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阳标统喝茶而已,有什么好装的
喝茶,说白了就是开水泡树叶。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现在每一个环节都被商业拆解细分,弄得曲折无比。
以前装13是喝啤酒弹吉他;现在装13是喝茶弹古琴;对不起,应该说品茶弹古琴。以前装13穿时装,现在装13穿唐装。
再装一点,置一室,栽几盆文竹兰花,博古架上绿萝掩映各式泥壶与杯子,几案横陈几本《家庭》、《知音》、《故事会》等典籍,弄一树头或磨盘做茶台,燃一柱沉香,穿汉服品香茶弹古琴……猛一看,尼玛以为在拍江南七怪。
顶级装13在朋友圈,山林隐士与都市小资合伙汇成潮流,不是去深山垒石屋,就是下乡购农舍,改成书斋或民宿,穿上衲衣道袍,然后门朝大山,春暖花开……穿素衣、品苦茶、弹古琴、焚沉香。
刚开始看觉得新鲜,蛮有意思样子,看多也觉千篇一律,了无新意,无非是木头+石头+砖头+品茶。
事实上现在那些前卫工作室与茶室,其设计思维多抄日本宅寂,匠凿痕迹很重,缺乏自己思想,越看越乏味单调,没感觉。
一听到别人说国学、传统文化,我就呐呐无语躲开,要么就装成二师兄痴呆模样。一来自己确实不懂,二来范不着和一篇古文都认字不全的人谈这个。
比如现在还写格律诗的,都是毛病。吴语四声八调、粤语九声、闽地八音,平时说普通话发音比唐宋明少了一半,平仄基础都没有,那里还有语感?文字基础更没有,说文解字都没认真看过,写个毛。写打油诗开玩笑自黑倒还可以,一本正经地写就是一本正经地发神经。
我喝茶也经历从装逼到随便的过程。在打烂了N个盖碗杯,可以捻着杯子在沸水中转如车轮后,我开始烦喝杯茶都搞得跟做化学实验一样,瓶瓶罐罐的一大堆。之后就随便事但求勼其了,现在即使拿个粗瓷瓦碗给我当茶杯,也不会觉碍心,茶叶是龙井就好,梁实秋说过的:茶极细,器极粗,道合自然。
这两年喝茶装逼道具加了沉香。我不明白这种古代专压尸臭现代专压尿骚的盘香有什么好闻,一闻到那股味就我想到丧事,厕所,蚊子,没一样令人愉快。
我有个损友叫罗永坚,原来是卖木鱼香炉元宝蜡烛,前几年和一帮骗子折腾香道协会卖沉香,现在硬是被他们折腾出一个专业市场,发到猪头丙一样。
他也脱下西装,改穿道袍,戴九巾。整天迹混于城隍庙永胜庵等道教场所装模作样的做法事,这货年前说年后请我吃饭,上段时间又说到白云仙馆请我一边看白云,一边吃白云猪手,一边喝茶。我都摆出姿势好久了,没等到下文,再没动静,看老子怎么黑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