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害虫面面观——蓑蛾
题图来源:维基百科(Family_Psychidae)
原文已发表于福鼎市茶文化研究会,本人为原文作者。
知乎用的不多,上传文章比较麻烦,文章一般会在上首发,可以扫码关注该官方账号。
茶园害虫面面观
茶园里最原生态的纺织工,产品却卖不出去?!人人喊打!?
在早春或是夏季,如果你在茶园里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一些茶树的枝条明显长势不对,正常枝条都是向上伸展的,有些枝条却向下生长,仔细一看,这些枝条像是断枝,却紧紧包裹在一起形成圆柱体,要么就是棕褐色或白色的一种细长的小袋子。如果这时候你轻轻一碰,它们还会突然掉到地上,那么,这是茶树生病了吗?其实并不是,表面上你看到的这种奇怪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蓑蛾科(Psychidae)的昆虫在作怪。
蓑蛾是一种鳞翅目蓑蛾科下属的一个科的昆虫总称,因为身披植物原材料做成的“蓑衣”所以被叫做蓑蛾,也叫做袋蛾,避债虫,背袋虫等等。该类昆虫在幼虫时期,会吐出特定的丝,就像蚕要开始结茧一样,但是蓑蛾吐丝并不是为了化蛹成美丽的蝴蝶,而是给自己搭建避难所,在长达几个月的幼虫时间里,蓑蛾幼虫会一直躲在这个“蓑衣”中,要取食的时候,露出头部,当有天敌侵扰或者危险来临时,马上缩回到“蓑衣”中。在茶园中,“蓑衣”的材料就是就地取材,小茶枝,干枯的叶片等等,蓑蛾幼虫时期,不仅用茶枝茶叶来“织蓑衣”,还会不断取食茶树嫩叶,茎干,对茶树危害是巨大的。可以说,蓑蛾是茶园里最原生态的纺织工了,可惜,它做的纺织品,不仅卖不出去,还因为破坏茶园,人人喊打。
前面说过,蓑蛾是一个科里昆虫的总称,那么,危害茶园的蓑蛾到底有多少种呢?有文献记载,在我国茶叶产区,危害茶园的蓑蛾种类有20余种,包括茶蓑蛾(Clania minuscula)、茶小蓑蛾(Acanthop syche sp.)、亚鳞蓑蛾(Lepidopsyche asiatica)、茶褐蓑蛾(Mahasena colona)、螺纹蓑蛾(Cryptothelea crameri)、台湾大蓑蛾(Clania formosicola)、云杉杆蓑蛾(Canephora asiatica)等等[1]。造成危害较大的蓑蛾有四种。即主要有茶蓑蛾(Clania minuscula)、大蓑蛾(Clania variegata)、茶小蓑蛾(Acanthop syche sp.)、白囊蓑蛾(Chalioides kondonis)、茶褐蓑蛾(Mahasena colona)。这几种蓑蛾在中国各产茶省分布均较普遍,本文将做重点介绍。
1.危害茶园的几种常见蓑蛾
1.1茶蓑蛾
图1 茶蓑蛾图例 图片来源:图2 茶蓑蛾在茶树上的护囊 图片来源:图2 茶蓑蛾在茶树上的护囊 图片来源:
茶蓑蛾一般1年发生1-3代, 在福建、广东、台湾1年发生2-3代, 多以中老龄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第二年春季气温达10 ℃左右即开始活动取食, 每年4-5月和7-8月是第1、2代幼虫为害高峰期,茶蓑蛾的护囊为纺锤形, 枯褐色, 袋囊丝质紧密。幼时囊外缀贴以叶屑、枝皮碎片, 4 龄起囊外缀结有纵行排列整齐的小枝梗[2-3]。
1.2 茶小蓑蛾
图3:茶小蓑蛾护囊及其危害茶叶状 图片来源:[2]图4:茶小蓑蛾的幼虫及其护囊 图片来源:[3]茶小蓑蛾体型普遍比较小,幼虫和成虫的花纹也不太一样。广东、福建1年发生3代, 安徽、浙江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第二年春天3月开始活动, 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第1、2代幼虫分别发生在6 月中旬、8 月下旬。茶小蓑蛾幼虫咀食叶片, 使之斑驳破烂。1、2 龄幼虫咬食叶肉, 留1层表皮,被害叶呈不规则形枯斑;3龄后穿孔,有时也咬食枝梢和幼果表皮。茶小蓑蛾的护囊为枯褐色, 外表粘附枝叶碎屑, 化蛹时囊口有1 条长丝将护囊悬挂于枝叶上,呈现下垂吊挂状[3]。
