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武夷岩茶的茶树品种及名丛花名

2022-04-05 11:29:28热度:85°C

武夷岩茶产区,原来几乎都是由种植菜茶(奇种),属有性群体,茶园面积达数千亩之多,另因茶园地形复杂,茶农又有单株选种,单株采制的习惯,所以有茶树品种王国王国的美称,实际上是庞大群体内,种质丰富的一种比喻。

茶树品种,应是有一定的栽培面积,有相对稳定的特征特性,有相当的经济效益等,武夷岩茶便是品种。

名丛与花名

名丛

由于武夷奇种是有性群体,所以在武夷茶农就从中选出许许多多优秀单株,进行单独采制,然后又在这众多的单株中选出更优秀的单丛,称为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半天腰、水金龟、金钥匙、白牡丹、金桂等便是岩茶中最优秀的代表。名丛多呈单株状态,与品种品系不同。其品质优异除除本身种质优良外,主要靠岩区的土壤条件与生态环境。一旦离开这个环境条件,就不可能优质。所以名丛的优质是环境作用的结果。如果离开原来环境后,在外山种植仍保持优质,那是种性(基因)的表现,此名丛就有条件成为一个新品种了,如武夷肉桂等。

花名

从前各岩茶厂为商品利益考虑,又在奇种成品茶包装时,根据厂(商)家自己的文化知识,为提高茶叶价值,迎合买茶者的兴趣,巧立名目,在各包上加以各种名称,以吸引顾客,如水中仙、玉堂春、不老丹、虞美人的俗称花名。其名称之多不胜枚举。

其中慧苑茶厂就有800余种花名,全山有几十至上百座茶厂,所以花名之多可想而知,它与名丛是完全两码事。

遗憾的是,许多人不了解这个历史,至今对花名、名丛、品种,三者概念分不清,称谓很混淆,说武夷山以前有几千个品种、名丛等。以误传误,许多茶书、茶作也不例外。

现在武夷山奇种已不多了,主要是因为单产低、发芽不整齐、商品价格低,所以大都改种良种,但名丛和一些著名的单丛例外,所以保存它不仅有必要,而且很需要。

目前福建省农业厅南平市人民政府已立碑对武夷山优异茶树品种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如御茶园名丛、单丛观察园、内鬼洞菜茶及桐木关菜茶。保存某一品种只是方法而不是目的,在保存中求变创新才是目的,岩茶产区的现实证明了这一道理。

原有品种

武夷菜茶(奇种)

有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原主要分布岩茶产区(现仅少量种植,名丛,单丛例外)及桐木红茶产区。

性状差异大,一般植株大小中等,树姿半开张或开张,分枝较密,叶片水平或稍上斜着生,叶形椭圆或长椭圆,叶色深浅不一,叶面隆起不同,叶缘平或微波,叶尖钝而渐尖,叶齿较锐密,叶质不尽相包,茸毛较少,一芽三叶百芽重50g,花冠直径为3cm左右,花瓣6~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结实性较强。

特性:育芽能力较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岩茶传统开采期在立夏前2-3天,迟芽在5月底,产量中低,制乌龙茶品质中等(名从、单丛除外),抗早、抗寒性较强。

水仙

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三倍体。武夷茶区均有栽培,已有近200年的栽培历史。原产福建省建阳市小湖乡大湖村。

特征:植株高大,可达3.5m以上,树型半开张、主干显、分枝稀,叶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和椭圆形,叶色绿,富光泽,叶面平,叶尖渐尖,叶肉厚,质硬脆,芽叶淡绿,茸毛多节间较长,一芽三叶百芽重112g,花冠直径为3.7-4,4cm,花瓣6-8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未采夏茶的茶园茶树开花多,属多花少果,结果多单粒且小,但用茶籽播种,其实生苗叶偏椭圆,性状虽与母树有所区别,但差异不大,其外形较一致,有别于其他品种的有性后代。

特性:育芽能力强,发芽密度不高,持嫩性较强,产量高,采摘期在5月上旬,适制岩茶,条索肥壮,色泽、香气、滋味因种植土壤质地不同而不同,是武夷茶区优良的传统品种。

应选择土层深厚的土地种植,宜大穴种植,适时定剪以提高发芽密度。

肉桂

原为武夷山名丛之一,无性系,灌木型(大型灌木)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

传原产武夷山马枕峰(慧苑亦有此树名)已有近百年栽培历史,现在武夷山已是当家品种之一,主要分布武夷茶区,闽北各茶区,三明部分茶区及科研部门也有种植。

所有肉桂品种的推广几乎都是从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提供苗穗发展起来的。

特征:植株较高大(高大达3m以上),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是水平状着生,叶形长椭圆,叶身内折成瓦状、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平,叶尖纯尖,叶质较厚软,芽叶紫绿色(夏茶更明显)茸毛少,花冠直径3.0cm,花瓣7瓣,花柱3裂。

特性:育芽能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中等,开采期在5月上句偏后,产量高可达.387kg/m2毛茶,制岩茶品质优,属高香品种,香气有蜜桃香、奶油香及桂皮香三大类型,滋味浓郁辛锐,种植多年后,滋味渐转浓厚。肉桂抗旱、寒性强,成活率高,适栽区域广。

肉桂种植不宜过密,应据树型大小相应而定,采摘应以中小开面为准,以中开面为主,茶树栽培以培育浅绿叶为好。浓绿深绿的叶色严重影响肉桂品质。

武夷十大名丛(下篇继续)

一缕阳光 茶课堂

致力于岩茶建盏、武夷山水、国风传统等原创文化内容,用独特的理念,创造出有思想性、自然美的艺术空间,与大红袍及建盏的非遗传承人合作推出可供时间沉淀与延展的产品。

本文选自@陈德华《武夷岩茶(大红袍)研究》一书。书中“武夷岩茶概论”篇中P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