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一个台湾资深媒体人眼中的两岸茶界十年

2022-03-29 00:27:09热度:71°C

茶文化现在是两岸的显学,台湾历经四十年的积累,从潮汕工夫茶到现在茶席布置、茶会的多元……这股美的暖流随着茶人的移动,也在大陆瞬间开出美丽的花朵。

这不禁让人试图探寻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从中寻找它的文化流动与聚合。

罗英银最近一直在整理两岸茶文化的变化与消长。

截稿前的10月31日,她刚刚忙完一场在台中秋山堂举办的主题为“两岸茶论”的论坛。议题从台湾角度出发,探讨台湾茶文化的精神、流变、美学,以及影响大陆之面向。而11月12日,即将在苏州举办第二场,也将从大陆角度出发探讨大陆茶文化的兴衰、现状等种种。

“若能梳理出茶文化的流动,对两岸茶文化的发展都能找到根源的养分,这虽然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但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这个位置的人得去做的。”

“这是一种使命感。”罗英银说。

* * *

这天下午,罗英银老师开车载我们去拜访台湾的知名茶人。先是王德传的掌门人王俊钦处,再去臻味茶苑吕礼臻处。一个在台北,一个在新北,但是只有几十分钟的车程。

“台湾很小啦,但是这个小,很重要。就是因为地方小,早年茶人们南来北往,互相取暖,互相pk斗茶,才碰撞出这么多茶文化的火花。而且到最后,感情也升温,大家都成了好朋友。”罗英银说。

台湾茶界中的媒体人里,罗英银应该是从业历史最久的。

在80年代中期台湾茶文化刚开始起步时,那时候还在《中国时报》的罗英银因为写稿熬夜,开始喝茶。

后来有一次跟日本交流,突然发现,怎么日本人可以把茶喝得这么优雅?跟编辑部里混杂着烟味、众多人一起熬夜加班的喝法完全不一样。“那时候,我就觉得,啊,我要去学茶艺。”

去了茶艺馆后,罗英银觉得整体氛围都很美。“对,那个状态就像现在的大陆这样。”

学茶艺,考了泡茶师证,还学了插花,那个时候罗英银就觉得只要跟茶有相关性的她都愿意去做。

而彻底决定去走茶这一条路,是在921地震之后。房子倒了,除了银行存款,所有有形资产都化为瓦砾的罗英银,第一次感觉到人生的无常。从那时候开始,她不那么看重钱了,也开始很少化妆。

“我想我应该追求我想要的人生。我觉得只要投资自己,就永远不会倒。”

* * *

当人生走到了十字路口,她决定走“茶”这条路,因为有四个原因支撑:“一是能生存,茶可以维持生活;二是有好友,喝茶自然能找到茶友;三是喝茶能得到健康;四,茶可积累价值,人越老会是个宝。”罗英银如是说。

于是,当年她一人做起一本《台湾茶馔》的专业杂志,历经三年的历练,让自己对台湾茶文化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喏,就像现在这样,我一个人开车,就把整个台湾的产区全部跑遍了。”

一边开车一边聊起人生经历的罗英银

也因为这样的积累,后来更因此辗转来到五行图书,成就了自己更大的舞台。而很多大陆茶人认识罗英银,大都是从五行图书出版的《茶艺·普洱壶艺》开始的。

▲ 五行图书,这个创立于1993年的台湾图书出版公司,旗下《茶艺·普洱壶艺》、《陶艺》、《壶艺》、《铁壶情报志》、《香乘》、《茶拍卖》、《华韵》、《天目茶碗》、《珍馐海味》、《The Art of Tea》等等季刊,在茶界,尤其是普洱老茶界影响至深。在老茶以及茶器领域资讯混乱、内容梳理困难的前提下,五行图书以其在台的交流优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了很多信息收集和历史考证工作,为行业打造了不少经典的工具型书籍。并以在行业深厚的扎根,提出过不少有见地的观点舆论,引领并推动了普洱茶文化的发展。

抱着来大陆看一看的想法,不知不觉间,从2007年到现在,罗英银往返两岸穿梭的日子已经有十年。

“也不光是普洱茶,像祁门、六安、安化、安溪、武夷山……各种茶都在跑,及采访。”“我就秉着原来的那个精神,我只是要对茶了解。”

应该说,从80年代台湾茶文化的刚刚兴起,到新世纪大陆茶文化的开始复兴,罗英银的从业经历刚刚好都衔接上。

而两岸在发展阶段不同,所产生的流动和碰撞,也让罗英银体会深刻。

* * *

“昨天你们去周渝那里是他亲自给你们泡茶吗?昨天你们来,也是我们老板梁先生亲自泡,今天到王德传这里也是老板亲自泡,待会去吕礼臻那里也是。”

