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点燃中国茶业工业化引擎

2022-04-08 22:48:21热度:55°C

摘要:经过4年的建造,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一期工程即将正式投入运营,这个投资15亿元的超级工厂,年产能 100亿元,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当地茶产业发展。

如果时间倒退10年,文化和科技可能很难在同一个产业双管齐下,但是如今,很多产业都需要同时打文化和科技两张牌,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安徽省黄山市在大力发展茶叶特色产业的进程中,就着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让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其中,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的建设就是“这篇文章”的重要一环。这个投资15亿元的超级工厂,年产能100亿元,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当地茶产业发展。经过4年的建造,工厂一期工程即将正式投入运营。

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 图片来源:小罐茶

文化与科技融合,传统与现代交织,放眼整个中国茶产业,小罐茶这步棋走得着实高明。古茶新“愁”茶叶起源于中国,据说从神农时代开始,人们就已经饮茶了,距今已有4700多年。但茶叶盛行于世界却是在国外。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工业化。中国茶叶出口基本上都是按照农产品的价格,利润低得可怜。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干毛茶产量达到298.60万吨,其中出口量仅为34.88万吨,出口占比11.68%。更令人惊奇的是,出口金额为20.38亿美元,以2020年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6.8974换算,约合20.15元/斤。也就是说,中国茶叶出口基本是以农产品价格毫无附加值地销售,价值被严重低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窘境,根本原因是中国茶产业长期停留在了农业时代,从业人员农产品思维太重,缺乏消费品思维。小罐茶副总裁曹卫认为,“农产品思维是各有特色、各有不同,而消费品思维是没有地域限制的统一化、标准化。”在农产品思维主导下,茶产业总体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有品类、无品牌”。上游缺乏集约化生产,中游工业化、标准化程度低,下游品牌力差。尤其是在生产端,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现代化技术水平不足,生产效率低下。家庭作坊式小生产成为主流,设备落后,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低,茶叶加工更多集中于大宗茶,尤其是以毛茶为主,只具备粗加工的能力和水平。反观英国的红茶,因为工业化不仅赚取了巨大的利润,而且享誉世界。英国红茶最具代表的是立顿。1992年,诞生100年后的立顿开始进入中国,并迅速在茶叶的故乡做到市场占有率第一,并且持续了很多年。进入中国5年后,立顿年销售额就突破300亿元,而同年中国整个茶行业销售总额才230亿元。一个行业却顶不过一个立顿,这是作为茶叶发源地的中国需要思考的问题。立顿的成功关键有三点,而这三点恰恰是中国茶产业最欠缺的地方:一是,立顿重新定义了茶叶的单位——“小袋”。它使得茶叶可计量,饮用更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茶饮冲泡复杂等弊端。二是,立顿以现代渠道为主的分销体系让消费者随处可见。三是,立顿实现了茶厂的规模化生产和茶园的标准化种植。尤其是第三点,让中国茶产业望尘莫及。中国茶产业90%是作坊企业,前100名企业加起来,其总量还不到市场份额的5%。为了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2021年9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农村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茶产业产量和消费总量虽然居世界首位,但仍然存在部分地区无序扩张、茶产品开发利用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等突出问题,亟需加强引导、加大扶持。而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正是基于科技创新和行业进步考虑打造的。从时间维度来看,小罐茶2017年已下好先手棋。

