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武夷岩茶四起永不落(一)•陈椽

2022-04-04 02:07:01热度:97°C

武夷岩茶四起永不落

八六茶人 陈椽

为了攻破对武夷茶史的种种唯心论者的曲解,特写《武夷茶三起三落》——武夷茶起源考证。发表在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广东茶叶科技》1984年第四期。还我武夷茶史真实面貌,引起全国茶业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福建茶叶学会通告全省会员共同研究这篇文章,至今已有十年之久了。

1992年武夷山市成立岩茶总公司,为建立《东方茶城》打基础,1993年又要举办第三届岩茶节,为大力发展岩茶产销,筑成千古不灭的坚固基础。特写《武夷茶四起永不落》庆祝纪念。

陈椽先生手迹

武夷茶起源初释

北宋范仲淹诗:“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表明武夷茶为天下茶之冠,名闻全国。从“仙人古栽”做文章,追根可及源。结合茶树从原产地传至全国的历史研究。早则在汉朝就有。西汉初期,“萧何答汉高祖问,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西汉末年,王褒《僮约》记载,既要家僮煎茶,又要去武阳初级市场买茶市集中的成都中级市场出卖,西汉末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

东汉华陀《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华陀是江淮两岸名医。当时茶叶已是江苏、安徽的普遍饮料了。

迟则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武夷茶最早被人称颂,则在南北朝齐时(479-502年)。清朝闽北蒋衡在《晚甘候传》追述武夷茶史说:“先是森伯之祖,尝于王肃善”。据这篇传记记载:晚甘候是武夷茶之名,表字是森伯。世居武夷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奥。关于森伯二字的来历,宋朝陶谷的《苑茗绿》说:“汤悦有森伯颂,盖茶也,方饮而森然严乎齿牙,既久,四肢森然,二义一名,非熟夫汤瓯境界者,谁能目之”。从这篇文章体会,森伯之意是来自品饮武夷茶后的人体感觉,森伯是超群的好茶,要能体会森伯之意,非熟练地评茶者不能。

宋朝熟知茶事的叶清臣在《述煮茶小品》说:“王肃癖于茗饮”。说明王肃可算得“熟夫汤瓯境界者”。王肃的父亲王奂在当时(479-502年)齐的国都建业(今南京)任尚书右仆射(中书郎,宰相的助手)很可能得到进贡的武夷茶礼品。由此可表明,武夷茶约在一千五百年前就以晚甘候之名而闻于世,那么武夷茶的起源时期更早于此。

公元二世纪,茶树已从原产地沿长江进入四川的泸州(泸县),然后分路流传到东南各省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到了南北朝,东南各省茶叶生产丰盛,促进佛教的推广,佛教推进茶叶生产发展。俗谓“茶佛一味”是至理名言。

如从“武夷茶”三字考证,则至唐朝的史书中也很少看见。武夷茶始于唐朝之说不可慎也。按我国茶叶生产到二世纪,由西南向东南推进,武夷山早该有茶了。据史书记载,武夷茶在六朝时已颇有名气,得行家尝识。但当时武夷山交通不便,崇安尚未设县,属建阳管辖,离崇安南三十里的武夷山,更为一般人所不知。加之文人的形容渲染,或以误传误,使武夷茶名久未显露。直到宋朝以后,崇安建县,武夷茶的名称才渐渐为人所知。

武夷茶发展时期

唐朝建茶(含武夷茶)未普遍见闻,故陆羽《茶经·八之出》说,福州、建州等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到了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孙樵的《送茶焦邢部书》说:“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之”。从此说明,武夷茶在当时已作为馈赠珍品了。

唐天宝七年(748年)封天下名山大川,登仕郎颜行之至武夷山,申采樵之禁,历至五代。限制了武夷茶的生产。唐时,江淮茶区大至发展,交通方便,流通各地。武夷茶区所能提供甚少,自然就无名了。由于这两个原因,所以,武夷茶在唐朝时少闻。

