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茶香飘溢的西宁——与茶有关的人物故事

2021-03-06 14:00:44热度:236°C

魏昌林、卢太磊、刘辉是三个原本互不相识的生意人。

然而,他们却不约而同地从五湖四海来到了高原古城西宁。是他们看到了西宁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看到了西宁人的消费从昔日的“酒文化”向如今的“茶文化”转变的巨大商机。

于是,流传了千年的中国香,开始在青海大地上飘溢开来。

——题记

魏昌林:茶马古道上的“青海脚户”

魏昌林把自己形象地称为是茶马古道上的“青海脚户”。

脚户是旧时代里青海人们对赶着车、马、驴、骡,贩运煤炭、食盐以及米、面、油、茶和百货、绸缎布料、瓷器、皮毛、药材等等人的称谓。著名的青海“花儿”脚户令《下四川》中唱到:“一溜溜山,两溜溜山,三溜溜山,脚户哥下了个四川……”真切地描述了在茶马古道上,青海的脚户赶着牲口,到遥远的四川等地进行商贸往来的故事。

茶马古道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由于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却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而顺着这样的商贸交换通道,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而如今,从互助土乡走进商品经济大潮中的魏昌林,每年都要在这条古道上往返几个来回,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新时代里特殊的脚户。

这一切,缘于一种特殊的茶叶——藏茶……

那是1997年的夏天,走出偏远农村后经历了摆地摊、开小店、办企业、做商贸的打拼与锤炼后的魏昌林,在朋友的帮助下,来到省城西宁开办了一家民族用品批发部,经营藏区牧民群众点灯用的酥油和哈达等物品。由于业务需要,他经常要到青海南部牧区,魏昌林发现,在广大的藏区群众中有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习俗;究其原因,原来是由于藏区大都地处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族群众的主食。而在高寒地区,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或水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因而藏族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传统;尤其藏茶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用它熬制出的酥油奶茶不仅风味独特,而且藏茶中又具有与众不同的高含量的糖、茶黄素、茶红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更给雪域高原上的藏族同胞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更让魏昌林着迷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藏茶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制成的茶砖,色彩天然,上面镶有菊花、玫瑰等花瓣,不仅体现出独特的装饰风格,也展示着中国藏茶的深邃文化。

对藏茶的情有独钟,让魏昌林在古城西宁喧嚣的商海中,找到了巨大的经营商机和修身养性的方式。

卢太磊:高原风景里的“台湾茶使”

在2008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上,卢太磊让青海人第一次品尝到了来自宝岛台湾的茶香。

今年三十岁刚出头的卢太磊是一位受中国茶文化熏陶很深的年轻一族。从东海之滨来到青海高原,他不仅仅是为了寻找到商机,更希望把台湾的茶艺文化传播给古老的青海大地。

见到卢太磊,卢太磊就迫不及待地描述起台湾茶的与众不同——尽管根子来自于大陆的武夷山岩茶和福建的安溪铁观音,但台湾茶在品种和加工工艺等方面,创造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使台茶的香气与滋味与传统的大陆乌龙茶不一样……

出生在山东的卢太磊说,他是从父辈手里接过了传承茶艺的大旗,这也注定了他的这一生将与中国几千年来灿烂而辉煌的一种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1996年,高中毕业后的卢太磊,遵循传统的子承父业观念,走进了商海。而此前的近二十年间里,他的父亲就一直在做经营茶叶的生意。当时他们主要经营中国传统的龙井、铁观音、茉莉花茶等茶叶品种。

起初,卢太磊对经营茶叶的生意并没有太在意,因为在他看来,这和别的其他生意并没有多大区别。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他亲自到一些产茶区进货的经历后,卢太磊才发现,事实原非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犹如春天的百花园竞相争艳。

如梦初醒的卢太磊这才真正把做茶叶的生意分外珍重起来。对看似普通的茶叶了解越多,卢太磊就越发感到自己知道得太少!这时候他才领悟出父辈们当初对他的教诲:一个无知和浅薄的人,是绝对做不好茶叶生意的!

