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客入门--对茶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前面咱们讲了茶客入门之选茶、品茶,今天小编来说说对茶的态度。作为茶客,我们首先要端正对茶的态度,只有态度正了,才能做一个合格的茶客。下面咱们谈一下关于态度的四个方面。
1、茶叶认知
对于刚入门的茶客,小编的建议是尽量以平常心对待茶叶,蔡澜先生的博客中写道“茶是平民的饮品,我是平民,这一点,我一直没有忘记”。但很多打着“茶文化”的人却一直在误导消费者,其中误区最多的应该就是泡红茶,乌龙茶要用80、90度水了。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烘焙茶时温度多数都超过100度,如果开水会把茶烫坏,那在烘焙时茶早就已经受损了。而绿茶大家都讲水温要尽量低一点为好,这点小编是怀疑的,大家喝绿茶除了喜欢追求汤清叶绿,还有鲜爽的滋味,低温冲泡能降低茶叶里咖啡因和茶多酚苦涩物质,然而用沸水冲泡可以让芳香物质最大化。所以若喜欢滋味重一点,用沸水冲泡绿茶是没问题的。还有一点,不是所有经过炭火烘焙的茶就一定是好茶,拿本身内质就差的茶去炭焙,口味还是差。即使是内质好的茶,操作不当反而会越焙越差。焙茶的目的是为了将茶叶品质提升,不管是使用电焙还是炭焙,只要能焙得好,都应该认可。而不是一味追求“炭焙出好茶”概念。
2、茶客天资
小编认为品茶不需要过多强调天资,但得花点心思是真的,要培养嗅觉、舌头的敏感能力。锻炼嗅觉味觉,没有其他途径,只有通过长期喝茶来培养。闽南、潮汕地区为啥这么多懂喝茶的人,因为他们喝茶比喝水多,几岁的孩童看到茶盘茶杯都会说要“呷dei”(食茶)。先不论他们是否清楚制作工艺等知识,至少好喝与不好喝,他们还是能喝出一二的。有人会说,他们本地人普遍都是喝百十多块的茶叶,能好到哪里去?其实他们概念里很少会追求“名产区”“高山茶”这些,只有值或不值的问题。喝到差的茶不要紧,记住它不好地方在哪里,下一次如果再遇到内质类似的茶就能够立马判断或辨别出来。
3、名茶产区
许多喝茶人总喜欢追求名产区,喝岩茶要喝三坑两涧出的,老枞水仙就认定吴三地的茶,不到一定年份的老茶看不上,还有古树、明前甚至制茶师傅的来头这些七七八八的也要深究。特别是近几年,一些商家总喜欢刻意把名产区搞的神神秘秘的,随之把价格炒上去。小编一点都不否认名产区出的茶质量,毕竟能被称上名产区,自然有它独特地理环境条件所在。但一泡好茶并不是山场就能决定其质量,制茶还要有天气配合才能把茶青做好、师傅技术决定是否能把茶叶品质发挥出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再好再出名的山场也有一般的茶,而有些不被熟知的茶山,只要工艺到位,做出来的味道不比好山场差。
4、茶桌礼节
茶礼不是让你喝茶前闭眼、盘坐,双手合十感恩悟道,而是尊重。不论何处品茶都应该尊重泡茶人,平心交流,而不是把别人的茶贬低到一无是处。有次小编去茶馆喝茶,见一人带其朋友喝茶,老板拿出几种自认为不错的茶出来招待他们,其朋友喝了之后转头对好友说“这个茶没有我送你的好喝”之类的话,一副优越感架子,每泡茶都被他嫌弃个遍。但是有次几个外地好友回乡过中秋,来找小编喝茶,都是老茶客,小编拿出几种茶招待他们,每一杯大家都喝地认真,即使有些喝不惯,淡了或浓了,会客气地让小编稍微浸泡久一点,整个茶叙过程十分愉快,不端不装。同样是喝茶,前者不尊重是茶桌上的大忌,不喜欢就少喝点好了。对新手而言,遇到能学茶的机会,别急着抢话,先用心去品,有疑问再向他人请教,大家都会很愿意给予回答指导。
说这么多,也是希望提供个思路给刚入门的朋友,许多方面还需要你们自己去琢磨,用舌头实际体验,除了用嘴喝,还要多动动脑思考。毕竟在喝茶这件事上,首要的是得好喝,喝得舒服。是苦是涩,舌头会告诉你,是真是假,只有多学习提升辨别能力。
更多茶叶知识请关注茶叶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