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豪投资普洱茶品牌惨遭失败!茶叶品牌,做不大的根源竟然是
2008年,云南一位亿万富翁带着大把现金和情怀,进入普洱茶行业,立志要做普洱茶行业的大品牌。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只剩情怀了。至于品牌,比中茶之类老字号差了很多。
很多营销专家,在别的行业混得风生水起。但进入普洱茶之后,投入卖茶大业,花巨资打造自己的普洱茶品牌,最后,并没有掀起半点水花。
普洱茶行业,品牌最难做,本质是:目前的普洱茶,还是原料定价。
定价,从茶叶原料,到茶叶品质,最后到茶叶品牌。普洱茶仍停留在最原始的一步:原料定价。
比如,到了市场上,这饼普洱茶为什么贵?原料贵啊,冰岛的料,老班章的料,原料就是上万一公斤,茶叶当然贵。
至于做品牌。目前,茶行业的品牌要做大,只有发展经销商这一条路。茶行业的头部大品牌,几千家经销商。小一点的品牌,也有一两家经销商。
然而,做过茶叶经销商的人,都是如鱼饮水。拿品牌商的货,一旦上了船,很难转型。因为经销商,每年拿多少茶叶,是有任务的。无论是否卖掉,下一年都要继续拿茶。
好卖的茶叶品牌,除了一两家,其它的只有卖不完的库存。一个品牌一年出很多款茶叶,好卖的也就两三个。
库存积压,连续多年卖不完,拿不足货量。被取消经销商资格,库存更难卖。所谓茶行业经销商,有些时候,真的是烫手山芋。
这个道理,茶行业的人都懂,所以,经销商这玩意,除了个别有能力玩金融的茶企和传统老字号,很难找经销商。
普洱茶这个传统的行业,要发展经销商,做大一个品牌,难上加难(就卖普洱茶而言,资本也不一定做得起来,茶叶金融除外。)
品牌商也看到这个残酷的现实:与其讨好经销商加盟,还不如自己卖给终端、自己建仓囤茶。2018年开始,又出现一批囤茶热潮。
为的就是做长线,转化出品质很好的普洱茶,为的就是:从茶山的原料手里夺走普洱茶的定价权。为的就是:某一天,茶叶用品质说话,而不是山头。
当然,这非常不容易,但又已经迫在眉睫:因为,山头茶的价格,没有多少上涨的空间了。再炒下去,山头,一定会成为少部分人自娱自乐的茶圈仙境。
总之,山头与品质的拉锯战,才刚刚开始,而且,品质能否胜出,充满了大问号。去山头喊了很多年,现在还是离不开山头。
茶叶市场,品牌很难做大。不是品牌不努力,而是茶叶定价权,终究要经过原料-品质-品牌阶段。而普洱茶,目前仍在山上抢原料。
要走出品质定价的一步,只能打造云茶大产业的供应链,众多茶企入驻其中,茶客有更多选择。通过价格与品质的对比,让高品质茶叶脱颖而出。
对于被山头茶绑架的茶商,未来出路只有一条:茶行业供应链出现的那一天,赶紧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