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屏山时评 开发茶山等经济林不可过度

2021-03-03 10:45:30热度:99°C

中国茶网资讯:最近武夷山市政府作出决定:在武夷山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的10大地域禁止开垦园。在茶叶市场看好、茶叶价格攀高的形势下发出这样的限令,看似不合时宜,却是明智的选择。这样做,有利于保护“世界遗产”和旅游景观,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好茶生长依赖好山好水,依赖小气候等环境条件。为什么“武夷岩茶”质量上乘?为什么武夷“大红袍”特别金贵?这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即使是同在武夷山区域,也有“岩茶”与“洲茶”之分,两者产地距离近在咫尺,茶味却迥然有异,其因就在于茶叶生长环境不同。“武夷岩茶”生长期较周围一些地方的茶种会长一些。为获得春茶早市优势,早年前,武夷山一位茶农从外地引进良种试种,所得茶叶外形、色泽良好,但茶味却与岩茶不同,而且生长期也未能提前。这就说明,不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且“一方水土养一方茶”。倘若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以致土壤变得贫瘠,小气候环境恶化,茶叶品质就堪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收入逐步增加,茶叶市场看好。茶叶可望成为茶产区的支柱产业,成为那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是令人可喜的事。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茶叶价格的提高,会引发茶农盲目开发茶山的冲动,导致生态环境遭破坏,茶叶品质下降。

山地种茶的突出问题是水土流失。上世纪70年代,不少地方大面积开垦茶园,种植上百亩、甚至数百亩不在话下,而且把整座山剃成光头山;有的则违背自然规律,在大坡度的山上种茶,甚至不惜毁林种茶。建阳书坊原有一大片壮观的古楠木林,大的树围几人合抱不及,开垦大片茶园时全都毁于一旦。目前仍有不少地方沿袭传统的种茶方法,连片开发百亩以上茶园,而且地表裸露多,容易造成径流,且没有科学的蓄、排水系统,导致茶园水土流失严重,茶叶产量质量严重下降。吸取以往教训,就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实施集约化经营。特别要注重开垦小片茶园,并做到“山顶戴帽,山腰结带,山脚穿鞋”,实现全园绿色覆盖,建设生态茶园。同时,大力推行科学种茶,培植优良品种,打造驰名品牌,发展精致茶叶,以高产优质取胜,提高茶产业经济效益。

近年来,闽北茶园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粗放型经营现象仍然普遍。有的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以致茶、果、竹等经济林面积大大超过山地总面积的应有比例。而适宜种茶、种果的山大多是低海拔的近山好山,这也是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的生长地。显然,经济林比例高了,就会挤占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的地盘,而经济林、针叶林蓄水防涝抗旱功能却大不如阔叶林、混交林。近年来闽北灾害频发,这与山地过度开发而导致水土流失不无关系。

如此看来,颁布开发茶园的禁令,就不应只限于武夷山旅游区、“世遗地”,而应扩大到可能造成生态失衡的全省各地更大范围。当然,这要以科学为依据。如此而为,才能把发展经济林控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才能为发展茶叶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才能让建设生态省的目标

积庆里茶叶抗辐射的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