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茶园不一样的茶
茶园里有茶树。你见过茶园里养鸡种菜植果树的吗?
中国茶网资讯:走进位于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的淞晨茶业公司茶园,未见茶树,先闻鸡鸣,远远望见一大片白菜地。生产路两旁,花红柳绿,有黑松、侧柏、龙柏,还有无数叫不上名字的花草,两块茶田之间有片果园,栽着杏树、柿树、樱桃树……公司值班经理庄建谅介绍,茶园里建有一处养殖场,养了鸡鸭鹅,建了2个果园,有各种绿化树、果树40多种。
问起缘由,庄建谅一一道来。
养殖场的鸡鸭鹅可以吃飞过茶园的昆虫,产生的粪水可以生产有机肥施到茶园,果树绿化树能吸引茶树上的虫子,同时改善茶园小气候,种菜也是同样道理。通过这一方法,基本上把茶树的各种害虫都吸引出来,茶树上的虫子少了85%以上。
为了把更多的虫子吸引出来,他们发明了茶菜间作法,一行茶一行菜。
在茶田,记者看到茶埂上铺了厚厚一层麦秸。庄建谅解释,麦秸可以阻隔阳光,导致杂草枯萎,不用除草剂,减少污染,还能起到保墒作用,麦秸枯草又变成了有机肥,一举多得。掀开麦秸层,土壤湿乎乎的。
庄建谅说,茶园种菜栽果树养鸡并不是为了吃,一切是为了茶,为了保障茶叶质量,提高茶叶品质。
淞晨茶业的这一种植方式被称为生物多样性茶园模式,是在山东农业大学的教授们指导下进行的。据了解,这一种植方式应用了生态学知识,利用生物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因子,防治茶树病虫害的发生。该模式使茶园的生态系统和茶树营养循环体系进入良性循环。在一个有机生产基地中,不再是单一的茶树品种,而是强调种养结合的生物多样性,通过农、林、牧、渔合理配量,形成营养物质循环利用的综合农业系统。
铁丝网围起的茶园
许多茶园周围有绿树环绕,你见过用铁丝网围起来的茶园吗?
日照碧波茶业公司3个标准化茶叶基地全部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围网与茶树之间,有3米的绿化带,其中离围网1.5米处每3米栽植一棵雪松,3米处栽植两排蜀侩,形成了围网、雪松、蜀侩三级防风带。生产路、参观道分别栽植海桐、火棘、红叶石楠和大叶女贞等名贵树种。
公司董事长李明解释,我们用这种封闭式管理,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隔绝污染物进入茶园。为了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茶,公司对茶叶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控制。
李明介绍,为了提高土壤肥力,茶园深挖75厘米的种植沟,最下面铺一层15厘米有机肥,上面铺15厘米土层,再铺15厘米有机肥,再铺15厘米土层……总共铺3层有机层。这样的种植沟,不但改善茶叶品质,还能抗冻保墒,因为茶叶最怕冻害。
茶道之人皆明白,有了好鲜叶,不一定生产出好茶。茶叶最怕氧化,一氧化口味就变了。茶叶保鲜至关重要。碧波生产的茶叶始终储存在冷藏库,采用冷链运输,氮气包装。
巨峰镇运用“严刑峻法”生产“标准茶”也是近几年的事。
巨峰镇茶园面积5.5万亩,是日照绿茶的主产区,素有“江北绿茶之乡”之美誉。巨峰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区域内北高南低,土壤微酸性,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小气候孕育了巨峰绿茶香气高、滋味浓等特点。
巨峰绿茶自60年代南茶北引种植成功以来,经过40多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一枝现代特色产业。但多年来,茶乡追求的是大面积、大规模、大产量,忽视了品种、品质、品味、品牌,结果是茶园退化、质量不高,口味不正,量升价低。南茶北引第一镇遭遇新危机。
茶乡走出的第一步从改良品种,提高品质、品味、品牌入手,进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标准化技术要求来组织绿茶生产,对已有茶园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对新发展茶园通过土地流转、置换、反租倒包等方式,采取“龙头企业+基地”生产模式,发展无公害有机绿茶。品种方面,先后引进久坑、迎霜、福鼎大白毫、龙井43等优良茶树品种,在全镇进行普及推广,至今全镇已发展以上述品种为主的优质茶园3.5万多亩。
目前,全镇已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绿茶生产基地2000亩,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面积1000亩,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38家,招引龙头企业7家。
小桥流水润茶园
去年6月30日,北方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日照成立。首批联盟成员单位由山东、河南、陕西的三所大学、科研单位及茶叶企业共41家单位组成。
日照茶企成为北方茶“盟主”,日照绿茶生产加工标准成为北方茶生产加工标准。
这是南茶北引半个多世纪以来山东茶的华丽转身。
被誉为“茶书记”的巨峰镇党委书记刘维华说,曾有过日照茶冒充南方茶的时期,现在是部分南方茶冒充日照茶,日照绿茶价格已普遍高过南方茶。这就是品质的力量,更是品牌的力量。
一个巨峰镇诞生了碧波、御青、百满等多家执茶界牛耳的企业;御园春茶业有限公司积极进行茶叶加工技术科技创新,成功研制出乌龙茶机械加工技术,填补了江北无发酵茶的空白;日照绿茶穿上“红袍”,日照红茶相继问世,并在迅速扩大市场。
日照绿茶在提升品牌的同时,茶产业也在不断发酵、扩展、延伸。
在南茶北引第一村西赵家庄附近,翠绿茶园之中,由碧波茶业公司建设的“江北第一生态观光示范茶园”初步建成。
远望园区,绿树掩映,茶园纵横,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茶园与水库交相辉映,恍如绿色中镶嵌了一面明镜,远处的山与近处的水,形成如画风景。
巨峰镇还探索出“茶-林-豆”套作、“茶-猪-沼液”循环等生态茶园发展模式。去年,为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营造茶园小气候,该镇围绕“六大流域、四个片区”进行防护林网规划,栽植乔木12.8万株,建设防护林76公里。同时,在莲花峪流域进行“茶—豆”套作试验,“种豆不收豆”,而是将正处于开花期的春大豆作深埋处理产生根瘤菌固氮。通过检测,土壤肥力明显增强。
据介绍,巨峰“百里绿茶长廊”正在建设中。长廊将着力打造一批集生态观光、茶文化体验、茶叶贸易、乡村度假、美食娱乐为一体的特色茶文化休闲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