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 图片来源:小罐茶

小罐茶为何要斥资15亿元打造工厂?在接受采访时,曹卫特别谈到三点:一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小罐茶进入行业的第一天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小罐茶越发觉得只有原料供应效率提升、产品品质更稳定,才能更好的服务消费者。而打造黄山超级工厂以及上游初制工厂,会使得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产品品质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二是行业进步的需要。中国每年百万吨的原叶,却没有同等量级的加工流水线对其进行处理。过往茶叶的加工缺乏统一的标准,小工厂加工精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中国茶叶陷入产大于销的窘境。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建成后将以全年总产能100亿的目标投入生产,让中游加工环节更好地匹配上游产能,满足市场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三是应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要。目前茶行业加工领域的前沿技术储备不足,在线快速感知、在制品品质调控等技术欠缺。与咖啡、可乐相比,中国茶想要在世界舞台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工业化、智能化是必由之路。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是行业内首个以工业4.0标准建设的,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全自动化于一体的智能工厂,工厂中使用的AI除杂机器人、无人化中转库等前沿科技,最大化地做到了少人甚至无人操作,提高了生产及运营效率,加速推动了行业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我们希望通过建立黄山超级工厂、上游基地工厂,对整个行业能够起到一个推动作用,让整个行业从过去几千年靠经验、靠手工发展的落后方式中摆脱出来,向工业化自动化迈进一步。”曹卫说。工业化“棋局”近几年,在国潮复兴,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中国茶业迎来品牌发展新契机。小罐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迅速成长起来的,短短七年时间,已成长为年零售额超20亿的品牌。和很多注重产地、手工的传统茶品牌不同,小罐茶信奉科技的力量。其创始人杜国楹认为,中国茶品牌要走向世界,与国际品牌较量,就不能停留在传统农产品时代,必须向工业化转型升级,这是品牌破局的必经之路。只有工业化才能做到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走向国际化。基于此,小罐茶很早就制定了“大研发+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并成立了“原叶研发中心”、“茶叶应用研发中心”和“茶叶工业装备中心”。不仅如此,2017年底,小罐茶耗资15亿元在安徽黄山建设占地321亩的智能工厂。此举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中国茶业工业化的里程碑事件。据小罐茶供应链中心总监芦坤介绍,作为工业4.0标准的智能工厂,黄山超级工厂拥有AI除杂机器人、全自动灌装生产线、无人自动化立库、拆码垛机械手、无人化缓库存等十大核心技术亮点。黄山超级工厂是小罐茶面向中国市场、按照100亿产能建立的集茶叶研发、检测检验、智能立体仓储、全自动分装及科学物流为一体的运营总部基地,也是全球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配套最完善的名优茶产品创新基地,实现了人、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工厂和经销商、消费者的智能化链接,最大化的做到了无人或少人的操作,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以AI除杂机器人为例,这是小罐茶与IBM合作研发的,采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系统自学习模型算法,通过GPU图像运算,精准识别茶叶中的各类杂质,同时自动化地完成从上茶、输送、拍照、分析、挑拣、复检、收集等茶叶除杂的各个程序。

