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茶,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
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茶树一路向东南延伸,在自然与先民的调养下,逐渐演化为易于采摘和管理的小叶种灌木,在北纬30度的黄金带上孕育了天生丽质的婺源好茶。
“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婺源,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这里“绿丛遍山野、户户飘茶香”。陆羽《茶经》中写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这也是最早关于婺源绿茶的记载。唐时的婺源已是较发达的茶区,其所产的绿茶每每运往浮梁销售。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句云:“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唐时的浮梁是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唐代做的茶,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绿茶或其它茶类,而是饼片茶。《茶经》中“三之造”载云:“晴,采之、蒸之、揉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乾矣.....”,《大学衍义》补曰:唐宋用茶,皆为细宋,制为饼片,临用而碾之,一名“碾茶”。“婺绿”在长期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宋史.食货志》中有“顾诸之紫笋,毗陵之阳羡,绍兴之日铸,婺源之谢源,隆兴之黄龙、双井,皆绝品也”的记载,说明宋时婺源谢源茶已列入全国六大绝品茶之一。婺源为文公阙里,彼时的理学大家朱熹一生嗜茶,从福建回老家婺源祭祖,撰写了《茶院朱氏世普后序》,并把老屋更名为“茶院”,由于朱氏的提倡,亭、庵、村都相继以茶命名,梅心庵茶亭、三吾岭茶庵、茶连坑村......极一时之盛。
明末清初,婺源绿茶“四大名家”——大畈灵山茶、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和济溪上坦源茶均为贡品,名重天下。清乾隆年间,婺源茶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远销欧美诸国,从此打开世界版图。《徽属茶务条陈》中载记:“徽属产茶,以婺为最,每年约销洋庄(外销)三万数千引”。婺源绿茶自从外销以来就以品质优质备受国际市场的欢迎,1915年,婺源精制绿茶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和平博览会”上斩获金奖。威廉.乌克斯所著《茶叶全书》中赞评“婺源茶不独为路庄绿茶中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中品质之最优者,其特征在于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水色澄清而润厚”。
民国时期,日本挤占我国传统绿茶市场,中国外销茶叶总量急剧衰减,婺源绿茶却因品质优良一枝独俏,彼时的婺源茶商也成为徽州茶商的一支劲旅。在1936年的上海,“本埠婺籍茶栈有九十余处”。从小在“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婺源茶商,坚持“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以仁制利”,享有“儒商”之美誉。在纷繁复杂、无情的商海中,成就了一段段“积善余庆”之佳话。
计划经济时代中,婺源绿茶被称作“茶叶中的味精”,是外贸出口的“宠儿”。长期重心放在海外市场的婺源绿茶伴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错过了名优茶发展的黄金十年。直至1996年,“大鄣山云雾茶”入选唯一符合国家绿色食品AA级标准的绿茶,1997年获得BCS有机认证证书,这是一张张婺源绿茶叩开欧盟国际有机茶市场的通行证,婺源茶从此迈着坚实的步伐,连续23年占据欧盟有机绿茶市场半壁江山。涌现了婺茗、梨园、五龙山、林生茶、鄣公山、清明丫玉等一批有机茶品牌。
茶,东方的一片树叶,它浮沉在历史的洪流中,颠簸在丝绸之路,耳边传来驼铃;它将文明传播向远方,西方大陆在茶变幻无穷的口感里看到了东方熹微的缩影。婺源茶,这小小的嫩芽,征服了挑剔的欧洲人,在历经一轮轮淘汰的历史变迁中屹立不倒,让全世界惊呼“神奇的东方树叶”。胜在它的“香高、汤碧、汁浓、味醇”,赢在世世代代茶乡儿女坚守“有机”的初心。有机茶园选择没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不施化学农药、完全依靠自然天敌和物理方法防治害虫,这一切都只为向世界奉上一杯干净的茶。
数千年的时光中,婺源茶绵延万里,从亚洲到欧洲、到非洲、到美洲......,温暖了无数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呈现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无论在故乡,还是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