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茶商巨子朱紫桂

2021-03-06 14:04:32热度:121°C

朱紫桂(1838—1903),派名作卿,衔名光耀,号云轩,系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宁王朱权之第17代孙。双峰县沙田人。他是近代名满湖湘的商巨子,其人其事先后入编年、《湖南省志?外贸志》、《湖南茶叶大观》、《双峰县人物志》年等书。

湘楚大地种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时的炎帝神农氏,故有“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于湘”之说。据目前所见史料可知,双峰境内较早且著名的红茶商人是刘麟郊,他是今三塘铺镇胜云村人。当刘麟郊在永丰开店时,他慧眼识才,邀朱紫桂共事。于是,朱氏更是青胜于蓝,成为湖南最著名的茶商巨鳄。

朱紫桂少时颖异好学,以家贫弃去,曾在梓门青兰煤矿挑脚糊口。16岁时,他在永丰从舅父孙公学徒经商。此时正是同治初年,欧美各国先后在汉口设立洋行,大量收购红茶,长江中游湘、鄂、赣、皖4省生产的茶叶成批运抵汉口销售给外商,获利颇丰。朱氏在有了一定的原始资本积累后,同治四年(1865),他由与刘公合营转为自家兄弟独营。

在经营茶业的实践中,朱氏深感商场无异于战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他将古人“合纵”、“连横”之术及《孙子兵法》运用到商务之中。以前茶叶上市季节,各省茶商各自为政,将茶叶大批运抵汉口,造成大量积压,甚至霉烂。外商见货源充足,就尽量压价收购。各地茶商为贪图蝇头小利,不顾成本高昂,竞相抛售贱卖,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朱氏有鉴于此,就倡议4省茶商在汉口成立联合总会,联手对付外商。计议将茶叶按各省加工情况,分批分量运至汉口,使外商摸不清茶叶产量的底细,因而竞相抢购,价格也大幅上涨,各省茶商获取巨利,莫不佩服朱氏之远见卓识。朱氏兄弟也屡获巨利,仅10多年,就赚回外商白银100余万两,成为湖南著名的茶商。

朱氏致富后,慷慨施与,为本族和地方上做了大量公益事业。光绪四年,捐资1600两修建沙田朱氏宗祠。10年,捐置墓庐一所、祭田20亩。光绪五年至廿三年,捐资200两续修朱氏族谱。光绪十八年,其母孙老夫人八十大寿,朱氏兄弟秉承母意,将准备庆寿的资金用来修建沙田大桥,里人称便。光绪二十年,捐积谷800石给永丰义仓,以救济乡邻。二十二年,捐田租300余石,设立义田,资助本族贫困者。二十三年,捐学租200石,设立义学,以资助和奖励朱姓子弟读书。并捐资双峰书院,又为之添购图书,以振兴教育。光绪二十六年,湘中大旱,朱氏捐银1万元,捐谷600石,捐米500石。因善举众多,湖南巡抚书赠“君子有谷”匾额,朝廷旌建“乐善好施”坊,累赠奉直大夫、朝议大夫。曾纪泽亦送去贺匾,此匾长期悬挂在筱山堂内。曾国荃亦应其请为之作谱序。

在经营中,朱氏目睹外侮日急,忧愤之情溢于言表,他主张学习西方科技,维新变法。他在与友朋的通信中说:“而泰西之学,海外盛行,惟我中国重古薄今,固执成法,辄以西学为鄙。究竟泰西之天算、舆图、格致、化工等学,不惟无损我纲常名教,而其重工商、精制造,以利天下而通有无,何惮而不为之,以图自强也。”在风气未甚开之当时能有见及此,实是难能可贵的。其后,他的子孙利用朱氏宗族和五公祠创办族学私立宁翰高小,聘请名师,讲求新学,为培养大批科技人才打下了基础,成为当时有影响的一所名校。

茶叶批发市场网戏球茶叶

朱紫桂常以幼时家贫失学为憾,“故虽老于商,而未尝一日废学,自经史以下儒先之语录格言,无不省记,尤服膺姚江王阳明之学。尝语人曰:‘致良知者,慎独也’。故其行己接物一以诚意为宗”,自号“敬斋主人”。其后裔辑录其遗著成《敬斋遗钞》。光绪二十九年六月三十日,朱紫桂因病去世,当时名士纷纷挽以诗联,曾国藩之侄、曾国潢之子曾纪梁挽:兄弟两难,名成三徙,孝友萃同堂,春草池塘诗梦冷;相违十日,永诀千秋,晨星悲旧雨,梅萼风雪泪痕多。探花王龙文挽:治计然术,喜四子书,其才智有过人者;与孟嘉游,才一年别,感死生而重痛焉。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18724144 41443062 30625551 55515476 54765547 55472580'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00066) and MATCH(title) AGAINST('18724144 41443062 30625551 55515476 54765547 55472580'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