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从北京路读懂广州

2022-04-28 18:11:01热度:69°C

 

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北京路将通过产业注入让老建筑焕发新活力。南方日报记者 金镝 摄

16日凌晨,北京路大南路至泰康路段封闭试行步行化管理。实行步行首日,住在附近的街坊纷纷赶来尝鲜,不少市民还在空旷的马路上拍照。现场辅警和志愿者在路口提醒往来的车辆及时绕行,两端已经有花坛和石礅围起来禁止车辆通行。

一期改造提升开街后一年多,北京路再次刷新存在感。北京路惠福美食花街被广东省商务厅正式授予首批广东省粤菜美食街,为广州市唯一入选。北京路南段(大南路至泰康路)试行全日步行化管理,这意味着二期改造提升工程启动。与此同时,《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地区管理规定》5月1日实施。

提升工程更为精细,范围扩大更有活力,岭南特色更为鲜明,街区管理更加智慧。从一期到二期,一个全新的北京路正在重新被定义,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正在崛起。未来,北京路将被打造为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展示体验窗口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

南方日报记者 冯艳丹 马艺天

更活力

从步行街逐步向步行区转变

4月16日至6月15日期间,北京路南段(大南路至泰康路)试行全日步行化管理,府学西街(圣贤里以南,金佰利广场停车场入口以北)试行节假日(双休日及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步行化管理。

16日一大早,北京路大南路至泰康路段,居住在附近的罗先生带着儿子在空旷的马路上拍照。“这里不通行车辆了,我回家可能会绕一下。”罗先生说,“不过这里改造好之后应该会好很多。”

此次步行区域拓展工作,是北京路步行街二期改造提升的重点项目之一。自2018年12月,广州北京路步行街成为全国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试点以来,越秀区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重要契机,将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作为服务新发展格局、塑造“老城市新活力”典范最重要的抓手,全力推动步行街改造一期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7月,北京路正式被商务部评为“全国示范步行街”,2021年10月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1年全年北京路步行街累计客流量8214万人次,同比增长10.6%;累计营业额137.8亿元,同比增长23.3%。

对标英国伦敦牛津街、上海南京路等国内外先进步行街的经验做法,为解决北京路商业载体不足、商业业态低端、周边环境品质不高等问题,将北京路从步行街逐步向步行区进行提升转变,近期先行启动北京路南段(大南路至泰康路)、府学西街的步行区域拓展。

在实行步行化管理后,北京路步行街主街将从现有的700米延长至960米,辅街从2.8公里延长至3.7公里,步行总长度达到4.7公里,商业体量从57.3万平方米增加至63.6万平方米,形成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主街+后街”步行区域。

这将为优质业态和品牌的进驻提供优质商业空间,有望进一步带动周边高第街、泰康路、大南路、文明路、府学西街等街巷的营商环境和街区环境品质提升,挖掘整合周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北京路的游玩体验,满足市民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

新产业带来新活力。此轮疫情前,禺山路和北京路南段不少餐厅已经开始试行外摆业务。特别是禺山路,不少小吃类店铺撤走了,牛排等时尚餐饮品牌入驻。虽然因疫情暂停了堂食,惠福路美食节和对面的禺山路不如往日热闹,但不少店铺仍然飘出香味,等待打包的市民和骑手有序排队。

新场景吸引新人来。位于南拓范围的天河城,楼下商铺前依旧有市民在购物。“这段道路围蔽对我们没有太大影响,希望施工不要太吵,”某面包店店员期待,“希望疫情尽快结束,随着北京路步行街延长,人流也会增加。”

更智慧

对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建档

下个月,《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地区管理规定》(下称《规定》)正式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以市政府规章形式对一条步行街进行的管理,旨在为步行街规范化管理提供支撑。

《规定》首次明确,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应当对步行街地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确认、登记、建立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并向社会公示,形成历史文化资源动态更新维护机制。鼓励运用三维测绘、数字或信息等新技术对北京路步行街地区内的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骑楼建筑等重要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建档,实现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存储、展示和信息化共享。

同时,要重点推动北京路步行街地区的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智慧文旅等数字应用场景建设,创新服务内容和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发展北京路步行街地区的数字商贸,培育推广云服务、数字内容、数字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数字化商贸平台建设。

支持北京路步行街地区智慧旅游景区建设,鼓励开发北京路步行地区精品旅游线路,培育知名旅游品牌,提供智慧化旅游服务,培育云旅游等网络体验与消费新模式,推动北京路步行街地区商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北京路步行街地区要利用视频系统、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裸眼3D等新技术做好客流疏导、智慧街区创建等街区管理工作。”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延忠表示,二期将更加重视智慧赋能,提升步行街运营管理水平。推动5G、超高清、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北京路落地实施,加快街区数字升级和“诚信商圈”二期建设,全面推动数字技术在服务消费、服务商户、服务管理上的应用,推动智慧化应用转化为商户的活力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可以预见,未来北京路的历史文化保护、老字号和非遗保护传承、产业发展和消费创新、文商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将大幅提升。

