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看干茶就知道品质,看照片就知道多少钱,不要让岩茶穿上皇帝的新装

2022-04-06 10:35:51热度:61°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企鹅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麻花真不知道那些喝岩茶的人哪里来的自信,看个干茶就知道什么品种,闻个香就知道什么山场,喝一下就知道哪个师傅做的。

更有甚者,看个照片就知道这泡茶值多少钱!

说到这里,我要跟你们分享一下我在武夷山遇到的事儿。

前几天,麻花正在茶农家里喝茶,有对夫妻造访,说要给厦门的客户选一斤老丛。

茶农拿了两泡不同风格的老丛泡给这对夫妻喝,女方说自己感冒了,喉咙痛鼻子塞,喝茶基本没味道了,让男方帮忙试一下茶。

我在一旁顺便蹭着喝,也想听听他们对老丛的看法。

男方接到任务,试茶时非常专注,全程都站着,一脸凝重。而女方则在一旁跟茶农家长里短聊着,茶农把杯子递过来,她漫不经心地喝一两口,偶尔有意无意拿起茶叶审评汤勺闻闻香。

两款老丛泡过三巡,他们没发表什么看法,茶农想起还有一款老丛差不多价位,也抓了一泡加入冲泡对比。

《2》

三款老丛喝得差不多了,期间男方有发表了一些看法,但是基本没有重点,从头到尾的意思就是三款老丛都有自己的特色。

女方继续各种花式聊天,注意力似乎并没有在老丛上面。

临走时,她忽然发话,“这第三款老丛帮我装一斤散茶。”我有些震惊,真是满脑子黑人问号。

看她挺善聊的,就直接问她为什么选第三款。她先是笑笑说,“当然是第三款丛味最显啊!”

没等我继续问,她倒是先说了,“我看茶的眼光是非常准的,很多厉害的大师喝茶都没我准。”

这三款老丛,如果让我选,会选第二款。第一款还欠一道火,带些青感,撇开不说。而她选中的第三款有明显涩感,丛味偏青苔味,麻花喜欢的第二款茶汤顺滑,木质香明显,喝起来有米汤的糯感。

所以我就更好奇她为什么会选择缺陷那么明显的第三款,关键她身体状态不佳,根本没怎么细品。

她也没遮掩,大方表达自己的看法,“丛味哪里需要喝,开盖一闻,就知道丛味有没有,前面两款泡的时候,我都不说话,因为没达到我的预期,而这第三款出来的时候,我内心就认定了。”

《3》

等这对夫妻离开,茶农跟我揭晓答案,“第二款老丛是正岩的,第三款老丛是靠近吴三地的,他们买这第三款,我还能多赚200块。”

难怪,麻花喝这第二款老丛有熟悉的正岩茶的味道,而第三款老丛则是我不太喜欢的青苔味。

顿时我有一种想大笑的冲动,三款老丛卖价一样,这个带着迷之自信的买茶人却选了成本最便宜的一款,感觉她要亏大了。

每个人都有自信的一面,自信是一件正能量的事情,可是自信到自己都找不到北还要被打脸的话,那是要不得的。

这件事情过去大半天了,她说的那些话还在我耳边回响,“我选茶是零失误,我是被导游事业耽误的做茶人,我看中的茶别人马上就开车来拉走……”

我看她是被做茶事业耽误的最佳女戏精吧,倒是男方从头到尾不怎么说话,听茶农说她老公才是真正懂茶的,只是没有发言权。

《4》

茶圈里带着迷之自信的人比比皆是,岩茶圈里尤甚。

看看干茶,喝一口茶,就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山场靠近哪里,几号采的青,没有日光,室内倒的青,摇青不够,少了一遍,静置吹风时间少了……简直恨不得把这泡茶的制作过程还原。

还有一个说法被我们当笑话调侃了很久,有个自诩岩茶高手的人喝某泡茶时说了句,“这个做茶人摇青的时候应该去接了电话!”

看他们口沫横飞、横眉竖眼的样子,难道他们就没想过为自己说的话负责任吗?

这些人并不是岩茶的初学者,甚至都达到了老饕级别,他们可能熟知武夷山岩茶的各大山场,也阅茶无数,了解岩茶的制作工艺。

他们偏爱岩茶,早早就专注于喝岩茶,他们对岩茶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一定作用,正因为如此,在那些岩茶新手面前,他们觉得自己必须要做出前辈的模样,流露出资深岩茶人的优越感。

但是岩茶圈里,正是有他们这样一群人,让很多岩茶小白陷入误区,从一开始的喝茶路子就是歪的,而且很难扭转,真真是误人子弟。

《5》

岩茶这么难懂,这些人的迷之自信从何而来?

在众多茶类里,岩茶是出了名的难搞,它工艺复杂、品种繁多、山场丰富,三个方面单独拎出来都够让人研究一辈子了,何况这三者加在一块儿排列组合,分分钟让喝茶人陷入迷局。

常听喝岩茶的人说,刚开始喝茶的一两年,味蕾敏锐,接触的品种山场单一,反复喝便能抓到重点,然后喝的岩茶品种多了、喝了很多不同人做的茶,越喝越糊涂,而且是越深入钻研越是迷雾重重。

曾听过一件事,有人故意把某大师的茶另装到一个空白的泡袋里,然后带着这泡茶跑到这位大师面前请教,让他品鉴一下袋中之茶如何。

大师也没有摆谱,细心与他一起品了这泡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喝到最后愣是没喝出这是自己的茶。

如果大师评价此茶不好,后果将会如何?令人细思极恐。

大师都是如此,更何况普通茶客,喝错岩茶品种是家常便饭,更别说正岩、半岩、外山茶混淆,一款茶多焙一道火就认不出了。

有个茶农朋友说她有个上海的大客户,与岩茶打交道很久了,茶叶批发生意做得很好,可是最近给她出了个大难题。

这个大客户看上茶农的一款肉桂,嫌火轻了些,让茶农用文火轻炖一下再寄给她,结果她一喝,死活说这茶不是肉桂,是奇兰。

茶农非常委屈,明明是同一款茶,只是很轻地用炭火去下水汽,怎么就喝成了另一款茶。

遇到这种迷之自信的客户,茶农是恨不得抓了茶冲到客户面前一证清白。

《6》

制茶工艺好、专业度极高的大师,浸淫岩茶十多年的商贩,甚至那些一辈子都在跟岩茶打交道的茶农,还时不时地在岩茶的阴沟里翻了船。

可就有这么一群对自己岩茶水平迷之自信的人,喜欢在茶叶还在泡袋里时就开始发表高谈阔论,名曰“听声辨茶”。

他们游走于大大小小的茶庄,在茶桌上纵情播撒自信,甚至开宗立派、开坛做法,试图收获满足自己欲望的名与利。

殊不知,时代在进步,大家的岩茶整体水平也在进步。他们那一套看似唬人实则漏洞百出的言论早已过时,轻易便被人看破揭穿。

这些自信满溢的跳梁小丑,自以为高人一等,却不想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个笑话!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cunguchen2020)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