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龙井喝茶有感
每到杭州,令我心仪的地方,那就是到龙井去,那就是赵州和尚所说的“三字禅”——吃茶去! 仲夏的一天上午,我们一行走在风景秀丽的狮峰山麓。市内气温高达40度,而一路上浓荫蔽天,清风徐来。真是“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好一个清凉世界。很快,我们过了由乔石同志题写的“龙井村”高大的木结构牌坊,到了龙井村里。时隔半年之久,龙井村已恢复了明清建筑风格。两旁村居都是?&;shy;梁飞檐,粉墙青瓦。四方游人,如过?&;shy;之鲫,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我们坐在老茶农徐济生先生的小园中。济生兄世居龙井,开山种茶,是一位地道的茶农,过去还当过生产队长。在一颗有百年树龄的古榆下,济生兄到溪流中取水。溪泉清澈,藻草横行,水质纯厚。听济生兄说,别看这小溪狭狭的一条,上面不远处就是它的九溪源头,可一直通到钱塘?&;shy;里呢。
溪水煮熟后,济生兄用透明的玻璃杯&;shy;,经&;shy;热水冲洗,再撮放龙井茶叶。由于杯子经&;shy;过热水,余热激发茶香,济生兄把杯子凑到我的鼻端,顿时一股清香冲出,沁人心田。然而再向杯&;shy;中倾入80度的热水三分之二许,稍候片刻,摇匀茶叶,此时正如古人所说:“汹汹乎如涧风之发清吹,浩浩乎如青空之行白云。”“轻烟细沫蔼然浮,爽气μ&;shy;烟风雨秋。”这时热水水汽袅袅上腾,龙井茶香随之弥漫开来。细细啜时,“生两腋之风,兴飘飘于蓬岛”,尽可得茶中真趣,个中三味矣。人们说:“龙井泉泡龙井茶”,品尝龙井茶,那真是人生难得的享受,真正的一次身心洗礼,灵魂升华呀,我们可谓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济生兄家向北百米,即是西湖龙井茶的发源地和核心茶区——老龙井御茶园。这里山姿绰约,树影扶疏,茶园青青,泉水汩汩,满眼皆是风景。济生兄告诉我,这里原有胡公庙。抬眼层峦叠嶂,人行其中,如在井中,很难走,故叫龙井。我听后,及至读到明代天顺七年谢辅写的《龙井感应碑记》时,使我进一步了解了龙井名称的由来。碑曰:“钱塘西行一舍许,有胜地曰龙井。群山环护,奇石行立。如奔如扑,如趋如伏,如龙翔,如凤舞,扶舆磅礴而郁积,世传谓有龙宅其中,故名曰龙井。”
站在老龙井潭边,济生兄指着潭壁上“老龙井”石刻,说,这是苏东坡的手迹。这时我想起明代张岱所说:“南山上下有两龙井,上为老龙井。一泓寒碧,清冽异常。……其地产茶,逐为两山绝品。”袁宏道也说:“龙井泉既甘澄,石复秀润,泠泠可爱。”紧接着济生兄用竹竿在泉水中轻轻一搅,待水波平静后,水面上就出现了象头发丝那样的水纹线,缓缓漂移,把水面一分为二,这就是俗称的“龙须”了,我们深深地叹服造化的神奇。
北宋元佑四年(1089),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州。是年岁末,他得知有位叫南屏谦师者,“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于是十二月二十七日,东坡特地去拜访,南屏谦师听说苏知州驾到,“远来设茶”,十分欢洽。苏东坡作诗云:“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东坡有意读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东坡先生还与辩才法师等在老龙井留下了大量品茶唱和诗,成为千古佳话。
相传清乾隆帝六下?&;shy;南,四次到龙井采茶品茗。并将龙井茶列为贡茶。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甲午朔日,乾隆帝第三次南巡杭州,畅游龙井,并在老龙井泉品茶。他所作《坐龙井上烹茶偶成》诗云:“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寸芽出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何必龙团夸御茗,聊因雀舌润心莲。呼之欲出辩才出,笑我依然文字禅。”那十八颗御茶树,至今仍苍翠欲滴,生机勃勃。
据说毛泽东主席也喜好饮茶,而且精于品茶。他最爱的茶,就是西湖龙井。毛主席生前四十多次来杭州小住或考察,多次来西湖龙井采茶品茶。有一次当看到一杯用虎跑泉取来活水煮水泡的龙井茶,清香四溢时,凝神看了杯中深浮的绿色尤物,闭目闻了闻沁人心脾的茶香,然而轻轻啜了一小口说:“虎跑水泡龙井花,天下一绝。”2003年4月12日在龙井新落成了“毛泽东采茶处”纪念碑和“宽余亭。”
济生兄还告诉我们,去年下半年,国民党民誉主席连战先生来大陆时也特地来老龙井品茗。
明代写《玉簪记》、《节孝记》的着名戏曲家,藏书家高濂也精于茶事。他写过一篇记在三生石旁盛夏月夜品茗的风雅往事,寄情于月光山色之间,得茶禅之味而超逸绝尘,颇为出色。他说:“山僻景幽,云深境寂。松阴树色,蔽日张空。人罕游赏。炎天月夜,煮茗烹泉,与禅僧诗友分席相对,觅句赓歌,谈禅说偈。满空孤月,露浥清辉;四野轻风,树分凉影。岂俨人在冰壶,直欲谈空玉宇。寥寥岩壑,境是仙都最胜处矣!忽听山头鹤唳,溪上云生,便欲驾我仙去。欲抱尘心,萧然冰释,恐朝来去此,是即再生五浊欲界。”
我们平湖清代名人高士奇先生在他的《茶》文中云:“吾乡龙井,径山所产茶,皆属上品,偶移其种于圃中栽之,发花极香。春末,绿牙新吐,访得采焙之法,手自制成,封缄白垂瓦中,于评赏书画&;shy;时,瀹泉徐啜,芳味绝伦。茶喜山石荫密,此地无山,故不能多植,然亦足解玉川之癖矣。”看来,我们这位老乡也极喜品龙井茶。并十分爱惜。不是吗,他要非等到“于评赏书画&;shy;时”才“瀹泉徐啜,芳味绝伦”享受一番哩。
归来时,在老龙井的石径上,济生兄还告诉我们,真正的龙井茶,饮过后,慢慢的会从齿中流出一种淡淡的甜味。我顿时悟起,这不正是由茶文化专家寇丹先生最近刻制的用清水泥做成的传统形纽钉三足的石瓢壶,壶面上书法、诗词大家周退密先生所题的“回甘”两字其真正含意么!
此时,我也觉得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之间——甜味,淡淡的,很淡淡的,渐渐直至无味,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这不正是“茶外之茶,味外之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