更精细

历史文化资源分类分级保护整治

近日,《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修编(2021—2035年)》《广州市文德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修编(2021—2035年)》《广州市传统中轴线(近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修编(2021—2035年)》三份规划修编(以下简称《规划修编》)先后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上公示,公开征询意见。

五年前,《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三份保护规划先后出炉,并向公众发布。广州在全国率先出台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三大保护规划对三个历史街区内的建筑进行了详细划分和分类保护。

经过五年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出现了新情况,面临新问题。对比上一版保护规划,此轮《规划修编》强调街区的整体性保护,保护街区山水格局、历史城垣、水系格局特征,完善街区整体保护结构,并优化风貌控制引导。同时,按照应保尽保、精准保护、便于管理的原则优化保护范围。

北京路街区将南越国宫署遗址和邻近的城隍庙的保护范围完整纳入街区范围,并按照现状建筑和用地权属优化保护范围。优化后的保护范围总面积为22.17公顷,增加1.16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为13.68公顷,增加1.48公顷;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为8.49公顷,减少0.32公顷。

基于全要素管控完善保护体系,《规划修编》还细化了保护对象。本次保护体系不仅涵盖历史文化街区自然环境、传统格局、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线索、传统街巷(含骑楼街),还包括古树名木、麻石街巷、古井等历史环境要素和传统艺术、技艺、历史事件、名人事迹、老字号、地名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并结合已公布名录及实际认定情况、上层次及相关规划、现场调研等,对保护对象的类别、等级、名录等进行细化。

其中,北京路街区调整2处文物等级,并按照保护范围的扩大增补1处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历史建筑按公布名录增补2处,传统风貌建筑调整为41处,增补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17处,传统街巷由28条增加为38条,历史环境要素由22处增加至3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29项增加至61项。

按照相关政策指引,《规划修编》还对历史文化资源分类分级确定保护整治要求,街区内建筑物、构筑物由单一的保护措施调整为五类进行保护整治,即“修缮”“修缮、维修、改善”“保留、维修、改善”“维修、改善”“整治”。

对比可见,《规划修编》从保护范围、保护对象、保护措施等方面再次细化。这意味着,北京路及其周边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工作也将更为精细、更为规范。

除了《规划修编》,《规定》也明确,北京路步行街地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风貌等坚持优先保护、原址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我们这一次特别强调精修缮。”北京路总规划师郑宇强调,按照相关规定,二期改造提升的建筑不求靓求精,没有历史依据的建筑坚决不做。在保证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尽量通过产业注入让老建筑焕发新活力。

更岭南

向世界展现广州的“根”与“魂”

从文明路与北京路步行街的路口转个身,市民马上就能进入广州市最热闹的食街——惠福美食花街。一声声的叫卖和着阵阵美食的香味,“美在花城食在广州”的文化品牌在这里变得鲜活。

今年2月,北京路的惠福美食花街被广东省商务厅正式授予首批“广东省粤菜美食街”荣誉称号。这是广州唯一入选的美食街,也是北京路步行街继去年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和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后的又一项殊荣。

北京路有着2300多年的历史,承继着浓郁的岭南文化。根据《规定》,北京路步行街地区的规划、保护、建设、利用、管理和服务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学布局、市场运作、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打造商业繁华、文化浓厚、管理规范的知名特色步行街。

为助力广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除加快推进步行区域拓展工作外,越秀区还以步行街改造提升二期为主要抓手,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共同缔造的方式,对北京路南段、西片的文化、民生、产业、环境、交通进行升级改造。

向西将北京路“古代中轴线”与起义路海珠广场“近代传统中轴线”连贯打通,全线保护和复兴广州传统中轴线,变“街”为“片”,深化全国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经验,连片形成北京路—海珠广场“广府活力区”;向南将北京路步行街分期逐步延伸至天字码头,串联北京路、珠江、小蛮腰等广州知名景点,讲好广州故事,打造“逛北京路,游珠江,登小蛮腰”老城市新活力的经典游径,重现广州“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山水城市画卷。

二期改造提升如何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彰显岭南文化特色?对此,李延忠介绍,将高质量实施许地片区文物保护修缮,将许卓、许广平、鲁迅、两广区委军委旧址、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等红色记忆,以及玉带濠、高第街等历史人文故事,演绎为鲜活生动的文化场景。活化利用北京路南段及周边泰康路、大南路、文明路、万福路、高第街等历史街区,精心织补传统街巷肌理,“一栋一策”修复传统建筑,以“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修复骑楼风貌示范段,引入具有活力的产业业态,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越是岭南的,越是世界的。“从北京路出发,读懂千年广州。从广州读懂中国。”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一级作家梁凤莲表示,以北京路为代表,越秀政商贸的地缘优势和文化优势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与辐射力,具有家园感和同心力,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的最好载体和呈现。“做细做精做强,是一篇令人振奋的大文章。”她强调。

以更高水平保护和弘扬岭南文化精粹,向世界展现广州故事、广州的“根”与“魂”,这是北京路的新使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