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春见柏泉武汉近郊老茶场“重生”记16图

2022-04-16 14:02:04热度:50°C

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有一座拥有58年历史的国营茶场——【柏泉茶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柏泉茶场生产的茶曾被誉为东西湖人的“口粮茶”,红火一时。但在20年前,柏泉茶场走向没落,茶农进城打工,茶园几近荒废。4年前,深耕茶文化的胡建明领着一支文创团队入驻柏泉茶场,以“农业+科技+文创”的思路实施茶场复兴计划,让年近花甲的老茶场焕发出新生机。

早春三月采茶忙。柏泉茶场的新制茶车间里,刚刚上线的智能化小龙井制茶机正在制作首批春茶。闻着茶香,女工吴红艳说起了茶厂的变化:“山上茶园变美了,厂里机器智能了。”现在,从采摘鲜叶到喝上春茶,只需要3个小时。

坐落在武汉近郊东西湖区的柏泉茶场背靠玉屏山,600多亩茶园从山头一直延伸至山脚,春日的茶园里,到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柏泉绿茶种植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唐朝,但直到1964年才开始规模化种植,品种是从浙江引进的龙井茶树,种植面积曾一度达到3000亩。但柏泉茶场的辉煌不过30年,上世纪90年代末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柏泉街大量农户进城务工,导致茶山不见茶,茶场没产能,茶园里的草长得比茶树还高,一座承载东西湖人记忆到老茶场,就这样开始走向没落。

“我从小是喝这个茶长大的,城市周边能有这么大块茶园宝地不容易,所以,我就想留住这个品牌,继续做下去。”也许是对家乡的情怀,也许是对茶文化的喜爱,2018年,出生于东西湖区柏泉街的胡建明辞掉公务员的工作回到老家接手了柏泉茶场。

湖北柏泉茶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建明

如何寻找茶场发展的突破口呢?胡建明决定用“科技+文创”赋能老茶园。

老茶园茶树种植时间长,出芽时间晚,出茶率相对较低,在外人眼里,这些老茶树是经济价值低的“烫手山芋”。胡建民却把这些老茶树当成了“宝”,他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改善茶园土壤、优化茶树品种、改良制茶工艺。

在专家的指导下,柏泉茶园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人工除草、人工除虫,经过精心维护的老茶树,重新变得郁郁葱葱,用有了岁月沉淀的老茶园老茶树鲜叶制作的红茶味道浓郁,回味悠长,能连续冲泡20泡。胡建民通过科技赋能老茶园,“烫手山芋”终于又盘成了一块宝地。

文创团队办公地

与此同时,胡建民引进一只青年文创团队加入了“柏泉茶场复兴计划”,打造「柏泉」独立IP,将原先传统农业的场景进行改造,凸显茶山、茶树的文艺气息,打造都市人追求的诗意与远方。

记者沿着柏泉街余刘湾村后山坡往上行走,抵达山脊,600亩梯田茶园壮观景色尽收眼底。新园区内有众多网红打卡点,茶梯、帷幔、山顶凉亭,无不让游客感到惊喜。在这里,随处可以感受到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在颇具年代感的老厂房旁,有一间极具现代感的茶室,茶客可以在这里品尝柏泉龙井、柏泉红茶和青砖茶。

柏泉茶园执行总经理、文创设计团队负责人胡严飞介绍说:“我们想用一种新的方式改变大家对传统农业的认知,打造具有武汉文化标记、迎合当下生活品质的新茶饮,我希望能够传达武汉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我们不单做一个农产品,而是把「柏泉茶」作为代表武汉的文化符号、伴手礼、窗口来展示。”

如今,柏泉茶场实现了从单一的种茶制茶逐渐过渡到茶文创、生活方式及茶空间全产业链输出。而胡建民得到的不仅仅是纷至沓来“打卡”的游客,他的文创设计团队也变成了各地茶人们抢手的“座上客”,有不少茶园、茶场邀请他们去设计茶叶包装及周边产品。

打破传统农业壁垒,开展多元化业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茶叶知名度,在柏泉街和东西湖区农业局的积极申请下,去年“柏泉绿茶”获得国家地理标识认证。

新农旅里觅茶趣。这两年柏泉茶场开始茶旅融合,打造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融合国学文化、自然教育、农耕文化、高端亲子四大课程体系,以茶研学引领茶旅融合发展,巧妙既盘活茶场资源,又能达到教育与旅游的目的。

同时,柏泉茶场还打破传统农业壁垒,重新定位年轻化、潮流化、方便冲饮的新式茶饮生产销售模式,与各大商超合作,整合渠道资源,重塑品牌,以“快闪店”、“文创体验店”等多种形式进行产品输出,依靠多元化发展,柏泉茶场年收益已破千万元。

草木萌发,春山可望。

眼下,柏泉茶场的茶园面积还在逐步扩展,茶园里、青山绿水间,一座重生的老茶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武汉人的茶园,武汉人的茶”在这个重塑的茶场里得以实现,而一个名为“柏泉茶湾”的美丽乡村计划也即将浮出水面。

湖北柏泉茶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建明:“我们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以‘柏泉茶湾’的概念来对整个村庄进行打造, 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增收,力争把‘柏泉茶湾’做成武汉市独一无二的茶湾。”

记者:方楚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