原因,因为品牌所代表的是一个稳定的长期的统一的形象,只有稳定与统一,消费者才会信赖这个品牌。
什么茶叶止咳关于茶叶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