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蓬莱,不只有清水岩
世界上有很多人,在他们自己的天然领地,诗意地栖居;世界上也有很多独具特色的风情小镇,吸引着异域的旅人,来一睹她的多姿风采。
蓬莱镇,如璀璨明珠般镶嵌在安溪这片独具灵秀之气的飘香大地上,这里历史悠久,山川钟灵,海湄毓秀,人文荟萃,是著名侨乡和文化古镇,享有“南国蓬莱仙境”的美称。近年来,旅游资源丰富的蓬莱镇,以宗教文化为主,打造了融自然风光、古迹、民俗、建筑为一体,并让人们心驰神往的朝圣、仙居、养生之旅游胜地。
尽管旅行是那么的急切匆忙,但“南国仙境”蓬莱,真的不只有清水岩。
清水岩
“蓬莱仙境”入画来蓬莱佛国,清水禅寺。素有“蓬莱仙境”美誉的清水岩,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的清水祖师,既是海内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泉州十八景之一。
岩寺依山而建,沿山路顺势而上,“袈裟石”、“仙脚迹石”、“小鬼弄金狮”等奇岩怪石,栩栩如生。出法门,沿觉路前行,“裂竹”、“三忠庙”、“枝枝朝北树”、“纶音坛”、“方鉴塘”……神奇的“清水岩十八景”令人乐而忘返。在岩寺众文物古迹中,宋代“帝”字形祖殿和《岩图》碑刻最为珍贵。
蓬莱祖殿为重檐山顶的阁楼式建筑,其建筑格局、建筑风格及雕刻技艺,都相当精致独特。东西两侧另有檀樾厅、观音厅、芳名厅,中间高高扬起的三座阁楼好似架在两侧层层叠叠的房间上,由而形成了一个“帝”字。另一件《岩图》为南宋遗存,它将祖殿的格局、尺寸和度数,及周边附属建筑、道路规划采用实物浮雕、文字阴刻,具有很高的史料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是国内幸存无几的传世佳宝。
清水岩的美,登巅远眺最为震撼。殿宇崔嵬,山水隽秀,风景幽雅,作为闽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这儿的清水祖师信仰早已广传于台、港、澳及东南亚地区闽南人聚居地,分炉分庙逾千座,信众逾亿人,仅台湾地区就有分炉分庙500多座。
顺着木栈道迂回,来到祖师弘法广场,15米高的祖师石雕坐像依山而立,凭栏远眺,蓬莱镇区尽收眼底,这,或许就是“清水佑民”的寓意吧。
九峰岩神秘又具魅力的禅茶世界
站在蓬莱三笏山巅,满眼尽是苍翠,郁郁葱葱的山林里,佛音缭绕的九峰岩尤为醒目。
岩寺始建于明永乐甲午年,崇祀三代祖师,是德化龙湖寺在安溪的主要分炉之一。
走进九峰岩,三进殿阁依此递升:前殿盘龙石柱,中殿流光溢彩,正殿高敞宏大,皆是气势恢宏。爬过347级台阶,可通往九峰岩四面佛,蓝天白云下,顶峰处的四面佛尤显得庄重、神秘。寺中珍藏的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手书“真相”古匾,“真”字如美女梳妆,“相”字犹弥勒现肚之状,极具神韵。寺内还有不少文物瑰宝,如闽清儒学胡琏所撰的对联,铸造于清光绪庚子年的大钟与金楮炉,均古香古色,保存完好。
九峰岩延续着的千年禅茶文化,也让天下茶人们慕名而来。“供茶法会”这一古老习俗最为庄严神秘,享有“闽南茶文化活化石”的美誉,分为供茶会、禅茶会及普茶会三部分。法会当日,寺院僧侣、信众以茶为媒,行供茶礼,敬颂茶疏,行茶入席,饮茶祈福;茶花、铁观音茶等安溪特有的茶品一一呈现,点茶文、宣水文、《九峰岩茶颂》等禅茶作品也一同展现,诠释了天、地、人、茶相生相承的联系,让人大开眼界。
芸芸信众,袅袅香火,清悦梵音,芬芳茶香,构成了神秘又具魅力的禅茶世界,你能不神往?
