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学茶记(37)-专业评茶秘诀(精华)-知鱼茶室柯永旭

2022-03-30 22:34:20热度:69°C

以前我说过,两款不同的茶,同样的器具,水,同样的泡法,即使是不喝茶的人,也能轻易的判断那款更优。(不过有个前提,喝茶的人有正常的口腔敏感度。)普通人,如果经常喝同一类别的,不同档次的茶。久而久之,大脑就会对茶叶的香气滋味进行刻录。通过对比,按照档次进行分类储存,形成记忆。以后,一旦喝到同类别茶叶的茶汤,大脑就会迅速调出之前的记忆,进行对比查找,找出香气滋味最接近的茶汤,从而就能对茶叶的档次进行大概的判断。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也可以称为老茶客。专业的喝茶人,将茶汤带给口腔的感觉进行分类,形成指标。每次喝茶的时候,就对茶汤的指标进行打分。根据评分,也就能够对茶叶的档次进行准确的判断,进行评价。这种运作机制,和红酒的评价体系相同。只不过,操作起来,红酒更简单!品尝红酒,只需注意醒酒。品饮茶汤,冲泡方面有许多的要求。

从事茶叶行业很长一段时间后,经过不断的摸索,学习,总结,还有几万杯茶汤的洗礼,我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茶标准。此外,也见识了行业内的种种忽悠欺骗,假冒伪劣。总的来说,其实每个行业都类似,光明和黑暗并存。对于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菲的成本,才提炼出来的经验,我并不想把它偷偷藏起来,(虽然,经验值和信息差,自古就是赚钱之本)相反,我想把它介绍给身边爱喝茶的朋友。让他/她了解,掌握这套标准。以后买茶的时候,能够自行判断茶叶的档次,从而理性消费。而不至于在听完各种故事,概念和忽悠之后,花钱买来一堆垃圾。这套标准,写下来容易,说出来简单,却也不那么容易掌握。比方说,对于某款茶叶,我的评价是“涩重而持久”。而你呢,如果第一次喝这个种类的茶叶,没有以往的体验可供对比,也就无法做出同样的判断。所以,必须经过反复多次的,操作程序相对一致的训练,你才能掌握这套标准。好比学习游泳,教练能做的只是教给我们正确的方法。最终,只有靠不断的练习(划手,蹬腿,呼吸),我们才能学会游泳。

按照我的评茶标准,茶汤的感觉有9个指标。初始是舌头对茶汤触感,分为柔,滑,稠。中段是负面味觉,为苦,涩,酸。最后是正面味觉,为甜,生津,回甘。评价一款茶叶,就是对茶汤的各项指标打分。例如,我昨天喝了一泡熟普。我的点评是:柔,滑,稠,三者皆备;苦,涩,酸都没有;甜味明显,没有回甘,没有生津。总体评价:1,稠厚之至,舌头好像要融化了,一不小心要吞下去了;2,香气浓郁,无堆味,无湿仓味,无杂味;3,汤轻甜,滋味有层次感。熟普嘛,就是喝它的柔滑稠,若是能喝到甜味,已经算中上了。所以,这款茶就是高档的熟茶。如果能喝到陈香,那就是极品了。另外一泡熟茶的评价:1,柔还可以,不滑,不稠;2,微苦,涩味明显且持久,无酸味;3,茶汤单薄,无甜味,无回甘,也无生津;4,香气单调,不丰富,有轻微堆味。(该熟茶产于2011年,存放还算干净。翻开茶底,可以看到发酵比较轻,所以涩味明显。也许再放几年,口感会改善。)

