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国内外茶叶产销概况及湖北茶叶发展思路

2021-03-04 12:14:57热度:150°C

一、世界茶叶生产与贸易

叶是一种世界性的饮料,茶业经济跨国、跨行业。

近五十年来,世界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茶叶出口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茶叶的花色的品种有了明显的增加,茶叶的消费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茶叶科技和加工的技术及设备有显著的改善,茶叶对人体的生理调节机能有了深入的研究,茶叶生产,消费和销售都有大的发展,世界上有58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茶叶,2001年世界茶叶产量304万吨,其中红茶占70%以上。在世界茶叶总产量中,印度仍居首位,产量85万吨,依次为中国70.2万吨,斯里兰卡29.5万吨,肯尼亚29.4万吨,印度尼西亚16.5万吨,上述五个产茶大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76%.2001年世界茶叶出口量为138.9万吨,比2000年的132.2万吨增加4.8%,出口量位居首位的是斯里兰卡,为28.9万吨,肯尼亚为25.8万吨,中国为24.96万吨,印度为17.9万吨.上述四个产茶大国的出口量占世界茶叶出口量的70.2%.目前,饮茶者遍及世界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饮茶人数近30亿人,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为500克,比1950年增加1.14倍,其中爱尔兰人均年消费量2.78公斤,其次为英国人均为2.46公斤,香港特别行政区为1.12公斤,日本人均为1.08公斤,我国人均消费茶叶为0.35公斤.世界茶叶消费格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过去传统的饮茶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发生改变,并向多样化和有益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消费方式和产品.一是贷泡茶,占国际市场的50%以上;二是速溶茶;三是茶饮料;四是香味茶;五是去咖啡碱茶;六是有机茶;七是药茶等等;最近几年茶叶消费在许多国家都有新的发展,消费领域在不断扩大,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由于许多西方国家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作为健康饮料的茶叶声誉日增,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形成饮茶热.美国和日本茶饮料市场方兴未艾,茶叶需求不断增加。二、国内茶叶产销情况1、全国茶叶产销情况“八五”以来,我国茶叶生产按照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调整茶类结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促使茶叶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朝着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稳步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简要概括为:生产稳步发展,结构得到优化,供需基本平衡,效益不断提高。一是从生产上看,2001年全国茶园面积达到171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332万亩。茶叶总产量70.2万吨,茶叶总产值10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为15.5万吨,产值58亿元,分别占茶叶总产量的22.1%和总产值的58%。二是从内销情况看,2001年国内社会销售量为46.5万吨(年人均消量为360克),销售金额为85.7亿元,分别比上年的45.34万吨和80亿元增产2.5%和7.1%。其中绿茶乌龙茶销量增加,红茶、花茶、边销茶销售平衡。全年国内绿茶销售量为26万吨,比上年的24.86万吨上升4.59%;国内乌龙茶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中高档乌龙茶畅销,全年销售量为2.6万吨,比上年的2.5万吨上升4%。从国内销售总的来看,绿茶继续保持上升的良好的势头,这种趋势在北方花茶销区更为明显,绿茶的消费不仅在北方城市,而且已开始向农村市场延伸。我国茶叶产销出现五大特点:①产销保持稳定发展,由于加强促销和茶文化发展,名优茶产销增加较快,消费群体从过去老年人、机关干部居多发展到广大青年人和城镇居民及部分农村;②各地创名牌意识大大增强;③茶馆业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成都、杭州、广州、上海、珠海、天津、沈阳等地发展较快,消费方式发展到社会众多的茶馆、茶社、茶楼中,促进了茶叶的消费;④茶饮料发展较快。1999年国内茶饮料产量达到50万吨;2000年茶饮料产量达到187万吨;2002年预计可以达到300万吨,成为仅次于碳酸饮料和纯净水的第三大饮料。⑤从消费形式上看大体有以下几类,即家庭消费、团体消费、劳保消费、社会消费、宾馆消费、休闲消费、旅游消费、工业消费等。三是从出口情况看,近几年来,茶叶出口稳步增长。1999年全国茶叶出口19.96万吨,创汇3.4亿美元;2000年茶叶出口创历史最高记录,不包括台湾省达到22.78万吨,创汇3.474亿美元;2001年出口24.96万吨,创汇3.42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出口量增长9.62%,出口创汇减少1.52%。创汇减少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即:出口茶叶品种主要是中低档茶,买价低和世界市场茶价下降所致。其中出口绿茶16.2万吨,红茶4万吨,特种茶4.6万吨(包括乌龙茶2.1万吨)。我国2001年出口欧盟的茶叶只有2.14万吨,金额3605万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3.68%和24.83%。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茶叶出口25.23万吨,同比增长1.04%,出口创汇3.32亿美元,同比下降2.98%。其中绿茶出口17万吨,金额2.0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41%和1.7%。绿茶出口分别占我国出口量和出口创汇的67.54%和61.14%。2002年我国红茶出口4.08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创汇3881万美元,同比下降5.98%;2002年我国特种茶出口4.11万吨,创汇9016万美元,同比下降9.86%和10.97%。我国的茶叶出口已经走出了90年代初期的低谷,出口总量稳定在22万吨左右。我国茶叶出口量多年来一般占茶叶总产量的30—40%,这样大的出口份额在农产品中仅次于蚕茧和丝绸,占第二位,预计2002年,我国茶叶面积达到1770万吨,其中开采面积1372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3.5%和3.2%,茶叶产量达到72万吨,比上年增加2.69%,其中绿茶52.69万吨,比上年增加2.68%,红茶产量为4.31万吨,比上年增加0.37%,乌龙茶产量为7茶商网.59万吨,比上年增加8.3%;边销茶为2.39万吨,比上年下降4.62%;花茶10.5万吨,比上年下降4.5%.全年名优茶产量达到18万吨,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占茶叶总产量的25%.2、我省茶叶产销情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省茶叶产销两旺,是发展速度最快最好的时期,主要有以下特点。(1)发展较快。到200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8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40万亩,茶叶产量134.4万担,农业产值12.2亿元,出口创汇239万美元.面积和产量在全国的位次由1996年的第7位上升到第4位,茶叶产值仅次于浙江、福建位居第三位。茶叶已经成为我省经济作物中的骨干品种和丘陵山区的支柱产业。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成速成丰产茶园110多万亩,现有茶园面积在5万亩以上,年产量3万担以上的有12个县市。(2)名优茶生产大发展。名茶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及时调整茶类结构和品质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主攻名优茶生产,现已恢复和创制各类名优茶近百种,并形成了具有湖北特色的十大名茶。2002年全省名优茶产量达到53万担,产值8.8亿元,分别占茶叶总产量的40%和总产值的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被农业部称之为全国名优茶生产的后起之秀,已跨入全国名优茶生产的大省行列。名优茶的开发不仅是促进了茶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动了全省茶叶质量的普遍提高,而且支撑了整个茶业经济的稳步发展。(3)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推广步伐加快。没有无性系良种不再发展新茶园已成为茶区干部群众的共识。全省已建立无性系良种母本园6000多亩,2002年扦插苗圃1200多亩,出圃无性系良种合格茶苗1亿多株,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1万多亩。到目前为止,全省已高标准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11万多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1%。(4)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开发初见成效。虽说我省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开发起步较晚,但由于各地的重视和上下共同努力,发展势头很好。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4个茶获无公害食品标志,15个茶获绿色食品标志,有3个茶获欧盟有机茶质量认证,有27个茶已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怎样买茶叶云县的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