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浙江是产茶大省,茶叶是浙江传统优势农产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茶叶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2003年底,全省茶园面积214.2万亩(占全国的12%),产茶13.27万吨(占全国的17%),产值36.5亿元(占全国的32%),出口茶叶13.56万吨(占全国的52.17%)。在全国名列前茅。
浙江省茶叶产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实施茶叶“四大工程”进展顺利,收效显著。全省茶树良种化率已由1999年的8%提高到28.5%;名优茶产量大4.02万吨,占总产量的30%,名优茶销售收入29.7亿元,占总收入的81.3%,为农民增收作出重要贡献;有机茶开发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茶叶深加工取得新成绩,茶多酚开发和茶多糖临床试验有新的进展。
二是茶叶出口走出低谷。我省是茶叶出口大省,前几年在茶叶产大于销的形势下,出口企业为眼前利益,无序竞争,竞相压价,少数企业甚至搀假使杂,严重影响了我国茶叶声誉。近两年,有关部门与省茶协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我省茶叶出口开始走出低谷,出口数量增加,质量明显提高,部分茶类价格有所回升。2003年,全省出口茶叶13.56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52.17%,创汇1.78亿美元。特别是去年春季,我们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茶叶生产和出口保持了发展的势头。
三是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四位一体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正在形成和壮大,有力地推进了我省茶叶产业化经营。到2003年底,我省茶叶行业已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市县级的则更多。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全省茶叶专业合作社近100家,其中新昌县已有乡村茶叶专业合作社32家。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浙江茶叶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建成“茶叶强省”,任务还十分艰巨。
首先,要加强品牌建设。我省是名茶大省,仅农业厅评比的名茶就有百来个,其他各类博览会、展销会、研究会tieguanyin评出的名茶或金银奖项更是名目繁多,数量难以统计。但是,真正知名的品牌却很少。除了西湖龙井,我是省还没有一个在国内外市场著名的茶叶品牌。出口茶叶也是一样,我省是绿茶出口大省,出口量占全国的60%左右,占世界绿茶贸易量的40%,但出口绿茶多为外商定牌加工,用的是人家的品牌。最近,由省农业厅和省茶协主办的浙江省十大名茶评选活动,就是为了打造浙江茶叶品牌的一次尝试。
其次,要加快质量与安全卫生体系建设。茶叶作为食品,其质量与安全卫生状况越来越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近几年,围绕茶叶质量和安全卫生方面的风波不断,如假冒龙井茶事件,有机茶检出农残事件,龙井茶铅含量超标事件等。这些事件,严重影响了浙江茶叶的声誉和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其后果不能低估。在出口方面,欧盟、日本等国纷纷提高农残标准,构筑“绿色壁垒”,给我省茶叶出口增加了许多困难。
第三,要大力开拓市场,特别是在传统饮用花茶的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开拓绿茶市场。这几年,我国南方各产茶省已纷纷加快茶叶生产和名茶开发。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劳动力成本等原因,对浙江茶叶构成一定威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当务之急,是要把浙江企业组织起来开拓北方市场。去年十月,我会组织全省30多家有机茶生产企业到北京台湾茶举办“浙江有机茶推介周”活动,受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要做好上述工作,必须提高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全省214万亩茶园有100万户茶农经营,平均每户2亩左右,生产规模小、布局散。栽培技术落后,茶园改造资金缺乏。在加工方面,据农业厅统计,全省茶叶初制厂8146家,大多规模很小,平均每个初制厂加工茶叶11.8吨,加工产值10万元以下的占70.4%;厂房多为村里的老房子、祠堂、大会堂等,机器设备陈旧,卫生状况堪忧,管理严重缺位,产业化程度很低。
什么品牌茶叶好茶叶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