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功、年份,到采茶时间、茶树朝向,“岩茶大师”越来越高深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近些年,岩茶日渐成为一种社交工具。
至少在福州,但凡出去和朋友约茶,十有八九喝的是岩茶。
不过,按麻花的观察。
在茶桌上,不少人对于喝茶的内卷很执着。
有暗暗较劲价格的。
一切唯价格论,贵就对了。
为了面子,如果自己兜里包里,没有随身带一两泡看起来名字还不错,一看就很贵的茶,没法镇场面。
有较劲“稀缺性”的 。
有的人喝岩茶,在意的不是一款茶好不好,山场正不正,香气是否落水。
而是为了面子,最好是喝别人都喝不到的稀缺好茶。
泡袋上加上单株、私人订制、母树等噱头,追求极致的“人无我有”,外面买不着。
还有疯狂PK喝茶功力的。
诸如摸一摸泡袋就知道这款茶值不值钱;看一眼干茶就能猜出品种和火功;喝一口就能猜出一泡老岩茶的年份……
但是,在接下来的这番话面前,上面的内容彻底成了小儿科。
《2》
周末时,接到武夷山老友的最新爆料。
“有个客人在我这喝茶后,摊开叶底拿在手上,迎着阳光看了一会,说:你这个茶是采自马头岩南侧的山场,旁边种有樟树,并且是早上10点左右开采自茶树的向阳一面……”
听到这,麻花很好奇接下来的结尾,朋友是如何接话的?
“我还能怎么说,客气恭维几句呗,这喝得太‘准’了,连我们自己做茶的都不知道。”
这倒是实话。
这堪比福尔摩斯的喝茶侦探能力,简直神乎其神!
不过,这样的“炫技”喝茶法,麻花认为不可取。
一来,这番话仅是猜测,没有可信度。
二来,这100%猜不准。
因为岩茶工艺繁杂,同一批鲜叶采下后,运送下山,入厂加工。
大几十斤茶一起加工出来后,再分装进泡袋里。
到最终,谁能板上钉钉肯定,这装在泡袋里的8克茶,每一根都属于10点开采、茶树向阳面?
这根本不可能嘛!
三来,照这样喝茶,对提升喝茶段位,提高自己对岩茶的品鉴能力,增加买茶防踩坑保险而言,毫无益处。
普通茶友若是参考这样的方向学茶。
只会白白浪费精力,跑偏重点!
《3》
茶圈里,有很多假大师。
说实话,他们的喝茶水平不算高超,但他们的嘴皮子功夫却是一流。
就像前文那句,语惊四座的喝茶评价。
“你这泡马肉,是早上10点左右开采自茶树向阳面……”
站在内行人角度看,这无疑是一场笑话。
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装”。
然而,令人纳闷的是,茶圈里面这些假大师的行情非常好。
很多时候,那些在我们眼里看起来非常无厘头的说法,却能收割无数点赞与关注。
“受教,感恩!”
“太厉害了,能教教我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吗?”
“这一看就很专业。”
这一幕幕,着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明明就是江湖术士跑江湖的那一套,怎么有这么多人看不明白,还对此深信不疑,白白被骗呢?
后来,翻到了一句名言,让麻花顿时释惑。
“群体从不渴望真理……谁能向他们提供幻想,谁就能轻易统治他们。”
这就是“群体控制大师”行走江湖,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门。
之前在和一位茶友,讨论起现在的茶艺派泡茶,表演痕迹过重时。
茶友有提到:
“现在喝茶可能注重表演风格,因为(大多数人)对于茶道本身了解太少,也看不懂里面的门道,也就只能看看展示方便的东西了,这样类似表演的风格比较容易接受吸收,遇到不懂茶的还可以稍微卖弄一下。”
稍稍浓缩一些,按之前的市场情况看。
如果你去参加茶艺速成班,短短一个月就能拿到证毕业。那最终学到的茶艺知识,只能是表演派的!
对不懂茶的新手来说,学喝茶,尤其是学喝岩茶,少不了多学多问多思考,参考他人经验。
但这里要特别提醒,如果你向那些不靠谱的茶界假专家、假大师学茶,到头来,只会白白踩坑交学费!
话说,在茶界,如何判断他人观点是真干货,还是假套路呢?
方法麻花在前文已经提过了。
最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看对方装不装。
就这么简单!
《4》
新手茶客喝岩茶,如何才能喝懂肉桂?
再次申明。
喝一口茶,喝出茶地周围种有樟树。
喝一口茶,知道这泡茶采自上午10点。
喝一口茶,知道这泡肉桂全部采自茶树向阳面。
甚者,喝一口 ,就能猜出做茶师傅在摇青时接了电话。
这些统统是不现实的!
新手学喝茶,在喝肉桂时,重点只有三处。
分辨茶香,分辨茶味,分辨茶韵!
优质岩茶肉桂,茶香要舒适。
干茶闻起来不会出现烟熏火燎的呛鼻气息,毕竟,焙火到位的岩茶,茶香悠扬舒缓。
冲泡后,热闻盖香,此时需要关注的,倒不是茶香够不够浓,够不够香。
而是抓紧时间去分辨,茶香层次是否丰富,香气是否落水,品种特征是否明显。
对一泡肉桂来说,没有桂皮香的肉桂,说明它在耍流氓。
而没有花香和果香的肉桂,证明它的香型太单调!
要是一开始闻起来香,不一会香气就飘散,说明它的香气实力不过关!
一泡合格的肉桂,茶味不能寡淡,更不能苦涩刺激。
正岩山场的自然优势,得天独厚。
丰富的风化岩碎屑,能提供充足养分,滋养茶树。
使得产出来的正岩肉桂,茶味表现惊艳。
入口细滑,滋味丰富,层次饱满,醇厚绵柔。
既香滑,又爽口。
茶汤落入喉中,还带有微妙的辛辣感,喉间像是得到恰到好处的撩拨,异常美妙!
最后,聊到岩茶的“韵”,它并不虚无缥缈。
好的岩茶,回味表现耐人寻味。
原料普通,工艺普通的岩茶,回味很一般。
喝茶之后,少有留下回味。
而优质岩茶,在茶水饮入喉咙后,紧紧闭上嘴巴,能感受到唇齿间的留香。
回甘涌起,生津浮现,喉底沁凉。
花香、果香、焦糖香、桂皮香等在喉间流连忘返。
这种舒适的回味体验,起码要数分钟后才会消散。
回味持续时间越长,越能证明好茶的实力不浅!
《5》
新茶友入门学喝茶,学习方向不能跑偏。
一款茶是10点采好,还是11点采好?
是靠近茶树向阳面原料好,还是茶树背阴面原料好?
是用150℃炭温焙好,还是130℃炭温焙好?
这些都是专业技术活,是制茶师需要操心的内容。
甚者,有些已经到了吹毛求疵程度的细节,早已脱离制茶实际。
哪怕是想学做茶,也不应该陷入这样的怪圈内!
有道是,万丈高楼平地起。
新手入门,当务之急是打好基础。
马步扎牢,再去练功。
千万别将正途的九阴真经,练成九阴白骨爪!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奇葩,冷后杯底不香,就不是正岩岩茶?茶圈惊现辨别岩茶的神操作
年终总结,从大红袍、水仙到肉桂,2021年岩茶圈都有哪些奇葩谣言
武夷岩茶新手入门,该选择喝贵的山场岩茶,还是便宜的口粮岩茶?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满口烟味?村姑陈给你支支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