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85岁“茶奶奶”张淑珍南茶北移,改变商洛无茶历史,带群众致富

2022-04-11 18:46:44热度:62°C

6月2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由中共中央对全国“两优一先”人员进行表彰,其中入选优秀共产党员之一的陕西省原商南县茶业站站长,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淑珍面对荣誉显得很平静,她对华商报记者说:作为一名党员,她做得还远远不够。

24岁扎根商南贫困地区

老乡的一顿饭改变命运

6月30日,85岁的老奶奶张淑珍接受了记者采访,只见张奶奶一头白发,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穿着朴素,虽上了年纪,但她神采奕奕,精神饱满,可以看出年轻时的她是一位雷厉风行,充满智慧的人。

张奶奶对记者说:“她1937年出生,经历过战争下的贫苦生活,深知百姓不易,所以她1961年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就和爱人到大山深处的商南县林业站工作,那年她仅24岁。”

记者不解的问到张奶奶,是什么支撑着她在商南扎根下去的,张奶奶称:“刚参加工作不久,和爱人在外的一次调研中,一位老乡(老太太)用自己珍藏许久、仅有的一份挂面给夫妻俩煮了一碗面。”说到这张奶奶似乎又回到了那峥嵘的岁月里,脸上流露出感动的神色。张奶奶回忆道:“这是我这一生最难忘的一顿饭,老百姓的真情让我终生铭记,我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以自己所学,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与茶结缘60年矢志不渝

一辈子专注南茶北移

张奶奶说她从毕业至今扎根商南60年,看着商南就像看孩子,一点点看着长大,今年85岁的她,可以说是把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茶,这么做得原因很简单也很现实,就是想让商南的群众变得更加富有,日子过得更好。

据张奶奶介绍,到商南后她就开始投身茶叶引种试验,前期经历了许多的困难。比如刚开始的时候,买的10公斤茶籽播在苗圃里,从生根破土到露出尖小嫩芽,她如同照顾婴儿一般,生怕小茶苗渴死了、晒死了,水桶、茏担、锨、锄与她高挽着的裤管,使张奶奶成了一位典型的农民。

但老天不遂人愿,一连几个春天,张奶奶从苗圃移栽的茶树全都整片整片的死了,连续的失败使她感到非常苦恼,但是“不服输”和“不言弃”的精神又让她坚定投入工作。通过反复试验、总结经验,她提出“避钙就酸”的茶园发展思路,当年栽活茶树2000亩,一番苦功终于研制出韵味久长、浓香回溢的商南名茶——商南泉茗。

经过40多年的努力,张奶奶将茶叶栽培由南向北推移三百多公里,商南茶园成为中国西部最北端新兴茶区,改变了陕西省商洛市原本无茶的历史。

不忘初心为百姓致富

42年党龄展巾帼风采

对于张奶奶而言,1979年是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张奶奶成为了无比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她暗自下定决心,不忘初心,一定要圆百姓的致富梦。所以她开始规划发展壮大茶园,以茶业站为中心,联合100多个茶场创建茶叶联营公司,建立了“市场+协会+公司+基地+茶农”紧密相连的茶叶产业化发展格局。

在张奶奶的引领下,商南县被授予“2017年度中国茶业扶贫示范县”和“2017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是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同时在2020年,商南县共建茶园25万亩,年产茶叶3000吨,产值达9亿元,从事茶叶种植的农民有5万人,茶农人均增收5000元,茶叶大户4200多户,带动贫困户2.4万人。

张奶奶个人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和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面对这些荣誉,张奶奶笑着对记者说:“这都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该做得事情,我只是尽到了我的责任,只是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作为党员,我做得还不够啊!”

同事眼里的女强人

丈夫去世自己生病也坚持在一线

她的同事,也是她的好助手刘保柱,原商南县茶业站副站长、现为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经理,刘经理对记者说:“和张淑珍从1984年共事,那时候他是副站长,是看着商南县茶叶产业在张淑珍的引导下一步步的变强、变大。”

刘经理说:“我敬佩张淑珍,她始终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坚定不移的为百姓服务。对于群众,她问心无愧,可对自己,她做得不够啊!”

刘经理给记者讲了两件关于张奶奶的故事。第一件事在1990年,张奶奶被查出卵巢浆滴性曩腺癌,她盼着赶快做手术,来年春上还要上山种茶树。第二件事在1994年,丈夫不幸去世,她带着病,强忍着悲痛和对老伴的思念,一头扎进她“种一片茶,富一方民”的事业中。

据记者了解,现年85岁高龄的她,依然奋战在茶产业一线,始终以旺盛的工作热情践行“人可以离休,但党员永不会离休”的承诺。因此,张奶奶也被称为大家亲切的称为“茶奶奶。”

华商报记者 陈永辉 编辑 薛创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