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超级男生”江南春上海暴富编年史

2021-03-04 11:57:38热度:113°C

盛大陈天桥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上海滩传奇快速扩张的张力:在上海这片土地上,七十年代生人的青年们正在新兴行业中不断斩获巨大成功。美国时间2005年7月13日,身为陈天桥好友的江南春紧随其后,在短短3年中带领自己一手创办的分众传媒,问鼎纳斯达克,再次谱写了一个白手起家的神话般传奇。按照17美元的股票发行价,拥有分众传媒百分之三十多股份的江南春,其今日之身价足以列入2004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如今,上市后的江南春并没有更多的喜悦,被同事们称为工作狂的他依然忙碌,每天睡眠4-5个小时。下班后,回到仁恒滨江花园那250多平米的豪宅中,江南春还是不忘打电话,听取各地经理们的汇报。在这个250多平米的家中,江除了在自己的卧室睡觉外,他甚至不知道其他的四五个房间中都放置了什么东西,“那些房间只有我妈知道都堆放了什么。”

从纳斯达克回来后,在上海忙碌了两天,7月20日一大早,江又乘最早的一班飞机飞往广州,21日晚回到上海继续忙碌。周末,江南春前往浙江普陀山烧香还愿。

创办永怡时,江南春还有机会开着他的奔驰车,傍晚去逛逛他的母校华东师范大学,他也很喜欢这项活动。如今,江南春已经很少有机会能再开着他的奔驰车,回母校看看了。

是什么让这个生于1973年、和众人一样普通的地道上海人,白手起家,创造了这样的奇迹?他的背后拥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1991:因160元债务闯入广告业

1991年,年仅18岁的江南春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刚进大学的江南春,为了满足自己早日独立的愿望,开始琢磨怎样让自己挣点钱,这样才能长时间不用回家听父母的唠叨。“那时刚进大学,大一就开始做家教,7元钱两个小时。但因为我的课已经排得很满了,而且我又刚谈女朋友,花费比较大,所以少量的家教根本无法满足我日常的开销。而我又不愿意回家拿钱。”

和大多数上海本地人一样,江的父母也是工薪阶层,父亲做财务会计,而母亲还曾成功地经营过一家小型便利店。

大二上学期,为了还清为竞选校学生会主席而向同学借的160元债务,已是校学生会主席的江,逮着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一个名为“上海亚太影视公司”的企业,来学校招业务员,每月300元工资,这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江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当时还有一个赚钱的方法,就是扫仓库,20元一天。但我扫了一天后,别人就说不用扫了,一个月才要扫一次。”为了赚钱还债,江开始了他的第一份推销员的工作。一个月后,招来的30名业务员只留下了两名,江南春是其中的一位。“当时是卖东方电视台一个叫‘东视旋律’的节目广告,我一个月能做好几个客户。我的业绩相当不错,到1993年的时候,我一个人大概做了公司1/3的营业额,约150万元。”

初次推销的经验,江南春经常重复。“当时主要做的是商业方面的广告,而那时上海新的商业街淮海路刚刚修建,我就去横扫淮海路,一家一家拜访,去做百联等很多商家的生意。刚开始几个月我仅做销售,后来我就开始做全案了,有许多上影厂的摄像过来,我就指挥他们,自己当导演,自己写广告剧本,自己出创意,自己拍,也自己卖广告。”

凭着这样的干劲,不久后,江南春就成为这家公司的“二老板”。

但生性好强的江南春并不想一直打工。1994年2月,尚在就读大三的江开始自己创业;同年7月,江与包括香港的永怡集团在内的几个伙伴合资,注册成立永怡传播,注册资金100万元。这是一家以创意为主的广告代理公司。1995年,公司成功获得无锡的街边灯箱广告项目。

同年,因负责无锡项目的公司合伙人从永怡分离,而香港永怡集团也因自身经营问题撤资,永怡传播遭受大的股权变动,业务也面临诸多挑战和调整。

从这以后的近7年时间里,江南春把自己的生活与永怡完全地融为一体。

1995:结识idg

永怡向it广告进军

虽然1995年公司的年营业额已达到500万元左右,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中型的广告公司,而公司在上海也有了许多的广告客户,包括联想等。但因为公司没有核心的大客户和业务,没有一个核心的产业可以依托,加之公司遭遇的股权变动,作为创始人的江南春清醒地认识到,此时的永怡,“这样发展下去,会产生许多的问题。”

在这时,为了给想独立的无锡项目融资,江南春他们找到著名的it传媒集团idg。意想不到的是,项目没谈成,而江本人却与idg传媒集团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idg传媒集团想并购一些广告公司,为他们的传媒业服务。而我做的就是广告公司,idg传媒集团总裁对我个人也有很好的评价。于是,在1995年底,idg决定收购永怡。”但这样的机遇却因政策的限制未能成行。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外资不允许进入中国广告业。

此时已经敏锐察觉it业在不久的未来将成长为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的江南春,没有放过这样的机缘巧合。1996年1月1日,江南春进入idg传媒集团,为他们筹办上海办事处;永怡自然地成为idg传媒业务最主要的广告代理商。

凭借idg在it业的一些数据资源,永怡开始专注于这个行业。“这一块我们做得很成功,在1996至1998年,永怡一度几乎垄断了上海it业的所有客户,也成为这个行业国内领先的广告公司。1998年,永怡全年的收入达到五六千万元,这几乎占据了上海it广告业95%的份额。”说起这些,江南春感到无比的自豪。

但超级垄断也让永怡的发展遭遇瓶颈,在上海it广告市场,留给永怡的,最后只剩下5%的余额。tieguanyin探索新模式成为摆在江南春面前的一个新难题。

1999:永怡开始多元化战略

“我们的选择是两种:一是利用it界的资源,拓展北京和广州市场;二是开始尝试进入其他的行业,如房地产、家电,希望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广告公司。”

1999年,永怡开始多元化战略。遗憾的是,这样的战略没有让永怡获得更大的发展。江南春对此的解释是:由于在上海的团队没办法服务到北京,而北京市场的竞争也相当激烈,作为新进入者,所以永怡的业务开展并不顺利。广州市场虽然开拓得还不错,但也远不如上海那么成功。同样,在其他行业,永怡虽然获得了诸如东方海外房地产公司这样的客户,但难成规模效应。

高山2000年,江南春抓住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新契机:互联网,这也为永怡传播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2000年永怡的营业额破亿元,主要依靠的就是互联网。”在江南春看来,这一年对永怡是至关重要的革命性的一年,“永怡的营业额突然有5千万元的增长,主要就是因为当年同时代理了7个网站的广告。”

永怡的成功突破还在于江南春抓住了另一个机遇。2000年,曾经一度红火的网站亿唐出资成立了一家好耶公司。当年这是一家纯技术公司,提供网站广告监控的软件服务,位列著名门户网站新浪的首页链接中。当时看重这家公司的江南春和idg集团都注资其中。正是利用和好耶的网上网下互动,永怡才得以拿下非常多的互联网广告。如今,好耶广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公司。

上亿的营业收入并未让江南春的日子好过。尤其是200茶叶花功效一斤茶叶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