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茶友来信武夷岩茶的白鸡冠也太轻火了吧,茶汤喝起来这么苦

2022-04-29 17:25:35热度:85°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在九曲溪漂流时,到了一曲,你会看到正面岩壁,几乎都是摩崖石刻。

不过坐在竹筏上,只能远远地,模糊一掠。

等到漂流终点后,下竹筏,沿着景区指示牌路线前行。

往回走到一曲的观景台,这时,大可慢慢欣赏整面岩壁的墨宝。

其中有一处,是戚继光留下的。

当年戚继光在大胜倭寇后,领命北上,守卫北疆。

途中有经过武夷山,泛游九曲,意气风发,心情大好。

于是,在此处岩壁题上一诗。

“大丈夫既南靖岛夷,便当北平胡虏。黄冠布袍,再期游此!”

国庆假期里,大家要是有到武夷山旅游,可别漏了这一处很有纪念意义的风景。

就在一曲观景台的不远处,往右拐,就是止止庵。

据传,当年止止庵内的白玉蟾白真人,在打坐修炼时,最喜欢喝的就是白鸡冠。

并且还为这款茶,专门写过诗:

丹田一亩自栽培,金翁姹女采归来。

天炉地鼎依时节,炼作黄芽烹白雪。

味如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身轻便欲登天衢,不知天上有茶无。

诗里,白真人对白鸡冠评价极高,称它味如甘露,喝之后能醍醐灌顶,身体轻盈放松,仿佛身上的老毛病统统都消失了。

正因如此,在民间拥有“道家练气茶”传说的白鸡冠,美名远传,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在古代,武夷山的茶农先民们,便大量种植白鸡冠。

使得这一名品,流芳至今。

《2》

到现在,从知名度看。

白鸡冠虽被列入四大名丛的名录内,但名气远不如大红大紫的肉桂。

在肉桂一枝独秀多年后,武夷山里很多古老茶树品种的江湖地位,可谓大不如前。

受经济效益的影响,早些年,有不少茶农纷纷将自家茶地里的小众茶树品种砍掉,改种成肉桂。

随着肉桂的兴起,白鸡冠们的生存空间,直接间接都受到影响,变得日愈狭窄。

以至于,现如今的正岩各大山场内,要想顺利找到一大片白鸡冠,很不容易。

而我们每年在选《四大名丛》组合时,特别费劲。

要想一次性集齐这四款名丛,达到四角俱全,需要靠运气。

今年比较特别的是,从端午节起,就陆续开始选角。

一开始,原本是打算先挑铁罗汉。

没想到,铁罗汉连试了好几批,都不能满意。

反而歪打正着,先挑到了白鸡冠和半天妖。

和铁罗汉这类气质沉郁,汤感醇厚的岩茶不同,白鸡冠的火功不宜太高。

对很多老茶客来说,铁罗汉没焙到中火以上,喝起来完全没有意思。

而白鸡冠比较特殊,在中轻火左右,便已足够。

个中缘由,说来就话长了。

《3》

昨天,收到一个投诉。

有茶友说,四大名丛里的白鸡冠,火功也太轻了吧,入口极苦,这款茶太让人失望!

先来捋一捋逻辑。

对岩茶来说,焙火轻不等同于味道苦。

再说了,这其中还涉及到,白鸡冠的品种特性。

白鸡冠这味茶,极有个性。

它的主要香型,类似根茎类中药的香气,到了尾调,草药香转而更为淡雅悠长。

而在茶汤滋味上,白鸡冠拥有品种自带的苦味。

不过是微苦。

也有很多老茶客,将白鸡冠的风味,概括为“清苦”。

这丝微苦,包裹在稠滑的汤水里,一滑而过,回甘迅速。

清冽的回甘里,还伴着草药香,甚至从中还能喝到明显的鲜味。

可以说,要是离开了这份微苦的铺垫,白鸡冠的整体茶味层次,反倒没那么有记忆点!

