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鸡公山茶文化(四)丨巴公与万里茶道
鸡公山巴公别墅
“巴公”原名巴诺夫,是沙皇二世尼古拉的表兄,阜昌茶砖厂的老板,人们叫他巴公,也叫他“巴洋人”。在汉口和鸡公山均建有房屋,均号称“巴公”。汉口的巴公大楼为1910年竣工,鸡公山的巴公别墅也应该在此年代前后而建。长此以往,巴公变成地名,汉口和鸡公山都是如此。鸡公山巴公位于星湖之畔东侧(即星湖停车场东侧)。
鸡公山茶场
1862年3月4日清朝政府与俄国签署《中俄陆路贸易章程》。在此之前,俄商已在汉口周边的茶叶产区自行采购茶叶十余年。俄国政府在与中国清朝政府签订《章程》时,经过多轮讨论,《章程》满足了俄方的不平等要求:允许俄国在中国开设茶叶工厂,开通汉口至海参崴直达航线,税收比其他茶厂减少15%,等等。
巴公房子
在俄国沙皇的支持下,俄皇亲戚和财阀纷纷来到中国汉口开办茶叶贸易公司和制茶厂。 巴诺夫于1869年来到汉口,成为新泰洋行的主要股东,并成为主持日常工作的大班,1875年巴诺夫同俄国的三位贵族、富商在汉口成立了阜昌洋行,并做了洋行的联合经理。在当时,阜昌砖茶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制茶厂拥有工人两千余名,在莫斯科、科伦坡、上海等均有分号。很快成为英租界的纳税大户。经英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提议,并由英国驻汉口总领事上报批准,制茶厂门前的道路命名为阜昌路(今南京路的沿江大道至洞庭街一段)。
阜昌商行
1891年4月2日,俄皇储尼古拉来中国参加新泰成立25周年庆典,说了三个伟大:“万里茶路是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在汉口的俄国茶商是伟大的商人;汉口是伟大的茶港”。当时俄国的皇族亲戚控制了俄国的茶叶市场,俄国的喝茶习惯就是从那时起步的,并形成饮茶习惯。
万里茶道
这些俄商收集茶叶后将其压制成砖茶,通过陆路和半水半陆途径,在张家口集中,以驼队为运输工具,通过蒙古口岸买卖城,入俄国口岸恰克图,而后进入俄国西部,直至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据悉,每匹骆驼驼四箱茶叶,约16普特(约262公斤)。200匹可运几十吨。千匹骆驼运量相当可观!中俄万里茶道沿途形成了200多个城镇,非常可观!甚至福建的茶叶也向汉口集中,然后外运,可见汉口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茶港。
平汉铁路老火车
1906年,中国北京-汉口的平汉铁路通车后,大大缩短了“汉口茶”至张家口、包头的时间。
运送货物的骆驼
据武汉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的《中俄万里茶道与汉口》记载:茶叶交易起于 17世纪,衰于20世纪中叶。本书为申遗而编著,特别强调陆路万里茶道。它展现了中俄300多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茶道在中国境内 5300公里,俄国境内8000公里,分别在汉口、张家口、买卖成、恰克图建立集聚地,运送远方——俄国和欧洲。
堆积的货物
张家口为主要茶马互市之地。从张家口至库伦(乌兰巴托故称)被称为北方 “丝绸之路〞。张库大道始于元,盛于清,衰于民国。最盛时期,在张家口大境门正沟和西沟货物堆积如山,出人口小境门已无法通行,清顺治元年(1644年)建立了大境门。官方在 2个沟开办“布白易马”“茶叶易马”进行交易,每年夏末秋初举行交易会,为时 12 天。而后设立 “茶马互市”,热闹非凡。参加交易的有:汉、蒙、俄、哈萨克等民族。外商有:美、英、法、德、意、日等国。商铺林立,同治年间 530家,民国初年 1500 家,交易额高达一亿五千万两白银。
(姜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