北宋是我国制茶技术变革时期,民间斗茶风俗盛行。名茶很多,仅贡茶就有数十种。当时的建茶、北苑贡茶,以品质日异翻新,而能在“斗品充官茶”的风浪中,盛行北宋半个世纪之久。武夷茶作为北苑贡茶的一部分,虽然被声势浩大的建茶、北苑贡茶所掩盖,但由于北苑茶的兴旺,技术和品质的不断更新,推进武夷茶的发展。所以,至元朝北苑贡茶衰落,而改贡武夷。

明朝王应山的《闽大记》说:“茶出武夷,其品最佳,宋明制造充贡”。表明武夷茶为宋时北苑贡茶的一部分。明朝何乔运的《闽书》说:“宋时贡茶制造品式多端,而皇朝武夷不过贡茶斤耳”。当时武夷茶属建茶的一部分。正如《崇安县志》记载:“宋时贡额尚少”。

武夷茶自宋始渐闻其名。宋朝的苏子瞻说:“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渭)后蔡(襄)相宠加”。这两句话,是说武夷茶专门为贡茶。宋朝的徐珂在《可言》里解释武夷山名的由来说:“相传昔有神人武夷仙居此,故名。”作为“武夷仙人从古栽”的注脚。这些记载说明,由于宋朝武夷茶的发展,武夷茶名声日渐扩大,为人们共同认识,至元朝方才封为贡茶。

注:感谢陈德华老师提供资料,转自武夷山茶产业。

陈椽,(1908 ~ 1999),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是我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茶学科技人才。在开发我国名茶生产方面获得了显著成就。对茶叶分类的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著有《制茶全书》、《茶业通史》等。

主要论著

1 陈椽.茶作学讲义.杭州:国立浙江英士大学农学院,1942.

2 陈椽.茶树栽培学.上海:新农出版社,1948.

3 陈椽.茶叶制造学与制茶管理.上海:新农出版社,1949(第一、二册),1950(第三 册和制茶管理).

4 陈椽.茶叶检验学.上海:新农出版社,1951.

5 陈椽.安徽茶经.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第一版),1984(补充再版).

6 陈椽主编.茶叶检验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61.

7 陈椽主编.制茶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1.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1966,2版.

8 陈椽.制茶发酵的概念与实质.中国农业科学,1963(10).

9 陈椽.评茶始用于何时.茶叶科技(四川),1979(2).

10 陈椽.红茶在先青茶在后.茶叶通讯(贵州),1979(2).

11 陈椽.制茶变化的实质.茶叶通讯(湖南),1979(2),(3):29—34.

12 陈椽.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践.茶叶通报,1979(1,2合刊),英国东方历史科学图书 馆馆长译为英文.

13 陈椽,陈震古.中国云南是茶树原产地.中国农业科学,1979(1).

14陈椽主编.制茶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1988(2版)

15 陈椽.制茶萎凋理论与实践.茶业通报,1981(2).

16 陈椽.红茶的变色原理.茶叶科技(四川),1982(3).

17 陈椽.神农本草研究.茶业通报,1982(6),1983(1).

18 陈椽.杨晓华.世界茶叶市场预测——产销两旺.茶业通报,1984(2).

19 陈椽.茶业通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20 陈椽.制茶技术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1 陈椽主编.中国名茶选集.合肥.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安徽农学院科研处,1985.

22 陈椽.日本皋芦种似安溪佛手种.茶业通报,1985(1).

23 陈椽.茶业技术史与发展.中国发展,中国农业博物馆开馆纪念特刊,1986.

24 陈椽.茶药学.芜湖:展望出版社,1987.

25 陈椽.陆羽研究会编,茶经论稿序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26 陈椽,岳鹏翔.制茶机械发展史.茶机设计与研究,1989(2).

27 陈椽.茶叶市场迫切需要管理.茶报(上海),1989(4).

28 陈椽.十讲茶与中国文化发展.茶业通报,1989(4).

29 陈椽主编.茶叶商品学.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

30 陈椽.茶业经营体制要根本改革——组织乡镇联营股份公司.茶业通报,1991(1)  北京农业大学学友乡镇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会,学友通讯,1991(1).

31 陈椽.茶叶贸易学.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6685036 50364950 49501872 18724336 43363880 38805132 51321827 18273468 5027 o'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22282) and MATCH(title) AGAINST('46685036 50364950 49501872 18724336 43363880 38805132 51321827 18273468 5027 o'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