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云南普洱> 正文
新八大茶山之勐海勐宋
2020-12-15 19:18:13热度:152°C
新八大茶山即曼糯、勐海勐宋、南糯山、帕沙、贺开、布朗山、景洪勐宋、巴达等八大茶山。“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自普洱茶古树茶打开全新的普洱茶消费市场之后,
勐海勐宋(释名:山顶上的坝子)茶山,隶属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宋乡)东部,东连景洪市,南接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此外,因与景洪市勐龙镇勐宋村的古茶区皆称为勐宋茶山,为避免两者混淆,按按行政等级的划分,称勐海勐宋茶山为“大勐宋”,景洪勐宋茶山为“小勐宋”。
勐海勐宋茶山文明
勐海勐宋是勐海茶区的一个古老茶区,海拔在1500~2429米之间。其中,境内滑竹梁子以2429米的海拔,一举成为西双版纳的最高点,站在滑竹梁子峰顶可将勐海的七个茶山尽收眼底。保塘老寨离着保塘新寨一公里,旧寨是拉祜族寨,现仅存20多户人家,寨子紧靠古茶园,旧寨古茶园与新寨古茶园连为一体,一千多亩的茶园,茶树很密集。勐宋最大最老的古树茶都集中在保塘旧寨,保塘新寨则因茶而衍生出来。另外,近年来,在以山头茶为主流的消费市场上,就勐海勐宋古茶山的山头茶来看,那卡茶的价格是大勐宋茶中价位最高的。
勐宋古茶山环境
终年云蒸雾罩的勐宋古茶山,犹如披着青绿纱巾的侵尼仙子,若隐若现,在新世纪朝阳照映下,终于露出了清雅迷人的风姿,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生活。位于勐海县东部绵延崇山中的勐宋古茶山茶树资源,是20世纪末才被外界重新发现、加以利用的,这里的古茶树茶以独特的高香和浓郁的茶气,走俏市场。
勐宋古茶山位于勐海县勐宋乡境内,东接景洪市,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勐宋在清代与南糯山同属车里宣慰司直管地,民国时期属车里县。勐宋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区之一,从勐宋保塘村留下的几十亩特大型古茶树来分析,勐宋山区少数民族种茶的历史与南糯山少数民族种茶的历史一样悠久。
勐宋古茶山古茶园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大安村委会下大安寨,三迈村委会南本老寨,曼垒村委会纳卡寨,坝檬村委会保塘旧寨。据古茶树资源普查统计,勐宋古茶山拥有古茶园3800亩。
勐宋古茶树分布
曼窝科后山大茶山的古茶园集中连片、面积最大,海拔在1650-1780米之间,有坡地混林茶园1500亩。茶树密度每亩52株,属普洱茶种;最大一株古茶树基部围粗185米,距地面020米形成二分枝,围粗分别为0.78米和0.50米,树高3.6米,树幅4.2-3.7米。这株古茶树的主人说,按儇尼父子联名制世系计,他们迁居这里已有14代,平均每代20年,从第一代开始种茶计算,已有280年的历史了。这片古茶园生态环境也较好,茶树生长势较强,单产较高。有片茶树当地人称为苦茶,又叫“荒野茶”。还有一片坡地古混林茶园,因滋味明显比其他茶叶甘甜,当地人并称这片茶树为“甜茶”,实际属普洱茶种。勐宋茶叶加工以手工加丁晒青毛茶为主,现建有两个茶叶初制所,除晒青外,也少量加工烘青绿茶。茶叶饮用方法以沸水冲泡为主,部分村寨僵尼老人还保留古老传统的温火煮茶饮用方式。
勐龙勐宋古茶山代表性古茶树植株主要有:阿妈央古茶树,俗名苦茶,学名不详,其树型小乔木,树姿开张,基部围粗1.32米,树高4.75米,树幅6.1x5.8米,一级分枝3枝,围粗分别为0.6米、0.42米、O.36米,生长势强。叶长椭圆形,长宽18x6.5厘米,叶面平,叶质软,叶色绿,叶尖骤尖,叶齿细锐,芽叶色泽嫩绿,有细微茸毛。青蛙池古茶树:俗名苦茶,学名不详,其树型小乔木,树姿开张,基部围粗1.2米,树高3.8米,树幅6x4.9米,最低分枝0.2米,一级分枝3枝,同粗分别为0.8米、0.42米、0.35米。叶椭圆形,长宽14.2x5.4厘米,叶脉8-10对,叶而微隆,叶质硬脆,叶色深绿,叶尖骤尖,叶齿尖锐,舒城买茶叶芽叶色泽嫩绿。茸毛少。曼卖窑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amelliaSlrle[islsvarassalnlca),乔木型,树姿直立,基部围粗1.2米,主干胸围0.7米,捌高6米,树幅5.2x4.1米,分枝密,长势强。叶长椭圆形,长宽17.3x6.8厘米,叶脉10-13对,叫—面微隆,叶质较硬,叶色绿,叶尖骤尖、叶齿细锐,芽叶嫩绿,茸毛较多。曼卖窑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amelliaslnenslsvarassalnlca),树型小乔木,树姿半开张,基部围粗1.85米,树高3.6米,树幅4.2x3.7米,距地面0.2米形成一级分枝2枝,围粗分别为0.78米、0.5米,分枝密,长势强。景洪古茶区古茶树资源除植茶历史悠久、面积较大的攸乐、勐宋古茶山外,在勐旺、景洪、景纳乡镇山区也有零星的少量分布。
勐海勐宋茶特点
勐海勐宋茶条索长,以该茶山制成晒青茶压制成的普洱茶新茶,在昆明地区以珍茗沸水冲瀹之,汤色呈金黄且透亮,香气纯正,甘甜尚好,层次感丰富,耐泡度高。就拿南茗佳人2017年出品的那卡茶来讲,茶友在品饮后如是评价,“茶香厚,茶气足,有阳刚之气。水路滑,甜度高。层次感强,整体协调性较好,茶性体现比较到位。生津回甘有一定深度,显喉韵。个性体现鲜明。叶底完整,鲜活明亮,当为好原料、好工艺。宜品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