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道 > 列表

茶道

奈良、平安时代

据日本文献《奥仪抄》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四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讲《大般若经》时,曾有赐茶之事,则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初期。据《日吉...
2021-02-06 12:39:19

中国茶道之盖碗茶

茶有茶道,器亦当体其道。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无意或有意中体现和完成了茶器道与实用并重之目的。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ldq...
2021-02-06 12:39:18

虞世南《北堂书钞》记茶事

陆羽《茶经·七之事》,搜集了中唐之前的各种茶史、茶事,此前似乎无人搜集。笔者从陈彬藩主编的《中国茶文化经典》中看到,初唐重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编著的隋代类书《北...
2021-02-06 12:39:17

自成一格的四川茶艺

四川茶馆中专事泡茶和续水的"茶博士",旧时称之为"堂倌".现在人们尊称为"师傅"或者叫"服务员",不少的师傅技艺十分高超。且看他们的茶艺,七八位茶客围着矮茶桌坐定后,客人喊声"...
2021-02-06 12:39:16

茶道与儒家的礼义和人格思想

儒家认为要达到中庸和谐,不可忽视礼的作用。荀子说“发乎情,止乎礼义”,意指人天生的性、情、欲,可以通过引导、修饰、加工,使之成为善。孔子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2021-02-06 12:39:15

茉莉花茶茶道

备具:一般选用白色的有盖瓷杯或盖碗(配有茶碗、碗盖和茶托),如冲泡特种工艺造型茉莉花茶和高级茉莉花茶,为提高艺术欣赏价值,应采用玻璃盖杯的。烫盏:就是将茶盏置于茶盘,用沸水高冲...
2021-02-06 12:39:14

品茶论道:也说什么是茶艺

茶艺究竟是什么?目前学术界见仁见智,争论不休。我们认为,"茶艺"是在茶道精神和美学理论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一门以茶为媒介的生活艺术。它包括艺茶的技能,品茶的艺术,以及茶人在茶...
2021-02-06 12:39:14

茶道文化

茶文化是一种“中介”文化,以茶为载体,以能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人文精神为宗旨,包括有关茶的礼仪、风俗、茶法、茶规、茶技、茶艺、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以及文学艺...
2021-02-06 12:39:13

茶道与商道 他们缺的是“道”

他们缺的是“道”,把企业做到家,但道行尚浅,茶则是他们精神修炼的门径。一直以来,茶似乎只是文人的点缀。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商界巨头、各色商贾都特别看重喝茶&mdash...
2021-02-06 12:39:12

唐宋时期──煎茶道

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道的诞生。其后...
2021-02-06 12:39:10

中国的诸多“茶道”

中国茶道的历史据说有一千多年。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链摔跤搏击也有柔...
2021-02-06 12:39:09

宋明时期──点茶道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着《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①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
2021-02-06 12:39:08

明清时期──泡茶道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代]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风至今。十六世纪末的[明代]后期,张源着《茶录》,其书有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
2021-02-06 12:39:06

中华茶道美学

中华茶道美学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属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部分,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中华茶道美学侧重于审美主体的心灵表现,虚静气氛中的自...
2021-02-06 12:39:05

茶道与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源泉。《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
2021-02-06 12:39:02

茶道与道教清静无为的养生观

晋代郭璞注解《尔雅》说:“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此可视为饮茶习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而巴蜀也是道教的真正发源地,两汉期间,张陵奉老子...
2021-02-06 12:38:59

茶道与儒家的中庸和谐思想

中庸之道是儒家处世信条,儒家认为中庸是处理一切事情的原则和标准,并从中庸之道中引出“和”的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
2021-02-06 12:38:58

茶道的发展、传播与佛教

唐代是佛教禅宗大力发展的时期,禅宗对饮茶习俗的传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据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唐代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唯许饮茶,于是...
2021-02-06 12:38:57

茶道与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儒家的人生观是积极乐观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称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也指出:&ldq...
2021-02-06 12:38:57

茶道与茶禅一味的佛家茶理

佛教是深奥的宗教哲学,与茶道文化的结合也是深层次的。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佛教...
2021-02-06 12:38:56

江户时代

由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开创的统一全国的事业,到了其继承者德川家康那里终于大公告成。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持续了260多年。千利休被迫自杀后,其...
2021-02-06 12:38:54

茶界闯将郑文巧

他才30岁,却已坐拥60多家连锁经营网络;他“不太懂茶”,却闯进专业的茶业领域;他是老板,却把几乎所有的权利放给合作伙伴和职业经理人。这位南安籍青年企业家在国内贸易...
2021-02-06 12:38:53

汪曾祺的寻常茶话

我对茶实在是个外行。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换三次叶子。每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坐水,沏茶。但是毫不讲究,对茶叶不挑剔。青茶、绿茶、花茶、红茶、沱茶、乌龙茶,但有便喝。茶...
2021-02-06 12:38:52

现代时期

日本的现代是指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茶在安土、桃山、江户盛极一时之后,于明治维新初期一度衰落,但不久又进入稳定的发展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
2021-02-06 12:38:50

吴觉农的“云南弟子”

他是一位90高龄的银发老人。他是中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的云南弟子。他是中国第一个高等院校复旦大学茶业系1940年学生。他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就从事茶叶工作直...
2021-02-06 12: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