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政和:百年红茶在复苏
中国茶网资讯:素有茶乡美誉的闽北政和县,因出产特质的工夫红茶而闻名遐迩。今年10月初,“政和工夫”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标志着政和茶产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百年茶史蕴灵秀
“政和工夫”已有150多年历史,是闽红三大工夫茶之上品。早在清朝末年至民国期间,“政和工夫”就远销英、法、俄等欧洲国家和中东地区。当时在国内,福州的茶行凡是“政和工夫”标号者,便优先开盘,且售价很高。当前,随着时尚红茶的兴起和人们对绿色优质红茶的推崇,“政和工夫”重新走上了兴盛之路。
近几年,政和县着力挖掘、传承“政和工夫”历史文化,各种品牌茶业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赢得消费者的广泛青睐,于是,一批批小茶厂纷纷加入重振百年“政和工夫”的行列,并投入大量资金建厂房、开基地,生产红茶。目前,政和10个乡(镇、街道)80%建制村和75%农户种茶,茶叶种植面积约10万亩;生产“政和工夫”的企业从2005年前的少数几家扩展到24家。他们在20多个省市的80多座城市开设的“政和工夫”茶庄、专卖店、专柜店逾130家。
故园老丛焕新颜
距政和城关40公里的锦屏村是“政和工夫”的发源地,也是曾经有“三万打银工,三千买卖客”的繁荣之处。这“三千买卖客”就是从事茶叶加工、贸易的客商。自古至今,锦屏村茶农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从不需要给茶叶打农药,使得茶叶的含金量颇高。因此,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各地茶青价格下跌的状况,锦屏村的茶青价格却节节攀升,每公斤最高卖到70元。
从全县有相当部分老茶园、老基地的实际出发,政和县以科技为手段,实施生态工程,通过“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农户联保、茶价补贴等多种方式,大面积推广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标准化茶园建设。
价值回归闯世界
2008年7月中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辛帝女士来到政和,了解政和的茶文化,并购买数千元“政和工夫”红茶送朋友品尝。去年2月,“政和工夫”继政和白茶之后又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此后相继有6批来自日本、加拿大、斯里兰卡等国的茶叶专家、客商到政和考察。在上海世博会上,5款“政和工夫”红茶获金奖。10月底,福建省农业“五新”茶产业项目成果专场对接会在政和成功举办,并取得丰硕成果。
“政和工夫”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品牌的打造。过去,因为没有品牌,当地的茶叶公司只能作为人家的原料加工基地。从2006年开始,为了全面打开茶产业市场,全县茶企业纷纷注册商标和设计、开发自主品牌的小包装红茶产品。近5年,政和茶产业共注册商标40件,已有多个获得省级以上“茶王”品牌,“政和工夫”走上了价值回归之路。
原生工坊茶叶茶叶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