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维度识茶」工艺篇(上)
栏目简介
#7大维度识茶 是七月茶研社原创的一个以白茶为主的实用科普系列,旨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与白茶品饮、选购、收藏相关知识。
工艺篇属于白茶知识系列的一个分支,主要跟大家分享下市面上鲜有人分享的,与常见茶类相关的「技术细节」。
工艺经常被大众忽视的原因主要有三:
1. 茶客理解起来有一定门槛,大多停留在品饮层面;
2. 渠道商大多不关心懂工艺,只关心收益;
3. 生产侧缺乏抽象&系统性思维强的师傅,靠经验学做茶的居多。
因此为了方便后续想入行或想进阶的茶友们学习,「爱干活」的七月会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整理成图文,尽可能以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进入更硬核的知识之前,我先带大家复习一下六大茶类与发酵程度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我们消化之后的内容。
什么是茶叶的发酵呢?
除了黑茶(依赖微生物的后发酵全发酵茶)以外,茶叶的发酵不是依靠外界微生物进行的,而是靠自身的酶催化进行的。
刚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很鲜嫩,但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茶叶与茶叶,或茶叶与容器之间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让茶叶的细胞破损而生出一个「伤口」,继而导致有效物质与酶和氧气发生了接触,使得「伤口」颜色变红变深。
这个过程就是茶叶生产中常说的发酵。
所以,变色面积越大,颜色越深说明茶叶的发酵程度越高。那么,六大茶类分别属于哪种发酵程度呢?
用更直观的方式罗列出来的话,就是:
绿茶:不发酵茶 (低于5%)白茶:微发酵茶 (5%-10%)黄茶:微发酵茶 (10%-20%)乌龙茶:半发酵茶 (15%-50%)红茶:全发酵茶 (70%-80%)黑茶:通过借助外界微生物(黑曲霉菌)的后发酵茶 (100%)我们之所以要先解释清楚发酵的概念,是因为发酵程度的精准控制,是通过「工艺」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我们从一个品种的茶树上摘下来的茶叶,理论上可以通过采用不同「工艺」来把它加工成六大茶类中的任意一种。
由于一直以来大众在认知茶叶的时候,通常只关注以下两个维度:
产地+品名。
所以我们常常会忽略「工艺」对茶叶品质、风味、功效以及陈化预期(是否可放老放陈,以及放老放陈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的影响。
(脑图引用知乎“茶香庄”)
每一类茶的工艺都是历代匠心的产物,是在「传统技法+微创新」二者的交替推动下逐步演化而来的,个中精妙难以言表。
通常来说,一个制茶师倾尽一生能做到传统技法的传承已是难得。
但由于我们不是教大家制茶,而是提升大家对茶的识别能力和品鉴能力,从而减少后续花大钱买烂茶的几率,提升买到适合自己茶的几率,我们将围绕我个人最熟知的白茶工艺来做个分享~
当我们去找一款白茶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以下7个维度的信息,篇
幅原因今天先只做一个提纲挈领的介绍,后续会逐个维度拆解:
原料等级:一般由采摘标准+老嫩度来综合评定。对白茶来说按照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工艺:每种茶类都会有一套标准制茶工序,关键工序包括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发酵、后发酵、干燥等。品种:即茶树本身是什么种类,比如福鼎大白和大毫是两个树种。产地产区:同一个树种在不同的山上,甚至同一个山上不同海拔区间内培育,都会造成品质上的差异。仓储:简单来说,干仓>湿仓退仓>湿仓。采摘时间:一般来说,春采(头春)>秋采(三春)>夏茶(二春);其中又以春季首次采摘的为上(头春首采)。年份:按陈化周期,我们可以将白茶分为珍稀老白茶(2000年前)、陈年老白茶(2000-2009年间)、中期老白茶(2010-2015)及以后四个阶段来比对。上面是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从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工艺」聊起。
假设前六个维度都不变,一款白茶「好不好喝」,以及在陈化过程中是否会有明显尴尬期(有一段时间不大好喝)或陷入尴尬期无法自拔(再也不会变好喝了),是对制茶师最大的考验。
如果说优秀制茶师可以做到传承古法,那么卓越制茶师需要在对古法足够了解的基础上,勇于进行工艺微创新,使之更符合每个时代茶客的品饮&养生需求。
(在柘荣用春采的金观音树种做红茶时,揉捻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
一般来说,不同工艺会对茶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
干茶和茶汤的色、型、香、味;不同内含物质的含量及占比;茶对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刺激性;茶的四气(中医体系):寒、凉、温、热。而这四点对于喝茶的我们来说,又是通过「两味」+「两感」来判断的,即:
两味:口味、气味;两感:口感、体感。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北方老茶客,会说“喝了一辈子茉莉花茶了,其他的味儿都不习惯。”
到了南方,又常遇老茶客说:“我们都是喝岩茶和铁观音,普洱偶尔喝一喝,其他都不喝。”
对肠胃敏感的女性来说,又会有“除了红茶和熟普,其他女人都喝不了”的固有认知。
上述这些既属于消费者基于“两味两感”的反馈,更是对新一代制茶师以及从业者的考验。
从茶客视角来说:不同体质的人,随着年龄的变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会发现以前喝了没问题的茶,慢慢喝着不舒适了。
也有些以前不习惯的味儿,因为对肠胃刺激性低,喝着喝着也就习惯了。
这其中对生产侧,也就是制茶师的考验在于:
已知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导致亚健康年轻化、大众化,我们是否可以基于对传统技法的了解,研发出「更适合现代人体质」的茶。
假设有,我们希望它具备以下特征:
品鉴门槛低:小白也觉得好喝;品鉴上限高:层次感丰富,值得反复玩味;对肠胃刺激性低,不寒凉;养生功效能打:茶多酚、黄酮、氨基酸等活性物质含量较高;无明显尴尬期:不影响日常饮用;越放越香:药用和品饮价值提升。那么现今的白茶市场,到底有没有一种「回到未来」的工艺,能无限逼近上述6点呢?
此处容我先卖个关子。
下一章,我们将展开对白茶传统四大工艺:即做绿、做黄(五彩)、做红、做黑,以及第五大工艺——长萎凋工艺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