从此,他白天专注于生意,夜晚则把所有的心思倾注在了对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了解学习中。

机遇总是会垂青有准备的人。正当这位山东小伙子发奋学习,立志要以文化为依托,在茶叶生意方面有所作为的时候,一个机遇正在悄然降临。

那是在1998年,山东日照举办国际茶博览会,台湾省制茶工业同行公会第一次率庞大的台湾茶商展览团来参加展销,并发布了在当地招商的信息。但此次的招商协议里,对代理商的要求甚高,其中的条件之一,就是所选定的代理商必须懂茶!也就是说,必须具备基本的有关中国茶的历史文化知识。

卢太磊很幸运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台湾茗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省的代理商。

开始经营台湾茶后,卢太磊不仅接触到了更新的商业理念,也学习和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中国茶文化的知识。

两百多年前,台茶由福建的乌龙茶种引种成功。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的茶界创造了茶艺的概念。台湾的茶经过了台湾茶艺文化的提升,以泡一壶好茶为乐的茶艺风盛行,提升了台茶的总体产品形象。后来台湾的茶农和茶商们又将茶艺文化中泡好茶、品好茶的理念,运用到了茶的推销中……

也正是受这种茶艺精神的影响,卢太磊的理想之旅也开始显得更加远大——他不仅要做个一流的茶叶经营商,而且要做个一流的茶文化传播者!

高原的深秋,西宁的天气已经凉意渐浓,但热心的卢太磊总会给每一位来他的店里品茶的人,亲自冲泡上台湾的乌龙茶,并娓娓述说着有关于台湾的茶事。

刘辉:商海拼搏中酝酿“青海茶事”

地处西宁市繁华街区的五一路茶叶市场,却是喧嚣都市里的一片宁静之地。

走进这家陈设别具一格的茶叶市场,一股幽深的茶香就会扑面而来,整个院落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叶清香,让人精神为之一爽。

据市场的负责人说,这里是以茶文化为主题进行装修的;这里还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几十家著名品牌的茶商和知名茶具,可称得上是青海省第一家中国茶文化的集大成之地。

沉浸在芳气四溢的茶香杯中,漫步在琳琅满目的茶具柜前,人们总会被一种浓烈的茶文化气息所围拢。

而营造了这种让人留恋忘返氛围的,也是一位痴迷于中国茶文化的年轻商人——刘辉。

刘辉出生在中国历史名城西安。他来到青海后,先后和他人合作开办过砂石厂,经营过汽车。2006年,手头积攒了一些资金的刘辉开始琢磨着在西宁创办一所海鲜水产类的批发市场。

在做前期市场调研时,刘辉无意间从一位在西宁市开着一家茶艺的朋友那里听说,在茶艺里平时一杯卖28元的茶水,成本价不足一元!而在内地,这样的茶水一杯也最多能卖到5元钱!

这让一向喜欢在茶艺里喝茶的刘辉感到分外吃惊。而当刘辉问及原因时,朋友告诉他,青海本身不产茶叶,因而人们对茶叶的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对茶的鉴赏,这就给了一些利欲熏心的商贩以可乘之机。不仅如此,西宁市场上一些茶叶的利润高达300%,有些甚至达到1000%的暴利!

这让刘辉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当即决定要对此做更深入细致的了解。

调研中发现,生活在青海的人们,虽然对茶叶并不陌生,生活中也几乎离不开茶,但将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青海人没见过茶树!而对几千年辉煌的中国茶文化知道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和把品茶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的风尚正在青海高原上悄然兴起……

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后,刘辉改变了初衷,他大胆地决定:创办一个专业的茶叶经营和茶文化传播中心;让人们的消费回归到理性,也让华夏灿烂的茶文化在高原古城熠熠生辉。

在筹办过程中,刘辉跑遍了全国主要的产茶区,不仅学习到了很多有关茶的知识,也结识了很多种茶、制茶和卖茶的朋友。

他的执著追寻和努力终于有了可喜的回报——在他的极力引荐下,包括台湾“黑珍珠”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内茶叶知名品牌纷纷来到青海,这也是青海历史上第一次汇集了如此多的名茶名品。不仅如此,他还以市场为依托,组织人员到外地培训、学习,不仅培养了一批懂茶的茶艺师,还有8人取得了国家认证的品茶师资格,这在青海亦尚属首次。

目前,刘辉正在筹划成立青海第一个茶文化传播中心。他打算利用这个平台,通过培训、讲座、研讨、推广等方式,让青海浓郁的地方文化也融入到中华古老的茶文化中,让西宁——这座茶马古道上曾经著名的驿站焕发出夺目的色彩!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18724767 47673814 38145071 50712136 21364687 46873694 36940110 01100110 01105175 51751872 18725148'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299840) and MATCH(title) AGAINST('18724767 47673814 38145071 50712136 21364687 46873694 36940110 01100110 01105175 51751872 18725148'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