1.3大蓑蛾
图5:大蓑蛾图例 图片来源:图6:大蓑蛾在野外的护囊 图片来源:[2]大蓑蛾体型较大,食量也比较大。低龄幼虫咬食叶肉, 留下1层上表皮,形成不规则半透明斑。长大即取食叶片成不规则孔洞。发生较多时, 叶片被咬食成千疮百孔, 被害叶易脱落。发生严重时将局部叶片全部吃光, 仅存秃枝, 甚至引起寄主死亡。1年发生1代,广东及福建部分地区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中越冬,第二年的4月下旬化蛹, 5月上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 6 月份幼虫开始孵化,8、9月为害最重, 直至11月老熟越冬。
1.4 白囊蓑蛾
图7:白囊蓑蛾 图片来源:包亚星 福建农林大学 摄于福建三明白囊蓑蛾的护囊比较特殊,护囊细长,无植物材料贴附。一般呈现灰白色或白色,丝质紧密,老熟幼虫护囊长30-40mm。福建惠安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内越冬翌年早春开始活动取食, 5月底开始化蛹, 7月初幼虫出现, 10-11月以后停止取食,开始越冬[3]。
1.5茶褐蓑蛾
图8:茶褐蓑蛾的护囊及其危害 图片来源:[2]茶褐蓑蛾1年发生1代, 多以幼龄幼虫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 6月中旬开始化蛹, 7月中旬成虫羽化产卵, 11月以后进入越冬。茶褐蓑蛾幼虫护囊上叶片比较特殊,通常较大,枯叶排列呈鱼鳞状分布,老熟幼虫的护囊呈灯笼状或纺锤状[3]。
2.蓑蛾的生活史
蓑蛾有一种奇特的生活方式,它们的幼虫一律生活在护囊中,只有雄虫有翅,其发育成熟后,会从护囊中破茧而出,但是雌虫一生都在“蓑衣”中度过,一辈子宅在“家”里。性成熟后雌虫靠头部分泌的性激素吸引雄虫飞来交尾,蓑蛾的幼虫孵化后,会在雌虫的护囊中生活2-7天,之后从护囊中爬出,吐丝下垂,随风飘散至寄主植物上,之后雌虫便在蓑衣中干枯死亡了[3]。
图9:蓑蛾雄虫与雌虫交尾 图片来源:Jerry A.Payne,USDAAgricultual图10:不同蓑蛾护囊的多样性 图片来源:[4]图例:1,茶蓑蛾;2,大蓑蛾;3,茶小蓑蛾;4,茶褐蓑蛾;5,白囊蓑蛾;6,油桐蓑蛾;7黑肩蓑蛾;8,螺纹蓑蛾;9,小螺纹蓑蛾
2.蓑蛾的危害情况
由于蓑蛾有特殊的“蓑衣”保护,因此幼虫大部分可以顺利度过严寒的冬季,一旦开春,气温转暖,便会苏醒取食早春茶叶。幼虫食量大,若茶农稍不注意,可能导致春茶无茶可采。有报道称,蓑蛾幼虫一般在早上6点-10点有一个危害高峰,下午4点-6点有另一个取食高峰。蓑蛾四龄幼虫取食量巨大,往往可以将茶树吃秃[5]。因为雌性蓑蛾终身不会离开“蓑衣”,其产卵多聚集于一处,因此幼虫孵化后,常聚集发生形成“为害中心”,该中心的茶树往往被啃秃。蓑蛾幼虫和雄虫还会扩散,食性杂。有时候可以从周边的乔木上扩散至茶园危害,有时候也会从周边的树木迁移到茶园来危害。
图11 蓑蛾爆发危害将松树叶片全部吃光 图片来源:forinsects, Pennsylvania Department3.防治办法
3.1传统农药措施
蓑蛾看似有“蓑衣”保护,其实农药也有办法可以应对。但是用药时间一定要注意,触杀性农药要在6月下旬幼虫脱离母体护囊时期使用;内吸性农药要在暴食期(3-5月,7-8月)前或者刚开始的时候使用。用药时,可以适当增加药量,喷药时要注意药液要浸湿虫囊。若发现蓑蛾已经啃食了大半的茶树,这时候施用药物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主要药剂有敌百虫、氟虫腈、阿维菌素、氯氰菊酯、杀螟松、印楝素、苦参碱等等[2,6-8]。
