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社区团购平台宣布闭店,社区团购为什么这么快就撑不下去了
从今年国家开始对电商平台加强反垄断调查,并对违规企业开出多张罚单开始,熟悉社区团购的用户会发现,在很多城市,平时常用的社区团购平台买菜都不能下单了。
七月份同城生活关闭,这算是第一个大型的社区团购平台宣布闭店,就在前年后半年,已经得到多轮融资的同城生活,还融到了1亿美金的投资,但不到2年,就宣布倒闭了。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紧接着,由阿里领投的十荟团,在多个城市宣布闭店,甚至还闹出了员工被辞职却没有补偿的负面消息。
现在在很多地区,十荟团已经转换了经营模式,生鲜蔬菜已全部下架,而开始经营日用品和整件水果,粮油等,次日配送也改为48小时发货,俨然变成了淘宝模式。
上月底,橙心优选宣布全面收缩战线,从31个省份,覆盖全国,收缩到9个省,具体布局没有公布,但我所在的城市郑州是已经不能下单了。
看来,近两年被疫情带火的社区生鲜团购快要凉凉了,融资几亿美金却做不好卖菜的小生意,为什么社区团购这么快就纷纷撑不下去了呢?
国家出手,平台不能通过砸钱的方式,低于成本价营销。平台通过巨额补贴,来快速吸引用户是互联网的惯用手法。社区团购平台一开始也是通过“一分钱一斤鸡蛋”等类似活动来获得大量注册用户的。但国家已经注意互联网企业凭借资本优势,快速拓客,打压小微经济的危害。果断出手的背后是平台被处罚后少了快速拓客的手段。
自身模式缺陷,违背了市场规律。互联网大厂的优势在于通过技术手段,缩短商品供应链,提升效率从而降低流转成本。但社区团购平台相比传统线下售卖多了团长分销环节,拉长了供应链。分散式的配送降低了流转效率,提高了营销成本,失去了竞争优势。
生鲜为非标品,大平台更难获得信任。生鲜和工业品不同,新鲜度、外观、口感都不统一,不能实现工业品的标准化。顾客对于生鲜品质又有着较高的预期,大平台多品类的经营,很难保证品质符合消费预期。从而造成了用户的不信任,逐渐失去市场。
大平台的采购模式,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大平台的采购不可能做到对品质的统一把控,蔬菜更是没有国家标准和等级。为了获得优势和利润,大平台对于供应商采取开放式比价的采买模式。供应商只有保证价格最低才能合作,客观上造就了菜品品质低下的原因。
所有的这一切,于生鲜的特殊属性有很多关系。所以陷入闭店危机的十荟团,才开始试图通过避开生鲜,采用快递等方式,试图探索社区团购的新路。
但离开了生鲜这一拥有庞大消费需求的市场,背离了配送上门的便利,沦为淘宝电商的生态,未来仍不被看好。
其实除了这些,社区团购模式还有很多诟病,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