水美宫壑地洞天把水口
水美宫也是拜佛、修心皆宜之佳地。坐落于蓬莱镇上东村水口,宫庙以岩峰为屏,山环水抱,云蒸霞蔚,林荫遮而涧风凉,流经上西村九峰岩与上东村虎头石的两条小溪流在此汇合,汇入西溪。从明至今,600多年来,水美宫一直处于把守水口的位置,供奉着一尊麻三相公像,未曾改变。
廊桥横卧,流水潺潺,亭榭庙宇,香烟缭绕,用“佛山仙境,壑地洞天”来形容这里一点也不为过。宫庙内,主殿宫宇重檐翘脊,雕梁画栋,华丽壮观。殿宇依岩壁而建,神龛就设在天然岩壁洞穴内,岩壁因常年浸熏旺盛的香火,变得乌黑发亮。主殿之外,两侧还对称建有钟楼鼓楼,外有纱帽山中“加杯石”及梅花山下“香炉石”。溪流从殿前环流而过,轻灵的水声伴着梵音,尤显得静谧。
水美宫还是省民族宗教试点建设单位,宫宇香火鼎盛,远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宫内珍藏有明建极殿大学士、书法家张瑞图的真迹,十分珍贵。此外,水美宫还有诸多的乡俗颇为独特,每逢麻三相公诞辰日和农历八月初一“显圣节”,信众们焚香点烛,设醮演戏,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今天,水美宫仍如昔日般雅致,徜徉于殿堂与山景中的那份禅韵,纯净而敬畏。殿前淙淙溪水悠然的模样,瞬间便可将焦躁的身心安定开来。 白头格百年古民居群历经岁月洗涤的村庄,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荣耀,更何况,它越活越精神焕发,上智就是如此。上智村原名上地,全村286户,1280人,旅居海外侨亲足有800余人,村内几乎为清一色胡姓,“白头格古民居群”是这儿最具标志性的建筑。
白头格古民居群始建于1906年,坐落在马蹄形的山谷中,呈“U”型分布,以新安宅为中心,山谷两边分别有和安楼、德安楼、娱山楼、玉安宅、联安楼、泰安楼、美安宅等。“新安宅”最先修建,“泰安楼”建得最晚,12栋房子陆续在30年间建成,每座房子风格迥异,看似分散,却是相互呼应。立于每一座古宅的窗前,都可一览古民居的每一座建筑。且各座古民居都有自来水,楼屋前也都挂有气灯,还有碾米房、食堂、书斋以及电影机(无声)、缝纫机。
走在幽深狭长的小径中,满眼古旧的红墙黑瓦,一座又一座深宅大院镌刻着深深的历史痕迹,成为不同寻常的印记。12座古宅中,8座仍保存完整,其建筑形式别具一格,保留有浓厚的闽南特色,从保存较完整的“联安楼”中可看出,整座民居仍体现了闽南建筑以土、木、石为主的特色;几座建筑多是同族人聚居,体现了闽南人齐心协力精神。
百年时间,波澜曲折,白头格古民居群却愈发地耀眼,成为闻名遐迩的“福建省级传统村落”、“泉州十佳古民居”。
魁美古渡泉州古港之根
魁美古渡口,处于蓬莱溪与蓝溪的交汇处上游,是蓝溪流经金谷到蓬莱美滨河段的渡口。古渡口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期间,便是安溪北线地区的贸易和交通枢纽,安溪的茶叶、德化的瓷器,从这里走向世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线,也是泉州古港之根。
走进魁美古渡口,十几棵千年古榕、古枫树浓荫掩映着五百多米卵形溪石砌筑的码头和溪廊,伴着川流不息的溪水,历经时代变换。溪岸边的滨榕馆门柱上,对联“滨水双溪双夜月,榕村古渡古街衢”,就形象描述了古渡月夜的自然美妙景观,以及古渡、古街曾经的兴盛发达。
今天,魁美古渡周边仍完好保存着完整的古码头商业结构,船坞、货场、古街一应俱全,步入其间,依稀可见当年商业繁荣的景象。
“佛国”彭格美丽乡村宁静安谧