3.2 有机茶园措施
在现代茶园管理中,推荐防治蓑蛾的办法还是少用或者不用农药。因为蓑蛾护囊在茶园中很明显,推荐采用人工摘除护囊的办法来控制虫害,摘除虫囊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让内部的幼虫逃逸,摘除下来的虫囊要集中烧毁。同时,生物办法可以控制蓑蛾的虫口密度,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白僵菌等杀虫真菌均有良好效果[6,9-10]。同时,蓑蛾也有很多自然天敌,如蓑蛾瘤姬蜂(Sericopimpla sagrae sauteri)、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褐蓑蛾追寄蝇(Exorista.sp)、扁股小蜂(Elasmus.sp)等等,都是蓑蛾的天敌昆虫[11-13]。因此,在有机茶园中,只要善用天敌控制,合理科学的茶园管理,是完全可以控制好蓑蛾危害而不采用农药处理的。
结尾
蓑蛾是一种常见的昆虫,防治难度低,好分辨。但是和很多鳞翅目害虫一样,幼虫食量巨大,若稍不注意,很容易把叶片吃光。因此,茶园的日常检查,科学管理尤为重要。蓑蛾和蚕一样也是幼虫吐丝,但是经常粘附枯叶树枝和各种杂质,导致无法使用。现阶段,暂时没有关于蓑蛾的丝质研究报道,希望能有一天,蓑蛾吐丝筑巢的本领也能被人类利用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被作为一种害虫来对待。
蓑蛾的爬行。视频来源:包亚星参考文献
[1] 张汉鹄,韩宝瑜.我国茶树蓑蛾区系与发生[J].茶叶科学,1997(02):13-17.
[2] 张连合.大蓑蛾的为害及防治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23-9025.
[3] 张连合.大蓑蛾的鉴别及发生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99-8500+8546.
[4] 汪荣灶.江西茶树蓑蛾护囊的识别[J].江西植保,1988(02):30-31.
[5] 袁兴华,郭小龙,李志强,康天宇,谭晓红,袁华生,罗小娟,康春柳.茶蓑蛾的发生动态与减药控害[J].江西农业,2017(13):21.
[6] 陈守华,王四清.茶树蓑蛾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3(15):28.
[7] 袁兴华,郭小龙,李志强,康天宇,谭晓红,袁华生,罗小娟,康春柳.茶蓑蛾的发生动态与减药控害[J].江西农业,2017(13):21.
[8] 董照锋,李俊,任岗.4种杀虫剂对茶褐蓑蛾的田间防效[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8,28(01):104-106.
[9] 吴洪生,许钟明,赵南海.苏云金杆菌H3-111菌株对蓑蛾的毒效[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248-249+225.
[10] 青虫菌(杀螟杆菌)防治茶蚕、刺蛾及蓑蛾试验[J].茶叶科技简报,1978(Z1):77.
[11] 王穿才,唐新霖,胡小三.茶蓑蛾在华盛顿棕上的发生为害及其天敌种类观察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9,29(07):23-24.
[12] 侯绍金,辛旺庄,颜凤森.小蓑蛾寄生蜂扁股小蜂的观察报告[J].山西果树,2007(05):51-52.
[13] 乔杰,孙志强,庞辉,付建敏.大蓑蛾天敌昆虫名录[J].林业科技通讯,1994(0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