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各主要产茶省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增速放缓
2021年,全球经济快速复苏。2022年1月,据IMF估计,2021年世界经济增速为5.9%。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再次成为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引领者。年内,中国经济围绕“稳中有进”和“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交出了靓丽的答卷。
在宏观经济向好的大背景下,中国茶产业主动融入与服务构建新经济格局,通过持续创新保持了稳定发展,在传统产品与业态持续发力的同时,新茶饮、新袋泡、花草茶、混搭风味茶等新赛道崛起,线上线下消费繁荣,茶叶总产量、总产值,内销量、内销额,出口量、出口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从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转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茶园面积持续微增
据统计,2021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茶园总面积为4896.09万亩,同比增加148.40万亩,增幅3.13%。其中,可采摘面积4374.58万亩,同比增加228.40万亩,增长率5.51%。可采摘面积超过300万亩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湖北省、福建省。未开采面积超过100万亩的省份有2个,分别是四川省、湖北省。
2021年中国各主要产茶省茶园面积
茶叶产量增速放缓
2021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306.32万吨,比上年增加7.71万吨,增幅2.6%。产量超过30万吨的省区有福建省、湖北省、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增产万吨以上的省区有四川省、湖北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1年中国各主要产茶省干毛茶产量
农业产值显著增长
2021年,全国干毛茶总产值为2928.14亿元,增长301.56亿元,增幅11.48%。干毛茶产值超过200亿元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贵州省、四川省、福建省、浙江省、湖北省、云南省;产值增长超过30亿元的省份有4个,依次是四川省、山东省、湖北省、陕西省。
2021年中国各主要产茶省干毛茶产值
茶类结构持续优化
2021年,中国传统茶类中,除黄茶之外,其余五大茶类的产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绿茶184.94万吨,微增0.67万吨,比增0.36%;红茶43.45万吨,增长3.02万吨,比增7.47%;黑茶39.68万吨,增长2.35万吨,比增6.3%;乌龙茶28.72万吨,增长0.94万吨,比增3.38%;白茶8.19万吨,增长0.84万吨,比增11.43%;黄茶1.33万吨,减少0.12万吨,降幅为8.28%。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的产量比为60.3:14.2:13.0:9.4:2.7:0.4;红茶、黑茶、白茶在总产量中的占比出现攀升。
2020-2021中国六大茶类产量占比图
有效应对不利因素,各地生产井然有序
2021年,中国气候暖湿特征明显,涝重于旱,气候年景偏差。降水方面,全国年平均降水量672.1毫米,较常年偏多6.7%。气温方面,高温过程多,夏秋南方高温持续时间长。总体来看,天气对2021年全国茶叶生产影响不大。
在抗击疫情方面, 2021年各茶叶主产区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主要做法:一是做好茶园养护指导;二是提升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能力;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四是做好采茶工招收和培训;五是积极协调融资贷款,做好企业流动资金筹措工作。这些举措有力地维护了茶叶生产秩序,保障了产业的持续增收。
规划得当落地见效,三茶统筹稳步推进
2021年,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供销总社正式出台《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部委指导下发布了《中国茶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议》,并提出“国茶振兴五年计划”。
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根据适区适种原则,茶产业调整优化布局,目前已形四大优势区域,生产集中度达到80%以上。同时,各地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茶叶主产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全国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7.5%。以“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为指导,各地不断拓展茶产业的多种功能,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各地还在继续推进实施品牌战略,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的同时,注重培养与扶持品牌企业。
既有难题尚难破解,市场风险逐步加大
在全国茶叶生产形势稳定向好的局面下,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仍亟待解决。
一是茶园面积较大,老茶园占比过高。目前,全国30年以上老茶园面积1500万亩左右,占总面积的31%。
二是生产成本持续上升。春茶采摘主要依靠人工。伴随着农村空心化,劳动力不断减少且老龄化,人工成本持续攀升且效率不高。
三是产品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仍未缓解。伴随着2018年之后的新增茶园进入丰采期,每年的新增量产势必进一步加大市场销售压力。以营销破解“卖难”将是今后一个时期茶产业的主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