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徽茶”何日再风光

2021-03-04 12:14:16热度:105°C

走进安徽省黄山市的一些农业部门,他们在给你泡时总忘不了说上一句“我们的茶叶外表不好看,其实内质是很不错的。”和他们说起茶叶时,也时常会流露出一些难铁观音言的苦涩,档次低、品牌差、茶园老,自茶叶市场放开之后,已徘徊了十几年,而茶园至今还有70多万亩,仍是全市最大的农业产业,在许多山区乡镇,甚至是惟一的经济来源。

失衡的“壁垒”“徽茶”,自宋代将歙县及黄山一带设徽州府后,一府六县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绿茶产区,品质好、产量高,曾涵盖皖、浙、赣三省交界而号称“绿茶金三角”。所产“祁红”、“屯绿”名闻遐迩,“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在“十大名茶”中独占二席,国内茶界也是绝无仅有,独树一帜。但是,这种历史的辉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因茶叶市场的放开而嘎然而止。

一位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的退休教授曾经历过这么一件事,当时为学校搞福利,在黄山买了一车茶叶,车行至青阳时,被检查站拦住,说要交税。而将税单交他查验却不认账,说要重新交。纠缠了半个多小时,他怕事情闹大才勉强放行。

茶叶税是皖南山区的一个大税,交税本应该,一些地方政府却趁机层层设卡,重重抽税。在茶叶市场放开,大流通已不可阻挡地冲击着各个流通领域时,设卡无疑是自绝。其结果反而是茶农一个也没抓住(携带量少、人员零散),国有大厂因屡屡“中伏”而大伤元气,在体制、市场、负担等多重压力下,国有茶叶企业开始全面萎缩,日渐式微。历史上,徽商是经营茶叶的主渠道;建国后,国有茶叶企业是经营茶叶的主渠道。千家万户、参差不齐的毛茶投售到这些商号或企业里,加工、分检、拼配,而后以各种规格进入<br>市场。

有茶无市,当这些流通的主渠道先后消失,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真空”时,数十万茶农陷入了卖茶难的困境,甚至还发生了一些茶农们要将茶叶卖到浙江去,竟遭当地政府围堵的暴力事件。平心而论,茶叶不仅是当地许多老百姓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柱。以安徽最大的产茶县歙县而论,仅茶道1987年,茶叶税就占全县特产税的94.2%;地方财政收入的6<br>3.32%;全县工商税的59.4%。

产业失衡,使传统的县域经济模式开始解体。“鸡头文化”———徽商现代版计划经济的解体,流通主渠道国有企业的逐步淡出,把这一方世世代代种地为本、以茶为业的农民推到了市场经济的前台,逼上梁山的茶农和一些不甘寂寞的地方“草莽”纷纷揭竿而起,带着他们对商品经济的粗浅理解,向着市场蜂拥而去。

几年过去了,这种以农民自发为主导的“千家万户闯市场”的营销行为,并未像人们所预想的那样给茶农和茶产业带来应有的收益。惟一的变化只是过去的“卖茶难”,现在成了茶叶卖不起价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都吃不好”。据黄山市政府统计,至2003年,全市茶叶平均亩产值仍在400元/亩徘徊。一位已多年从事茶叶经营的贩销大户说:“我们的茶叶内质好,生意还是不错的,就是卖不起价钱,不过,比起在家种地来,到底好多了。”

人数众多仍是散兵游勇,品牌林立全都默默无闻,内质虽好却又标准不一、档次不高。在市场上,从几十元/斤到几百元/斤、甚至几千元/斤的统统称之为“黄山毛峰”,高档商店里卖的是“黄山毛峰”,农贸市场上卖的也是“黄山毛峰”。政府、学者都对此议论纷纷,颇多微词,“缺少叫得响的品牌”,“没有龙头带动”,“茶叶标准太混乱”,“各自为战的小农意识”等等。更有一些媒体将这些现象称之为“鸡头文化”。以歙县为例,27万亩茶园,2004年的茶叶全部总产量也只有6500吨,而全县的茶叶加工经营企业却有1000多家,平均到每家企业,年产量勉强能凑够一辆中型货车。茶叶曾是许多徽商经营的大宗商品,而如今,人们很难置信,在这块孕育了无数徽商、茶商的土地上,却一下子为此绊倒,难以在市场经济的新舞台上形成合力脱颖而出。何也?

“徽茶”在企盼徽商,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以皖南丰富的物产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为依托,在商界独领风骚数百年;“浙茶”,以近乎苛求的精致,挟市场意识和品牌优势而席卷全国;“闽茶”,以独树一帜的品种和遍布国内各大城市的茶行为据点,在市场上一争高下。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茶叶市场供求日趋平衡,茶产业发展的重点已从种植业向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延伸时,奋起直追的“徽茶”能做大做强的支点又在哪里?

建黄山茶城、办茶叶交易会、到销区开茶叶推介会等等,各级政府轰轰烈烈地做了并不少,但茶园老化、经营粗放、做工粗糙的基本状况仍是没有得到缓解。人员的技术培训、老茶园改造的资金补贴,这些和最大多数茶农息息相关的事,至今尚未完全落实,甚至连“黄山毛峰”的产品行业标准,才于2003年颁布。

70万亩茶园,100多万茶农,靠一些表面文章怎能应付得下来。近年来,作为国内著名的旅游区,黄山市城市建设的进程十分迅猛,但旅游旺季一过,许多地方都行人稀少,冷冷清清。发展地方经济,没有产业的支撑,顾此失彼,何来人气?一位县茶叶站的站长说:“要做大做强,一定要有大动作、大手笔,已经落后了十几年,光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解决问题。”某龙头企业的董事长也十分感叹:“茶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又要面对市场做大品牌,又要管好生产基地,搞无公害、标准化,产业链太长、太长了。对黄山市的茶产业来说,并不是一个茶叶品牌问题这么简单。”徘徊十几年,盘根错节,积重难返。搞品牌整合,小企业上千个,无从操作;搞良种化,因缺少示范效应而难以取信于民,尤其是某地曾引进过福建的无性系良种,因不适应当地种植环境,品质不好,以致无人敢再试。在黄山的一些茶产区,经常有茶农这样自得地告诉你:“无性系茶并不好,开春发芽的时候,一天不去摘,第二天芽头就开了,我们老茶树过十天、八天,芽头长得有寸把长都不会开。”

当创新已成为产业的生命,一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的理念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的农业革命正在如潮涌来时,抱残守缺竟然成了当地许多茶农的最佳选择。谈起这些现状,一位乡党委书记直率地表示:“少一点折腾,为茶农多干一点实事,茶产业才会有希望。”

茶叶养生保健上海茶叶回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