AI除杂机器人 图片来源:小罐茶

通过该生产线,可以实现整箱毛茶自动开箱,存斗,经输送带震动整理传输,进入视觉监测区域,由摄像头拍照并传送到后台做视觉分析,各类杂质所在位置,然后控制机械臂将杂质挑拣并分离开来,达到标准后转入收集和计量称重环节。整个过程模拟了人工筛茶、铺茶和挑拣的过程,但比人更加精确可控,而且效率更高。每天可以完成200公斤毛茶的筛拣除杂工作,相当于50-60个挑茶工的工作量。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的“智能化”远不止此,目前正在跟西门子合作,尝试将德国的智能生产系统首次迁移到茶叶的生产体系里来,之前只在汽车制造里才会看到这样先进的生产系统;另外还建了一个无人化自动立库,这也是目前这类仓储系统第一次在茶行业应用。未来从初制到精制再到生产包装环节,小罐茶都将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高标准、高效率的生产方式;通过整合全球科技资源,以现代智能机器操作代替人工,彻底改变传统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更为重要的是,黄山超级工厂还将成为茶产业工业化平台,包括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品精加工及保鲜包装、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台,行业标准化服务平台以及产业链配套系统。截至目前,黄山超级工厂先后通过了全球领先认证机构SGS的审核,并顺利取得了FSSC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2021年9月16日,黄山超级工厂获得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级智能工厂认证。黄山工厂实现了人、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工厂和经销商、消费者的智能化链接,最大化的做到了无人或少人的操作,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同时黄山超级工厂也会给行业带来更多突破传统的印象,敢于去跟现在很多的创新技术做结合探索,带来更多的思考。高质量路径据统计,我国现有1000个产茶县,8000万茶农,7万家茶企。然而,绝大部分茶企是规模较小的初加工厂,精制茶加工企业占比仅2.3%。中国茶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7万家中国茶企抵不过1家立顿。中国茶业高质量发展亟待破局。小罐茶副总裁梅江认为,中国茶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品牌化,但品牌化的前提是依托工业化实现标准化,到那时高质量发展才会水到渠成。“茶产业的卡脖子问题,一个是思维方式,还是以经验思维为主,茶叶品质靠天吃饭;一个是工业化进程慢,很多地方还在坚守半手工半机械的制茶技艺。”小罐茶从成立之初就以“消费品思维”为核心,以“倒做逻辑”反向操作、纵向整合,经过2016年一整年的下游市场验证后,2017年开始小罐茶在中游建设黄山工厂,上游从无到有建设生态茶园、布局初制工厂;以纵向“全产业链+大研发”、横向“多品牌、多产品线”的战略布局下,对产品研发、标准化工业化生产、上游资源整合等各方面进行技术创新;联手非遗制茶技艺传承人,以原产地原料、大师工艺、统一产品等级、统一产品价格,为好茶建立认知标准,打造属于自己的茶品牌。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其实承载着杜国楹对中国茶业高质量发展的野心,即打造世界级茶品牌。如果按立顿的营收规模来衡量,其2019 年的总营收已达到20.8亿欧元,约合163.3 亿元人民币,比我国当年Top10的茶企营收之和(约134.5 亿元人民币)还要高。但如果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满产,其年产值是100亿元,中国只需要2个像小罐茶这种体量的茶品牌就能抗衡立顿。茶叶是少数还没有完成代际升级的品类,未来成长空间巨大。杜国楹希望小罐茶黄山超级工厂能起到行业示范作用,推动更多茶品牌向工业化、智能化进阶,中国茶业才能真正从农业时代演进到工业时代,迈开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为什么做强中国茶品牌一定要做好工业化?对于这个问题,杜国楹早已深思熟路过。“工业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传统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方式向现代化工业制造、智能制造转型。长期以来人们都是以农产品视角看待中国茶叶,从育种栽培、茶园管理,到茶叶初制和精制,再到分装、仓储及物流都是相对传统,如果把整个流程都工业化,茶产业就会得到代际升级,品牌竞争力也将得到提升。”杜国楹以茶叶采摘环节举例,中国大概有4500万亩茶园,每年的采摘季节,超过上千万农村劳动力大军上山采茶,目前采茶工人年龄普遍较大,大部分在50岁以上,而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采茶工作,这将导致在未来20年可能出现无人采茶的状况。同时人工采摘随意性强,容易产生不同等级的原料混采,茶叶外观不匀整、不美观,导致茶叶加工品质不稳定。另一方面,中国的茶园全部处于中南部山区,地形复杂,采茶作业环境较差,手工采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茶叶工业4.0就是通过AI智能技术,研发智能采茶机器人,未来有望通过机器人精准识别单芽、一芽一叶等各等级茶叶鲜叶,精确采摘芽叶并进行收集分类。再比如罐装环节,好茶是有活性的,但是空气、光线、水分、外力、手触都会悄无声息地破坏这种活性。小罐茶首个铝罐在线充氮封装工艺,从罐装到充氮封膜,再到再次称重、视觉检查以剔除不符合国标的产品,直到塑封,整个过程全部由智能化、全自动机械手臂完成,彻底隔绝了来自空气、阳光、水分、外力和手触对茶叶的品质影响。小罐茶打造黄山超级工厂,点燃了中国茶业升级变革的导火线。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未来会有更多像小罐茶这样的茶品牌向工业化进军。最新出台的《农业农村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到2025年,我国茶业科技贡献率要达到65%,要培育若干个年销售额超20亿元的大型现代茶产业企业集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小罐茶4年前的工业化布局,很快就要开花结果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