《4》

不过很显然。

茶友对那泡白鸡冠的印象,糟糕透了。

在茶友眼里,那款白鸡冠身上有两宗罪。

一是,火功太轻,泡出来的茶汤是浅黄。

一是,茶味极苦。这显然与前文提到的品种微苦,不沾边了。

但事实上,这还真的不是白鸡冠的错。

先解释火功轻的问题。

大家可以从茶青鲜叶上,看出明显迹象。

在一众岩茶品种里,白鸡冠是颇有特色的白化树种。

春茶季时,茶树新生出来的幼嫩青叶,是玉白色的。

今年在武夷山,我们邂逅了一片白鸡冠的茶地。

当时,就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那片白鸡冠茶树的旁边,就栽种着修剪过的水仙茶树。

但从青叶对比中,可以直观看出。

白鸡冠的叶片更嫩,叶脉细嫩,锯齿相对平缓,叶张只能算小开面。

而一旁的水仙,叶脉凸,蜡质层厚实,叶张显然更硕大,达到中大开面。

在水仙青叶的衬托下,白鸡冠的茶青鲜叶,顿时变成“小矮人”那样,显得娇小玲珑。

而从资料上查证,白鸡冠作为特殊的白化树种,叶片内含有包括茶氨酸在内的鲜味物质,含量更突出。

种种特性相加,决定白鸡冠在焙茶时,火功不能太高。

因为青叶相对幼嫩,因此,白鸡冠的火功,历来就是轻火、中轻火左右。

在四大名丛里,白鸡冠是最不耐焙火的。

一方面,从肉眼可见,白鸡冠娇滴滴的青叶,吃不了太多的火。

另一方面,也是出保住品种特色的考量。

火功焙轻一些,更能体现白鸡冠的清郁雅致药香,以及鲜爽回甘明显的茶味!

对岩茶来说,焙火的目的,在于将茶焙透。

而不是,非得说火功焙越高越好。

只要青叶内质积累丰富,做青做透,焙茶焙透,同样是实现香清甘活,香润稠滑的绝色茶味!

《5》

至于说,茶友觉得那泡白鸡冠的茶味,喝起来“极苦”。

这点倒是让人纳闷的。

毕竟,白鸡冠的品种苦,绝不是苦味浓烈至极的风格。

这是不是在冲泡方面,出了问题?

于是,让阿萝去联系茶友,了解情况。

据茶友的反馈,在泡茶时,先是用110毫升的盖碗注水,之后呢,先把水壶放下,再合上盖子出汤。

发觉茶味偏苦之后呢。

到了第三冲,又改用150毫升的盖碗。

这时候才觉得,味道稍微淡了一点。

从反馈回来的结果看,很显然,问题正出现在冲泡上。

那位茶友在泡茶时,出汤速度偏慢了。

以至于,用110毫升标准盖碗泡茶,觉得茶味偏苦。

换成大盖碗,才觉得味道淡一些,更能接受。

行文至此,看官们也许会纳闷。

这到底是从哪里,看出那位茶友泡茶出汤慢了,她也没有刻意闷泡坐杯啊?

咳咳,要看细节。

对方在注水完毕后,没有及时出汤。

而是做了两个动作。

一是放下水壶。

一是合盖时调整位置,再出汤。

但我们平时泡茶,为了快出水,一般是左右手同时开工。

一手持壶,往下快速环壁注水。

等到注水完毕的刹那,立刻合盖出汤,片刻都不要耽误。

如果是泡茶动作不熟悉。

注水偏慢,用时4、5秒。

将水壶平放在桌面,转移了泡茶注意力,用时4、5秒。

而合盖时,拿不准该留多宽的开口,又耽误了4、5秒。

等到最后,白鸡冠的干茶条索浸在沸水里,过去十多秒后再出汤,茶味肯定是泡浓了。

标准盖碗冲泡8克岩茶,出汤速度要快。

我们讲的快出水,是从注水开始计时,从注水到倒出大部分茶汤,用时是7-8秒。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唯有快出水,才不会将好茶闷苦泡苦,滋味彻底发生巨变!

《6》

白鸡冠的鲜叶,非常鹤立鸡群。

春茶季时,远远就能看出它和周围茶树的不同。

当时,采了几枝白鸡冠的青叶,捏在手里。

指腹轻轻抚过它的柔软嫩叶,突然想起一个问题。

如果说,岩茶的传统制法,都是将茶叶焙成重火。

那么,这要将白鸡冠,置于何地?

从品种特征看,当年备受白真人喜爱的白鸡冠,肯定不是做成重火的。

因为,将白鸡冠焙至中轻火、中火左右,已属不易。

要焙成部分老茶鬼推崇的“传统火功”,根本是脱离实际。

可想而知。

白鸡冠本身的存在,是对岩茶传统历来都是焙重火的否定!

对岩茶而言,学喝茶,切莫一刀切。

更不要,片面地因为火功轻,而彻底否认这一味古老名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