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云南普洱> 正文

下关沱茶集团的故事集:历史这样定格

2020-12-25 16:56:58热度:194°C

  今年5月,我们两次参观下关沱茶博物馆。博物馆设在茶厂一进大门的右侧,和其他的现代厂房设计不一样,博物馆采用的是传统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的设计,灰白色彩的朴实静逸和飞檐串角间的大气典雅相得益彰。雕刻着中国工程院院士、茶界泰斗陈宗懋题写的:“下关沱茶博物馆”几个字的石头静卧在草毯上。拾级而上进入大门,几组表现制茶、运茶的雕塑在院子里无声地忙碌着,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还没走进展厅,我们就已忘记了身处一个大型的工业厂区——这是茶的文化故里,是茶的历史长河,是茶的大千世界......

  在第一展厅,我们见到了镶嵌在地下的滇藏茶马古道行走路线沙盘。在高低起伏的群山峻岭间,一条蜿蜒盘曲的茶马古道霸气地穿山越岭、渡河过江直至拉萨。依靠醒目的苍山、洱海,我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所在地银川市张一元茶叶地址——下关。普洱茶区向西北方向的“茶马北线”和临沧、保山茶区向北边方向的“顺(凤庆旧称顺宁)下(下关)线”等几条茶马古道支线和南方丝绸之路,无一不交汇于下关,下关成为茶马古道的咽喉要塞。

  清雍正至光绪年间,滇南一带疟疾、鼠疫等瘴疠流行,据清光绪《普洱府考》记载,乾隆末至光绪年间,死于疟疾、鼠疫的普洱文武官员就达17人,士兵和当地团练的兵丁更达数百名。嘉庆五年(1800年),迤南兵备道道台屠述谰也染瘴身亡。其间平民百姓死亡的人数更不可胜计。疟疾在景谷流行的时间最长,民国时期,景谷成为云南的一等瘴区,千村薜苈,万户萧疏。加之这些地方匪盗出没频繁,不少茶商、马帮为此望而却步。茶叶交易中心于是逐渐西移。到清代后期,滇西的商贸重镇——下关,就取代了普洱成为西南最大的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交易集散地。大大小小上百家商号集结于此,成群结队的马帮进驻连片的马店、堆店,低沉回响的铓锣声和此起彼伏的赶马调萦绕于此,南来北往的马帮汇成了人流、信息流、资金流。

  1902年,中国茶叶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发生了,它就是“永昌祥”创制出下关沱茶。

  “永昌祥”的创始人乃何许人也?下关沱茶到底由谁创制?要回答这些问题,得从清光绪28年(1902年)说起。是年,当初颇有影响力的大理喜洲四大商帮首富严子珍创建了“永昌祥”商号。禀赋聪颖、富有远见、极谙经营之道的他,十分善于捕捉商机。经商中,他在西康会理(今四川)结识了江西巨贾彭永昌,并为彭所赏识。1902年初,双方议定由彭出资、由严出力创立商号,“永昌祥”于是诞生了。鉴于当时滇茶在四川供不应求,川丝滞销积压的市场状况,永昌祥制定了“川销滇茶,滇销川丝”的经营方略,同时将总部由喜洲迁至下关。

  当时,通过马帮从普洱、临沧地区运往下关的大叶种青毛茶,在原料产地用笋叶包装运到下关后再揉制加工运往西藏、四川等地,所以,下关的商户均以揉制紧茶、饼茶而著称。“永昌祥”在下关立足后,规模不断扩大,资金积累迅速,很快发展成为下关商户中的佼佼者。严子珍瞅准时机办起最具实力的“永昌祥”茶厂,茶厂生产的紧压茶源源不断销往四川等地。“永昌祥”在昆明、凤庆、宜宾、泸州等地都设了分号。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用传统的揉制方法制成的紧压茶在马帮、船只的运输过程中易碎、霉变,有时历尽艰辛却血本无归。这让当时下关的所有商户都头痛不已,有些小的商户就因一次或者几次的茶叶霉变而破产,湮灭在茫茫商海中。

  如何解决霉变和易碎的问题,成了所有商户首当其冲的难题。人们煞费苦心,有的用隔层包装的方法装捆茶叶,有的用炭火加大茶叶的干燥程度,但这些都只能解决一时之难,处理不好还让茶叶的味道受到影响。精明能干的严子珍苦苦思索却没有结果。一天,几个从思茅地区回来的赶马人交给他几个圆乎乎的团茶,这样的茶叶他以前也见到过,叫“姑娘团茶”。姑娘团茶,又名“女儿茶”、“私房茶”,是思茅地区景谷县生产的一种团茶。清代阮福《普洱茶记》记载:“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而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清人张泓《滇南新语》里也记载:“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女儿茶亦芽茶之类,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妆资,故名。”当严子珍再看到“姑娘团茶”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如果把圆圆的团茶加以改进,让中间凹陷进去,不就扩大了空气的接触面,增加了透气性,既能防止霉变,又解决了易碎的问题?!

  谁也不曾想到,这样具有灵性的改动,圆润可人、精巧醇香的碗臼型下关沱茶就问世了,从此,中国的紧压茶揭开了新的一页。

  “沱茶”的“沱”,最初字形为“砣”,因为川滇方言俗语惯称圆形的块状物为“砣”。下关沱茶定型生产后经昆明、昭通销往四川。四川有沱江,精明的经销商眉头一皱,于是,“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的广告词风靡开来。“砣茶”遂逐渐演变为“沱茶”。香高味醇,耐泡质佳的下关沱茶经市场的检验誉满四川。《续云南通志长篇》记载:“全川人士,盛称永昌祥的下关沱茶,村镇茶肆,亦以其名标榜。”无独有偶,民国五年(1916年),一位叫陈邦贤的文人雅士在他的《自勉斋随笔》中写道:“四川一带茶风很盛,有沱茶、有香片、有菊花,以吃沱茶的最多。沱茶又以下关沱茶为上品……”他还特别提到在北碚有很多的茶馆,赵家小楼独占鳌头,其原因就是以七成的下关沱茶配别的茶叶三成。足见下关沱茶之珍贵,声誉之显赫。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7342556 25566791 67911872 18722815 28154537 45372136 21362542 25424234 42342815 28150326 03263290 32904223'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96016) and MATCH(title) AGAINST('47342556 25566791 67911872 18722815 28154537 45372136 21362542 25424234 42342815 28150326 03263290 32904223'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