不过,由于不同种类的茶叶,在口感指标分值差异较大,所以,总体的评价也不同。比如,熟普,不要求回甘;绿茶,不要求稠厚。

先说舌头对茶汤的触感,一共有3个指标:柔,滑,稠。“柔”,指“轻柔”。好比春风拂面,温柔细慢,缓缓而来的感觉。“滑”指“嫩滑”。豆腐花的面上,好像有一层微细的薄膜裹着,用舌头轻碰,滑溜溜的,就是这种“嫩滑”的感觉。“稠”指“稠厚,浓厚”。有一个说法,就叫稠如米汤。将米煮粥,熬到极烂,都看不清形状和结构了,摸上去黏乎乎的,勺起来倒到碗里,汤粥只能缓缓流入,快不起来,就是稠厚的感觉。好比煲老火汤,一份汤料加一份水,喝起来的感觉,要比一份汤料加两份水来得浓厚。

有人问我,喝茶至今,为何不曾体验到我描述的感觉呢?如果同喝水一般,把茶汤直接灌下喉咙,那自然啥感觉都找不到。把茶汤喝入嘴中,含住而不吞下,舌头在茶汤中缓缓滑动,就能够体验到上述感觉了。前不久,朋友带了一泡“天然有机广东韶关高档红茶”过来给我试喝。我一听这名称,就觉得又遇到“讲故事”。喝完那茶,我的评价是“没有优点,没有缺点,中下之选”。触感方面,红茶讲究细柔,它没有;负面味觉方面,不苦,不涩,不酸。正面味觉方面,红茶讲究轻甜,它也没有。香气寡淡。总体评价:中下之选。喝完以后,打开茶底一看,都是大叶子,一个芽头都没有,明显是便宜货。朋友买的还挺贵,价格过千。一句话,茶不值钱,故事值钱。

红茶,讲究“柔顺轻甜”。相当高级的红茶,才能喝到稠厚的感觉。不过,红茶的稠厚,怎么也比不上熟普。熟普,茶汤讲究“嫩滑,稠厚”。所谓的“糯米香茶”,就是通过添加东西,人造出来这种感觉。触感指标,“柔,滑,稠“,算是茶叶评价标准中的加分项目。有就加分,没有也不减分。茶汤的稠厚度,是判断生普新茶的,茶树树龄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是古树茶,即使新茶,多数也能喝到稠厚的感觉。当然,也有例外的,那卡的古树茶,茶汤就很薄,只能喝到细柔的感觉。

次之,就谈到茶叶的内在缺点了,我称之为负面味觉。(制作不良和存放不当的问题属于外部原因,不是内在缺点。)茶叶的负面味觉有3点—“苦,涩,酸”。经常听到的一句叫---不苦不涩不是茶。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很多的时候,我认为,它纯粹是卖茶人的扯淡,是用来为苦涩难耐的低档茶叶作辩护的借口。红茶,就很少喝到苦涩味。另一方面,茶叶,多少都带点轻重不一的苦涩味。只不过,有的时候,茶汤中的其他味道太重了,盖过了苦涩味。所以,我们喝的时候,感觉不到苦涩味。苦涩味,根据我的经验,和茶树品种有关,(大叶种比小叶种苦涩)和茶叶的品种也有关,(绿茶比红茶的苦涩味重),还和茶青的等级有关(茶青越嫩,等级越高,苦涩味越淡)。有一回,我才发现,苦涩味的轻重特性,恰好和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正相关。根据资料,茶汤中的苦源于茶叶中的生物碱(咖啡碱为主),茶汤中的涩源于茶多酚。可以得到证实的是,发酵越重的茶叶,茶多酚含量就越低,茶汤喝起来,涩味确实变少。不过,估计茶多酚只是起主要作用,茶叶中的其他东西也产生了涩感。因为,有些陈了超过10年的生普,喝起来还是满嘴的涩味。苦味呢?为什么有些茶喝起来只有甜味,没有苦味?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说法是,茶汤中的氨基酸,糖类的味道完全的盖过了苦味。茶叶越嫩,咖啡碱的含量就越低,苦味就越淡。酸味呢?一般来说,浅发酵茶是喝不到酸味的,重发酵茶会带点微微的酸味。所以,日常泡茶中,能喝到酸味的茶,大多数是红茶。如果茶汤有很明显的酸味,通常是由于过度发酵造成的。红茶,如果发酵不均匀,太轻,青腥味就重,不好喝;如果发酵太过,则酸味明显。所以,制作红茶,发酵是关键技术。还有一种情况,茶叶受潮也会导致茶汤出酸味。

