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说普洱茶 普洱茶的酽性
文/知青
普洱茶的酽性说法各有不同和差异,但我们有先要弄清楚酽是代表什么,是不是酽的意思即代表浓烈。如果浓烈就是酽,如果我们是追求酽,那为什么会形成生茶要作醇化处理,其中包括生茶的陈放,熟茶的渥堆,如果普洱茶不酽,那普洱茶的特点在哪里?
而酽是否代表其茶叶的内含物丰富,而酽是否就是我们所谈论的苦和涩。是否就是所谓的茶多酚丰富。在这里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希望得到在座各位的高见。知青讲到这里环视了房子一周,希望得到行专们的解释和解答。
老刀说:普洱茶的酽,已经成为历史。据我所了解所谓的酽是清朝以前的说法,自民国后,大面积的种植茶出现,普洱酽茶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陈老师说:酽字不能代表内含物的数量,只能说明能体现茶叶酽味的物质较丰富,而且是较原始些,较粗狂,更不能代表茶叶中的有效成份的多寡,同时不能认定该物质对人体会造成不良影响。
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总结了许多将茶叶醇化的方法,包括改良树种,纯化品质,增加茶叶被氧化程度,以达到人们所希望的生津止渴,容易入口,减少对肠胃的刺激,所以才会出现近代的云抗系列品种,并在全国可种植地区推广。这类乔木型云抗系列茶种,保持原有的优点,大叶,持嫩性强;改变其苦涩缺点,形成新鲜、粗大、耐泡、高产、生长快的乔木类丰产茶种。而云抗类系列茶树较过去传统的茶品,有效成份较丰富,去除不必要的过于苦涩味,形成追求色、香、味的新时尚。酽性已被淘汰了,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了!
知青问道:那么,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寻找普洱茶的酽性呢?
陈老师答到:现在新人们寻找普洱茶的酽烈是一种误区,但这都是个别现象,因为他们从推理的角度想问题,总认为生茶要酽,而酽则代表内含物丰富,而内含物可能是可挥发可分解物质,要使长期陈化后的茶叶有一定的品质,那么生茶的新茶期就一定要酽,其实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的参考,盲目地追求生普的酽性是个很大的误区!
还有一种现象,现在熟茶已代表了普洱茶,这是为什么,熟普只是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已经把生普打倒在地上,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种现象。
涤生说:熟普已占领着普洱茶的绝大部分市场,这不是普洱茶胜利,而是恰恰相反,正是普洱茶终结的前奏,熟茶只是滇青初制茶原料经渥堆而成的黑茶,熟茶是传统普洱茶的掘墓者,这不是好现象!我可以这样讲,熟茶的出现、壮大、发展,是普洱茶的悲哀!
为什么会出现熟普大行其道呢?首先是现在缺乏传统普洱茶的真正捍卫者。因为上个中国中国茶叶六大系列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最后的一代饮家消失之后,品饮普洱茶的水平、能力、文化都随即消之。故品饮传统普洱茶的人才出现断层现象,直到本世纪初,饮传统普洱茶的人,才慢慢出现,但远未能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规模。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看第一是传统文化的断层;第二是传统意识的断层,第三是传统的思维方式的断层,总认为老祖宗的东西都是陈旧的,已经被淘汰或将要被淘汰的。传统文化被新潮流行文化的冲击,传统意思被新时尚意思淘汰,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思维方式被所谓的科学理论所生产的经济思维方式的打压,品味生活改变为品位生活,人们放弃了思想生活,转而追求物质生活,而熟普则适应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知青听到这里,按不住内心的不满,未等涤生说完时则开口说:熟普也是好东西,我近日试饮了一只熟普,真一反过去熟普醇、甜、滑的常态,其表现出滋厚、浓郁、酽烈,现时有很多生茶都不如它。所,以我不敢说熟普只是一派熟(俗)气了。知青一边说一边从抽屉中找出一小袋用透明胶袋装的散茶来说:这袋就是了,你们来看,条索紧实、细小、均匀,金芽明显,我认为其茶级高,品质好,干净企理,而且成色正道,水气已退,已有时间,我开汤给大家试饮一下再说,好吗?免得先入为主,影响品评工作。
大家见有一只如此神奇的熟普,异口同声地说:好!
于是,知青就在茶店中的二楼,泡起茶来,一天的饮茶吹水活动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