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中国有着广大的饮茶文化,为什么没有形成大的上市公司?

2022-05-01 10:00:28热度:72°C

有意思的问题,估计各路茶商关心的少。

要是抬杠的话,“中茶”的母公司中粮集团2019年排名世界500强134名,高于可口可乐公司的395名,比立顿的母公司联合利华(167名)还要高。如果新三板上市也算上市公司的话,那国内还能找出几家的(天福茗茶在港股上市,因为天福集团是中国台湾血统,下不做讨论)。

不过,要论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我认为全国茶企加起来算,不要说对比可口可乐,就算是贵州老干妈也不一定拼得过。所以我认可题主的结论,那就是相对中国茶叶的历史和国际地位,中国内地茶叶品牌中根本没有真正上的了台面的公司。

至于原因,主流的说法是中国茶叶市场各地域差异较大,很难有统一思路。对此我持反对意见,现代商业如果连这点包容性都没有,那就太小看近几百年企业家们的智慧了,通讯行业全世界每个国家情况都有差异吧,不照样有几家巨无霸公司可以全球布局作战。而且各领域的巨无霸们也会教育市场和培养市场,所谓的地域性差异,一定有办法找到类似康师傅红烧牛肉的解决方案。

那么为什么没有内地茶企去尝试呢?

首先,分析国内排名靠前的大部分茶品牌的经营模式,针对的市场主要都是礼品市场(除了大益,这家很多产品针对的是投机炒作市场)。对于非礼品属性的日常消费产品普遍没有太大兴趣,或者说投入较少。如果说这些品牌有兴趣耕耘这个领域,至少会尝试把他们的产品摆到大型超市的货架,好歹让人日常能方便买到吧。实际情况是,在全国的大型超市中,估计销售额前20的中国茶品牌都很难找到。哪怕是所谓的大品牌性价比“口粮茶”,销售方式也基本绑定在多年形成的礼品市场经营模式中。

为什么这么看中礼品市场?我的团队调研了祖国的东西南北和各类人群,在总体数据面前,买茶自饮的总体消费数额远远少于各种形式“送出去”的消费数额。在此现状下,我认为各家茶企的产品思路是有道理的,既然没有金刚钻去教育市场,培养自饮购买需求的消费者,那就抓相对最大的需求吧。

也就是说,现阶段中国品牌茶叶的总市场规模,其实就是中国烟酒茶礼品市场的一部分,甚至单在礼品领域的比重也远没有烟酒大。一大堆品牌茶企要瓜分这个其实相对并不大的市场,想出现当年脑白金这样的现象级都不太可能了。要与中国茶叶历史地位匹配的规模牌面?要世界影响力?这些现阶段对于中国茶企都是遥不可及。

但是,茶叶作为健康的饮料,中国茶又具有极高的品质,我认为中国茶行业的天花板还远没有展现出来。所以我有兴趣在这个行业长久奋斗下去,天花板够高才有足够挑战空间和无尽可能,否则工作该是件多无聊的事情。

作为茶业内人士,我想可以更好的回答楼主的问题。

我国很多年前就陆续有了以茶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比如:

深圳深宝,原名深圳市深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A股最早上市的以茶叶深加工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股票名称深深宝,后来被母公司深粮控股借壳上市。

天福茗茶,台湾天仁茗茶关联企业,港交所上市。

龙润茶业,来自云南,港交所上市。

八马茶业,来自深圳,新三板上市。

还有很多新三板上市的中小茶企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加上即将上市的中茶,其实上市的茶企数量并不少,只不过普通老百姓对他们不是太熟悉而已。

当然,茶的范畴很大,除了传统的茶叶零售,还有茶叶深加工,茶饮料等,我想未来在各个细分领域,都可能出现优秀的上市企业,大家拭目以待。

也有一点是因为众口难调吧,茶叶品质和饮茶口感的标准,很难整齐划一,

所以今年茶行业其中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澜沧古茶和中茶哪个先上市。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据茶叶上市公司名单数据统计分析,茶叶上市公司名单分别是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维维股份、深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天士力集团、鲁信创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福集团、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龙润茶和坪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是茶叶上市公司名单。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