喜欢访古寻幽者,会在这里与“火烧桥”“起旗石”“佛国碑”等宋代古迹相遇;探访名人古迹者,能在这寻到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足迹;向往美丽乡村者,可在这感受到一份桃源般的宁静与舒适。来了蓬莱彭格村,三者皆可得。
彭格村坐落于清水岩后侧,走在村内,新绿茶园蜿蜒而上,数百亩梯田满是矮矮的茶树,青翠苍郁,虽不是采茶季节,见之却也令人心旷神怡。村深处,古木参天,相思树、重阳木和榕树等均有数百年历史,不少古树得数人携手才能环抱一周。宋代大儒朱熹游历至此立的“佛国碑”,静立在一隅,碑上早已深深浅浅地刻上了岁月的记忆。山涧间,清澈的溪水淌过怪石,弯弯曲曲地向前流去,不惊不澜的碧波,在这冬季尤显出一丝精美。
勤劳淳朴的彭格人还在房前屋后种植了多种花果,随意走进一人家,不是花貌蓬心,就是果香撩人,令人流连忘返。沿着通往清水岩的村道行走,两侧层林尽翠,不时有鸟语入耳花香入鼻,沿途路灯杆下,每隔四五支就有个音箱,顺着乡间小道行走,美妙的音乐始终跟随,而不远处学校传出朗朗读书声,令心中倍感闲适,宁静、安谧、悠闲,美丽乡村,不正是如此?
温泉村历史文化名村厚重质朴蓬莱镇温泉村古称“汤泉”,有着名副其实的温泉天然资源,泉眼众多,水温高,出水量大,水中富含硫磺,水质滑腻,洗浴可健身,亦可治疗多种皮肤病。龙潭溪从村里蜿蜒而过。这里有“三朝七进士”、“四世五明经”、“节孝两坊”的传奇,是一个风光秀丽、文化积淀深厚的泉州市历史文化名村。
古语有云“不扬而沸,不炊而热,烈气过坎,长涌不竭”。温泉村里最大的温泉出水口经过检测,水温高达70摄氏度,完全可以煮熟鸡蛋,而澡池的温度也有30--40度,正适合人用于沐浴泡澡。
“三朝七进士、四世五明经”——自古以来,温泉重教兴学,人才辈出。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中,登进士有唐梦斧、唐文黼、唐桂生,中举人有唐时兴、唐道一、唐王 成、唐朝诰、唐协龙(武科),这在安溪的乡村中是少见的。如今,清乾隆年间由曾任陕西韩城知县,广西新宁州、西隆州知州的进士唐桂生返乡时建的韩德楼,经历岁月一点一滴的洗礼后,依然安安静静地屹立在村里。
泉州的古牌坊已寥寥无几,但温泉村却至今保留着两座。分别为“孝子坊”和“节孝坊”,建在古驿道必经之地。“节孝两坊”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朝廷对唐焻黎之母守寡50年及唐焻黎孝顺母亲的一种表彰 ,它时刻提醒唐氏子孙重视孝节,警为其身。
大寨山最富传奇色彩的古迹圣境
五凤山坐落在蓬莱镇龙居村,因绕着主峰的五座小山宛然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主峰大寨山更是元朝李大帝都遗址。
元末时,朝廷腐败,民不聊生,为了与朝廷对抗,李大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大寨山作为寨址,带领起义军在这里开始长达18年的反元斗争。为解决山上用水难题,起义军用陶制的烟囱相接埋入地下作管道,从对面的石架尾山虹吸引水至山寨上,还在山上兴建一座规模壮观的99间帝殿。
站在大寨山山顶,满目苍翠,漫山的芦苇花闪烁在斑斓的光影里,分外迷人。山顶仍存留着不少残壁断垣,当时的引水管道尚有烟囱残片遗存,李大所坐的天然“石交椅”也还在山脊上,两端各残存十多间墙基石,成为李大领导农民起义的历史见证。
古迹胜境,令人充满遐想,也因这传奇的色彩,大寨山吸引着诸多游客纷至沓来。
来源:安溪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