“所以就这一点来讲,这就是台湾跟大陆的不一样——管事老板不管是爱茶还是为生意走到今天的位置,但是他们都会亲自泡茶给客人喝。”罗英银说。

王德传掌门人王俊钦,一位儒雅的商人

台湾之行虽是短短几天,但拜访了很多位以各自不同方式深耕茶界的茶人们。

有老茶界的资深茶鬼老饕、有东方式哲学解读茶叶的茶家、有一线茶叶品牌、茶具品牌的掌门人、也有以自己独特理念制茶做茶卖茶的制茶人……

而每每在拜访某一位茶人的时候,他们问及我们的行程,要么非常熟络“哦?你们也去拜访XXX了?他最近如何?”,要么殷切地推荐“XXX也很不错,要不要我帮你们联系,也去拜访下?”

不管是职茶人,还是普通爱茶人,他们之间因茶而起的这种主动交流和互动,非常频繁。

谈到对茶文化的推动,在2011年~2013年,罗英银接连办了三年的亚太乌龙茶文化论坛,没有政府出钱,费用完全是募捐来的,连续三天的活动,邀请亚太地区各个国家和地区一起来,讲器物、讲茶的美学、茶的教育、讲台湾茶文化的发展……

“六个国家及地区,一天三百多人,一个个主题的,大家一起来聊。”

“我认为在目前来讲,这是目前的一个绝版,今后也不太可能有了。因为在台湾的茶人们或茶企老板,大家都忙于两岸交流来往,留在台湾的时间少了。”

而讲到这里,我们说起大陆的茶博会虽多,但多在产业和商业层面,讲到茶文化,好像会觉得很容易变成一句口号,没有内容去填充。“但在台湾,它为什么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五行图书的总社长梁明宗先生,他话很少,对茶的态度都在一本本五行图书里

“为什么?”罗英银回答,“因为在台湾,大家就是那样从生活中来的。那时候没有手机,茶人碰在一起可以讲两天两夜,三天三夜,大家对茶就是有很多交流。大家讲茶文化,不太讲私人企业的东西。那是一个纯真年代。”

“大陆茶业的崛起之后,又刚好触碰到这个现代化的手机,整个的进程就完全不一样了。你们的茶的事业是建筑在这个手机上。这块跳板让你们不用去学习一些旧的东西,直接接触的东西都是新的,接受度很快。”

我们理解她说的这个新的东西,包括信息获取的方式,文化交流的方式,商品的售卖模式……这跟更具人文气息的台湾茶文化的传播方式会很不一样——比如一个岛内茶博会,来的几乎所有人都互相认识,互相熟悉,就像一个大Party一样。

在吕礼臻处喝茶

很小,但是温情。大陆当然也有这样的茶人和聚会,但并未在商业为主的茶界形成一个整体的主流氛围。

“这个就是当下。就是当时有当时的文化,当时有当时的时代背景。”罗英银说,“也不是说未来有什么不好,只不过它变成了另外一种文化。”

* * *

“未来没有办法把它重新塑造,但是要懂得珍惜原来的文化是什么东西。”罗英银说。“历史很重要。”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台湾都在茶文化的传播中扮演着文化输出的角色。大陆这些年的茶业突飞猛进,也得益于之前台湾提前几十年的发展做出的文化积累。

在我们开始喝茶的时候,没有人去费力研究,台湾原创的“同心杯”或者“飘逸杯”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我们的案头。

拜访陶作坊掌门人林荣国,听他讲每一个茶器具的形成逻辑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喝茶而产生。

当我们想要更讲究地喝茶的时候,也不需要细究因果,茶巾铺开,盖碗/紫砂、公道、品茗杯、茶道六君子……依次入席。

物化的文化更显像,也更容易学习。不过关于台湾茶文化的核心,我们又触及到多少?或者台湾茶文化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

深入扎根茶界这么多年,罗英银做过很多历史的考证工作。大到一个茶文化历史传承的脉络,小到一个双杯品茗的喝法到底怎么出现的。

“很多人喝茶并不知道茶有那个厚度。过去是怎么样,未来又会怎么样,都不知道。没关系,至少你知道当代是什么东西。艺术也是这样啊,现在是当代艺术,但你了解了当代艺术之后,你也要知道过去是从怎样的艺术阶段一路走来,为什么想到交响乐就会想到贝多芬?那贝多芬到底是什么背景他能够创造出这样的交响乐?你才能够理解那个大的艺术史。”

