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日本茶的种类28图
基本常识
お茶
茶的基本分类示意图
日本出产的茶叶主要以蒸青绿茶为主。这与茶叶的传入,饮茶习惯,日本茶产区的气候特性以及茶树品种的培育种植等都有关系。虽然在20世纪的中后期也有尝试过制作红茶,但因性价比不如中国和南亚的红茶而未能成功。20世纪80年代甚至尝试过乌龙茶的制作,但一样不尽如人意。
与中国绿茶主要以炒青为主不同,日本绿茶则主要是以蒸青为主。蒸青绿茶的历史实际上更悠久一些。传统的蒸青工艺简而言之就是将采来的新鲜茶叶,经蒸青或轻煮“捞青”软化后揉捻、干燥、碾压、造形而成。相传这种工艺是在唐末宋初传入日本。
蒸青工艺由于保留了较多的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芳香物质等内含物,形成了“三绿一爽”的品质特征,即色泽翠绿,汤色嫩绿,叶底青绿;茶汤滋味鲜爽甘醇,带有海藻味的绿豆香或板栗香。日本人似乎更加喜欢这种口感,因此一直沿用并进行了自动化、机械化的探索,至今已相当成熟。
而我国的蒸青绿茶目前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以湖北恩施玉露为代表的少数茶叶品种。
日本主要产茶区域示意图
日本最常见的茶
日本茶中最常见也是最常喝到的茶,是日本蒸青绿茶的典型代表。制作时,将露天茶园里摘下的新芽快速蒸熟(25-30秒),揉搓使其干燥。特点是苦涩感和香甜感较为均衡。主要产地是静冈和鹿儿岛两县。其它地方也有广泛种植和制作。各地由于茶树种和水土气候等因素,煎茶的口味也有不少差别。
浓郁鲜艳的绿色
深蒸煎茶越来越受到茶人们的欢迎,因为吧蒸制的时间延长了2-3倍,导致原本茶中的苦涩感得到了更好的抑制,因此口感也会顺滑圆柔不少。因为制法的关系,叶底完成度较普通煎茶为茶,故而茶汤的浑浊度也更高。产地基本和普通煎茶一致。
上等茶的代表
玉露在日本茶中是名副其实的高端茶,当新芽挂枝2-3芽枚的时候,需要在茶园里用苇帘、稻草或黑色化纤布遮盖20天左右(术语叫做“覆下”),遮住阳光培育的茶。限制光线使新芽发育,可以抑制儿茶素的生成,进而增加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反应到口感上,明显苦涩感减少,味道鲜美被放大,像海苔一样的“覆香”是其最典型的特征。玉露目前主产地是京都府的宇治市、福冈县的八女市以及爱知县西尾市等。
另有一种覆下期15天左右的かぶせ茶(译作被茶或冠茶),主要出产在三重县的茶园,被看作是玉露很好的补充。
茎部集结的清爽
玉露和煎茶的粗茶加工的最后一步,是利用筛选器过滤掉茎和碎渣,称为“出物”。将这些茶茎集合起来制成的成品茶被称为“茎茶”。其主要特征是独特的清爽香味和甜味。其中,玉露和高级煎茶的茎,被称作“雁が音”,也属于高端茶。光泽鲜艳的绿色茎茶,甜味十足。红褐色的粗壮的茎干是经过机械修剪的坚硬部分,石川县将其作为“棒茶”出售。
最受平民欢迎的茶
一番茶,是摘取当年最初生长的新芽而生产的茶,也就是“新茶”,由于量少所以珍贵。后面根据采摘的顺序,被称为“二番茶”、“三番茶”。一般的番茶是指将非新茶的茶菁依照煎茶的制作方式制作的具有独特风味的蒸青绿茶。这些茶菁大多是比较粗壮的老叶,所以也有“晚茶”的称呼。由于采用露天种植,而且对于茶叶的外形要求不高,因此价格适中。产区也基本与普通煎茶一致。
寿司店中的常备物
与茎茶同为玉露和煎茶的粗加工“出物”,价格不高。由于形态不好看,通常被制成茶包,便携性一流。加入水后,茶中的物质解析的更加快速,因而很受时间紧迫的茶客们的欢迎。
茶筅点茶后吃下肚
抹茶的原料叫做碾茶(てん茶),和玉露一样在新茶的时候需要覆下遮光培育。然后将嫩叶细致地摘下蒸熟后,不揉搓而使之干燥,再去除叶脉和茎的部分。最后再用石臼磨成很细的粉末。
抹茶道是日本抹茶主要的品饮方式,是从宋代茶道中演进而来的。由于茶粉和水是半相容的状态,需要使用茶筅进行外力搅拌而使之完全溶解,是为“点茶”。点好的茶,泡沫丰富,口感丰富,旨味(海苔味)和香甜味都很明显。由于茶被全部喝下,所以各种营养物质也是吸收最好的。
目前日本抹茶的主要产区是京都府的宇治市、福冈县的八女市以及爱知县西尾市等。
碾茶
煎焙香浓郁的茶
焙茶是用煎茶和茎茶的茶菁混合后进行翻炒烘焙制成。由于加热是的咖啡因气化并发生转化,因而对胃的刺激很小,更适合肠胃敏感的人群或者小孩引用,睡前喝也不太可能影响到睡眠。产区与煎茶基本重叠。
煎炒过的米混入
将泡过水的再蒸过的玄米翻炒,再与番茶或煎茶混合后即是“玄米茶”。可同时享受到炒玄米的焙火香味和茶的清爽的味道。由于掺有玄米,煎茶和番茶的使用量减少,所以咖啡因也少,是也能推荐给孩子和老人的茶。由于品饮方便,也越来越受到年轻族群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