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宁化蹚出绿色发展新路子
2022-05-01 20:34:26热度:138°C
4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方案》提出要推广龙岩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支持长汀、宁化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建设。这一喜讯对宁化干群来说,既是肯定和鞭策,更是奋力前行的动力。宁化是我省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县之一。据1995年全省卫星遥感普查,宁化县水土流失面积455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19.15%。如今,经过全县干群的努力,宁化先后获得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首批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称号,是“粤闽赣五市十四县”流失面积减少最多的县……桥下水库绿生态 苏燕明/摄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宁化干群的努力与坚持。宁化县牢记嘱托,学习借鉴“长汀经验”,围绕打好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誓把荒坡变绿洲的目标,创新机制,攻坚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着力打造高标准的水土保持示范样板。嘱托,殷殷在耳;壮志,拳拳在念。数据,见证宁化干群努力的结果。20多年来,全县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其中上级补助4.1亿元、地方配套2.4亿元,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87万亩。发挥聪明才智 荒山披上绿装
宁化西部的乡镇曾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此山一无毛、二无皮、三无肉,只剩下光骨头(母岩)。“光骨头”就是指紫色页岩土。这种土土层浅薄,不保水。雨水冲刷,土层逐年变薄,成了红石骨子土。面对这一现状,宁化水保人发挥聪明才智,根据水土流失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技术,经过反复摸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理办法。传统油茶山地的耕作方式采取顺坡垦复,遇上雨季会加速水土流失。宁化县创新采用开挖“鱼鳞坑”和“山边沟”方式种植油茶,这种坑呈半月形,外高里低,形如鱼鳞,在坑内种油茶,可保土保水保肥。宁化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对“老头松”为主的强度流失区和侵蚀劣地,宁化县通过开挖竹节沟进行整地,营造草、灌、乔三位一体水保林。对以沟壑为主的严重侵蚀地,在沟壑出水口处筑土、石谷坊,谷坊内播草籽或种草,逐步恢复植被。对坡耕地流失区,宁化县修筑反坡梯田或水平梯田,在梯壁、梯埂上栽植百喜草或黄花菜,增加地表覆盖。对轻、中度流失地和生态恢复较好的治理区采取全封山措施,补植阔叶树改善林分结构,结合人工追肥,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最难的地方还有流失斑治理。有些山头没有适合树苗生长的土壤和水源,于是,工人们把泥土、水、幼苗、柴油机,用肩背手提的方式,一趟一趟运上去,用冲击钻挖穴种树。与此同时,县里实行燃料补助制度,积极引导群众以电、煤、沼气、液化气等燃料代替柴草,累计发放非柴燃料补贴政策资金3942.5万元,对全县的水土流失区实行全面封禁治理,管住上山的“柴刀”。“因地制宜,多管齐下,滴水穿石,决不放弃。”县水保中心主任张运富介绍,宁化县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一张亮丽的“成绩单”:水土流失面积从1995年的455.34平方公里,减少到2020年的221.63 平方公里,减少了233.71 平方公里,减少一半以上。引入民间资本 托起富民产业
如何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荒坡地如何“生金”?该种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基于如何富民这一出发点,除了政府投入,宁化县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宁化是油茶传统产区,也是全国油茶主产区和油茶最适宜栽培区之一。紫色土缺氮但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元素,适合油茶树生长。为此,县里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油茶、茶叶产业相结合,引进公司和大户,不但治理了茶果园的水土流失,同时促进油茶、茶叶产业的发展。溪背坡改梯种植油茶前后对比
宁化县石壁镇溪背畲族村山坡上,一排排油茶树抽出新芽,绿意盎然。多年前,这里还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一片荒山秃岭,如今成为5000余亩水保油茶林示范基地。2014年,溪背畲族村引进福建省厚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在石壁镇溪背村、陂下村、江头村这3个水土流失严重的村落承包1万多亩荒山开发。县水土保持中心帮助厚德公司立项国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项目,获得500多万元的资金补助和技术指导,帮助改造坡耕地近4000亩,建设机耕路近16公里,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截排水沟和蓄水池。“公司的投入,加上政府的奖补政策和技术指导,公司效益越来越好。”公司负责人杜秋生对未来信心十足。通过治理,荒山变成了茂盛的油茶林,公司进行茶油精深加工、销售、副产品循环利用及深度开发。去年亩产茶油40公斤以上,年产值2400万元。厚德公司并非个案,更多民营企业正加大在水土流失区的投资。宁化县共引入福建三明山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化农光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4家农业公司和8位经营大户,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种植油茶、茶叶等6673公顷。全县现有油茶面积13333公顷,产值2.6亿元,建立了以省级龙头企业——福建省厚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油茶加工企业。坡耕地改造后的油茶基地
据统计
近年来,宁化县共引导民间资本1.9亿元共同参与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建设。这一做法得到水利部的肯定,2016年,宁化在全国水保工作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介绍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大力推进水保项目建设的经验做法。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
宁化县石壁镇的张大姐没想到,能在家门口“带娃、上班两不误”,一天赚上百元;淮土镇种植油茶的农户也没想到,山上的油茶旺产,茶油产品成了香饽饽……这些改变,与水土流失治理息息相关——宁化县把油茶、茶叶、果业、食用菌、林产业等特色产业作为生态农业发展培育扶持的重点,走资源开发保护和农民增收双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水土流失治理形成特色产业或集约化经营,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从1995年的1919元增加到2020年的16783元,增长8.7倍。 除了直观的“钱袋子”收益,宁化群众的获得感也与日俱增。对于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宁化人普遍且深刻地感受到:山上,树更多了,更绿了;河里,水更清了,鱼更多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建成绿色校园13个,绿色乡镇16个,绿色村庄210个,水土保持公园13个,水土流失治理区域内村容村貌整洁,水土流失区森林覆盖率由1995年的62.8%提高到2020年的75.06%,林分单一的现象得到改善,形成了乔灌草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植被群落向多样性、稳定性演变。——防洪减沙明显增强。
农村防洪减灾明显提高,县域内禁垦坡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采取水保措施,坡耕地78%以上得到治理,水源涵养能力及防洪减沙效果明显提高,建成水土保持生态护岸147公里,县城区及重点乡镇区防洪标准提高到二十年一遇,有效提升了防洪能力。——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经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配套实施了河道整修、改水改厕、乡村道路修建、能源结构调整等乡村振兴工程,人居环境明显提升,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经过20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明显增强,水土保持的理念由“要我治理”变为“我要治理”……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宁化县将以国家支持宁化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建设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持续推进水土保持工作,谱写红土地的绿色篇章,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宁化力量。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来源 三明日报
记者 刘才恒
编辑 张婉莹
责编 伍建平
审核 张林勇
商务合作:
投稿邮箱:zgnhzx08@126.com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