“可是你在茶界里,那你就应该要去理解,茶的这样一个历史。”

罗英银讲起在采访大陆某个茶企的一次经历,听该企业讲到该区域的茶叶曾影响到国外哪里云云。“我听了就只是点点头。你知道他一个明显的错误在哪里吗?你的历史比别人短那么多,你怎么可能影响别人。”

“所以对历史你没有清晰的轮廓,就很容易被忽悠。”

“我一直重视的是这一块。如果你了解了这个历史,你才能跟着茶一起成长。之后你才会知道你的根在哪里。不理解的人就会觉得我们好像在批判,但其实我们不是在批判,只是在讲一点点比较严肃的东西。”

* * *

时代的翻转太快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经济文化的发展重心在变,产区和市场的热度在变,话语权也在变。

比如普洱茶的仓储,以前广东更有话语权,现在北方不认广东,广东不认北方,下关原厂出来的一批老茶,广东嫌弃太干,北方又如获至宝。

如此光是大陆区域内就有这么多不同的认知差异,两岸的认知落差更是比比皆是。

——“怎么我们一直说回归传统,强调标准化,而台湾的茶人却好像现在都在各自创新?”

——“我觉得我们喜欢讲茶,而大陆更喜欢讲人。”

——“怎么一直听台湾茶人在聊生态,都没听你们提工艺?”

——“听说大陆今年年产量230万吨?!台湾才1万多吨!可我们平均饮茶消费量是你们的5倍!”

…………

几乎每一个话题的开启和探讨,都让我们感受到视角不同所产生的冲撞。

又比如罗英银讲起茶文化每一个阶段的爆发——“像进入到唐的时候,茶叶爆发了;瓷器是一直累积到宋代的时候,它蹦起来了。普洱茶,一直累积到台湾把它品味出这个价值,才知道——哦,原来要大树、要古树、要把它放老。要放老才有茶的品味,这个茶才能不伤肠胃。”

“可是现在大陆取的是——不一定要把它放老,只要是古树就好了。因为不想囤,要赶快卖,这样利润空间才会更快速。可是对这种文化消费,它到底能撑多久?”

而站在大陆的立场,我们也有不同的看法——“老茶没有标准,经典的号级茶、印级茶、中期茶已经天价,多数沦为被少数人炒作牟利的工具,而且假茶频出、真假难辨。普通消费者在购买能力上只能看看,大多数人也无法累积鉴定的能力。与其是这样,我为什么还要喝老茶?”

“而新生代的普洱茶在经历2007年的大浪淘沙之后,适口性越来越好,价格也亲民,新茶存老茶大家也存得起。与其这样,我不如在新茶里面去感受普洱茶的美好一面。”

紫藤庐一景

新与旧,两种声音其实都并非绝对的你错我对,在两岸不同的消费场景、品饮背景之下,它们有各自的生存土壤与合理性。

当然,以上也只是两岸认知差异的其中一个小小的例子。在品饮上,在茶生活的实践上,在商业道路上,这不到10天时间,与台湾茶人接触之后,所感受到的文化碰撞,和随之带来的讶异与思考,一直如影随形。

食养山房中的茶会

文化,它本来就应该是一种流动。然后过了20年30年再回头去,它才变成一种文化。

“于是想问问大陆的朋友,你们第一次看到的什么,会让你觉得叫台湾茶文化?你觉得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它对你们的影响又是什么?”

罗英银最近在整理一些文章试图找到台湾茶文化的核心价值。

“我们虽然身处其中,但就好像自己在水里游泳,看不到那个水,所以随手取一瓢水,这个就是台湾的茶文化。”

“但我认为搞清楚这件事情,会对大陆未来茶文化的发展,会有一个更远的指导。如果现在不做,再过两三年,可能就已经没有办法做了,因为已经定型了,这个源头就很难去溯源。当然这个题目很大,但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这个位置的人去做的,这也是我的使命感。”

也许再过很多年后,回头再看今天的纠结和所想,都无比可笑。就像我们看十几年前争论的话题一样。

但对于这些不同的对话和交流,我们不应该停止。对过去的总结,对当下的反思,都无疑是为了一个最终的目标——让未来更好。

撰文:Via

摄影:夏小茜

-www.chayu.com-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50272486 24864408 44084569 45695542 55424178 41783529 35294469 44694043 40434959 49595448 54482136'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14288) and MATCH(title) AGAINST('50272486 24864408 44084569 45695542 55424178 41783529 35294469 44694043 40434959 49595448 54482136'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