“苦,涩,酸”,算是茶叶的缺点。越好的茶,缺点就越少。不过,涩味是很难避免的。涩味最轻的茶,应该算发酵程度最高,茶多酚含量最低的红茶。涩味最重的茶,毫无疑问,是黑茶类的新茶。生普的新茶,也属于是涩感重的茶。有一回,我喝了一泡XX品牌的生沱茶,台地料,嘴巴涩了半个小时以上。所以,对于生普,涩感散得快,就算是达到了好茶的一个指标。即使是普洱称王的老班章,茶汤入口时,舌面也同样感觉到厚重的涩味。不过牛逼的是,只要茶汤一下喉咙,涩感就闪电般消失了。很神奇的是,不同的茶叶,茶汤中的涩味在口腔中停留的位置还不相同。有时,感觉在舌尖,有时在舌面,舌头的两边,有的时候,甚至在嘴角的两颊,也不知是何道理。

正面味觉,也有3个指标---“轻甜,回甘,生津”。

和涩味一样,只要是茶叶,就会有甜味。茶叶含有各种氨基酸,可溶性糖类,茶汤自然有甜味。有分析认为,茶叶的发酵,会增加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所以,红茶比绿茶甜。日常泡茶中可以发现,低发酵茶,起初的几泡茶汤,好像都感觉不到甜味。只有等到后面几泡,茶味淡了,才有甜味出来。我的理解,前面的几泡茶汤,也是有甜味的,只不过被其他味道给盖住了。普洱生茶之中,记忆最深刻的甜味,来源于南糯山的生普。第三泡茶汤,就能喝到溶于花香中的丝丝甜味。至于以冰糖甜闻名遐迩的冰岛茶(云南临沧地区),就不用说了,茶汤入口即化,如蜜入喉。

回甘,指“苦尽甘来”。正常来说,没有苦涩味,就没有之后的回甘感觉。回甘,就是咀嚼橄榄,或者甘草后的味道,有点像甜味,其实又不是。怎么才能感觉回甘呢?喝完茶汤后,用舌头舔舔嘴唇和舌头上方的软腭,就能感觉到。但是,要注意到,不是所有茶叶都能带来回甘的感觉。红茶,绿茶,就很少喝到回甘。回甘,最明显的是乌龙茶和普洱生茶。回甘有快和慢,浓烈和微弱,持久和短促之分。茶叶回甘的原因,有两种不同的看法。A观点认为,回甘,仅仅是味觉的对比效应而已。因为舌头先接触到苦涩味,我们的感觉在短暂的时间内适应了苦涩味。然后苦涩味很快就消失了,而我们的感觉还没能快速转变回来,舌头就会觉得突然变甜了。B观点则称,是茶叶中蕴含的物质带来了回甘的感觉。茶叶中的有机酸刺激了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就产生了“回甘”的感觉;茶叶中的黄酮(橄榄含的最多),本身就是回甘的味道。

生津,指“流口水”的感觉。有的时候,看到或者想到好吃的东西,我们的口水就会不知不觉的两腮流出,口水似乎还有点甜。成语“望梅止渴”,说的就是“生津”的体验。一看到话梅,脑海中想起梅子的酸味,口水会流下来。我认为,“生津”的感觉是最为难得的,也是茶叶最大的优点。

茶汤给我们带来,概括起来,也就是以上的九种感觉了。

同一泡茶,有的时候,A觉得很酸,B却认为不酸,为啥呢?我发现,这和每个人对特定味道的敏感度是相关的。A对酸味特别敏感,B对酸味不敏感,仅此而已。这也不影响个人建立自己的茶叶评价体系。因为,个人的敏感度特质,并不会时常发生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