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品质评定方法(上)
茶叶品质评定又叫做感官审评,是对茶叶的品质进行感官评定的过程。茶叶审评是一项难度较高、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所以一般人是无法施展的。本文针对刚入门的萌新以及对茶叶审评有兴趣的人士,展开简单的叙述。
第一章——茶叶品质形成的原理
我们要想掌握茶叶审评的方法,做基本的就是要了解茶叶品质形成的原理,最好可以多看一些关于茶叶生化的书籍,有助于了解茶叶中的内含物。
茶叶品质分为四个维度,即茶叶色泽、香气、滋味、形状。
(一)、茶叶色泽
茶叶色泽又可以细分为干茶色泽、汤色、叶底色泽三个部分。色泽是鲜叶内含物质经过加工而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氧化等生化反应的综合结果。
以下是六大茶类的茶叶色泽的一般区别:
绿茶:由于杀青抑制了鲜叶中酶的活性,阻止了内含物反应,因此基本上保留了鲜叶固有的成分。所以,绿茶具有了干茶、茶汤、叶底均为绿色的“三绿”特征。
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氧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茶汤和叶底均为红色,干茶含水量低而呈乌黑色。
黄茶:在”闷黄“的过程中自动氧化,叶绿素被破坏,多酚类被(初步)氧化成茶黄素,因此形成”三黄“的品质特征。
白茶:由于直接萎凋而不揉捻和杀青,多酚类与酶接触较少,氧化不充分,加上白茶原料白毫多、鲜叶嫩,因此干茶和叶底带银白色,茶汤为杏色。
青茶:经过做青后鲜叶边缘遭到破坏而发酵,使叶底出现绿叶红边的特点,茶汤橙红,干茶色泽青褐。但发酵较轻的青茶在色泽上与绿茶接近,如台湾的文山包种。
黑茶:经过”渥堆“工艺,叶绿素降解,多酚类氧化成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因此干茶为褐色,汤色为红褐色,叶底为青褐色。
以上茶叶色泽的区别只是一般情况,同一类茶由于在工艺上的差别会使茶叶色泽更加多样化。茶叶色泽的形成是品种、栽培、工艺制造和存储等因素的综合结果。影响色泽的主要因素有茶树品种、栽培条件、加工技术等。茶树品种的不同,其鲜叶的内含物的含量也有所差别,如叶绿素含量多的,适宜制绿茶;含量低的可以做成红茶、黄茶等茶类。栽培条件也影响鲜叶中的色素形成,如土壤肥力、无机物元素、光照等;不同的制茶工艺通过改变内含物,也可以使色泽发生变化。
(二)茶叶香气的形成
茶叶的香气种类有六百多种,但鲜叶原料中的香气成分并不多,关键是看茶叶在加工过程中使内含物发生反应而呈现出来的。所谓的茶香,使内含的各种香气成分比例恰当的综合反映,而不是由某一种香气成分完全决定的。
鲜叶中青草气、青臭气比较多,经过加工后叶内发生了复杂的生化反应,青草气等低沸点的物质挥发,高沸点的芳香物质生成,形成茶叶的香气。不同的香气成分组合形成了不同的香型。
一般来说,绿茶典型的香气为清香,红茶为甜香,青茶、花茶和部分绿茶、红茶具有花香,闽北青茶、老白茶和部分红茶具有果香,白茶(嫩度高,多白毫)具有嫩香、毫香,而黑茶具有陈香。有一些茶在干燥时候会进行烘焙,温度较高就会形成火香,如武夷岩茶;有一些用松木烟熏过的茶会有松烟香,如正山小种、六堡茶。
茶叶香气组成复杂,香气形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品种、不同茶类、不同茶区都会具有各自独特的香气,如祁门红茶常用”地域香“来形容香气——”祁门香“。总之,茶叶香气是品种、栽培技术、加工工艺和贮藏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三)茶叶滋味的形成
茶叶滋味是茶叶品质的主要项目,饮用价值也是体现在滋味上。茶叶滋味主要是由于溶解在茶汤的物质含量以及组成配比形成的。茶汤中主要有以下几类呈现滋味的物质。
刺激性涩味物质:主要是多酚类。多酚类含量大约占鲜叶干物质30%,其中儿茶素占比最高,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含量占80%左右,有较强的苦涩味,收敛性强,非酯型儿茶素含量不多,涩味不强,收敛性弱,但能引起鲜爽的口感。黄酮类有苦涩味,自动氧化后苦涩味减弱。
苦味物质:有咖啡碱、花青素、茶皂素、儿茶素、黄酮类。
鲜爽味物质:主要为游离态的氨基酸类、茶黄素以及氨基酸、儿茶素、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茶汤中还有可溶性的肽类和微量核苷酸等鲜味成分。茶氨酸具有鲜甜味,谷氨酸、天冬氨酸具有酸鲜味。
甜味物质:主要为可溶性糖类和部分氨基酸。糖类中的可溶性果胶具有粘稠性,可以增加茶汤的浓度和厚度,使滋味甘醇。
酸味物质:主要为部分氨基酸、有机酸、抗坏血酸、没食子酸、茶黄素等,酸味物质是调节茶汤风味的要素之一。
茶汤滋味类型分为:浓烈型、浓强型、浓醇型、醇厚型、醇和型、平和型等。影响滋味的因素有品种、栽种条件和鲜叶质量等。不同品种的茶树在其多种内含成分的含量不尽相同,栽种差异会影响茶树生长状况,从而也直接影响鲜叶的质量。但从不同季节来说,鲜叶中的内含物也是有所差异的的,一般春茶的滋味醇厚鲜爽,夏茶比春茶苦涩。
另外,鲜叶的嫩度也影响滋味。鲜叶越嫩,内含物越丰富,滋味较浓厚,回味好。不同的茶叶要求的滋味不同,如绿茶要求浓淡适中,红茶要求浓强鲜爽,乌龙茶要求醇厚,白茶要求清淡,黄茶要求清甜,喝茶要求醇和。
(四)茶叶形状的形成
茶叶形状也是茶叶品质的要求之一,同时是区分茶叶品种花色的主要依据。茶叶形状包括干茶的形状和叶底的形状。
干茶形状类型:根据茶树品种采制技术不同,可分为条形、卷曲条形、圆珠形、扁形、针形等。
叶底形状类型:茶叶在冲泡后吸收水分膨胀到鲜叶的大小,比较直观地反映了茶叶的品质,可以从叶底分辨茶叶的真假、茶树品种和种植状况,甚至在采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等。
影响形状的因素主要是是制茶工艺的不同造成的。但也有一些个别因素如茶树品种、采摘标准会在某些程度上影响茶叶形状。
一般茶叶质地好,内含物丰富的原料有利于茶叶造形。而茶叶质地又跟生化物质有极为紧密的联系。像叶形、叶质柔软度,白毫的多少,叶片的厚薄等都是在鉴别茶叶形状好坏需要注意的方面。一般来说,嫩度高的鲜叶,纤维素含量低,果胶丰富,粘稠度大,有利于造形。如做条形茶要求条索紧结,重实有锋苗;做珠茶要求颗粒细圆紧结等。
未完待续。。。不定时更新
——————————————————————————————————————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
茶之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