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日照被誉为“江北第一茶乡”

2021-03-03 12:23:45热度:234°C

日照

中国茶网日照站讯:“离海靠山、背风向阳”是南茶北引之初的指导思想,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茶叶种植在日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日照因此也被誉为“江北第一茶乡”。与此同时,日照近百公里“黄金海岸线”自然也成了茶树种植的“禁地”。新世纪之初,这一理念,被一位姓薄的老人给颠覆了。走在日照海滨森林公园南侧,沿金色沙滩揽海拥林,听松涛阵阵,海澜声声,望水波澹澹,青山悠悠,有谁会想到在这离海不足百米的松林深处竟然别有洞天、藏得百亩茶园?

春来迟到不争春

长眠养晦蕴香长

这片紧靠海岸的松林里,沿通幽曲径走不了几步,就到了中国近海第一茶园“御海湾”茶园。由于近海,受潮汐和大片松林的影响,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这个茶园的春天比周边地区迟来半个月,因此这里的茶树春末夏初才开始发芽,所以这是世界上冬眠时间最长、发芽最晚的茶树。用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来形容这里的茶树最恰当不过了,因为冬眠越长的茶,其叶片蕴藏的养分就越丰满敦厚。

这片茶园依山傍海,背风向阳,雨量充沛,光照时长,松柏环抱,远离污染,加之天然形成的恰到好处的土壤酸碱度,冬温夏凉的海洋性气候,使得御海湾的茶叶生长期长,芽叶肥厚,各种有益的物质含量高且丰富。这样难得的地理和生长光照条件,在以往却普遍不被看好。扭转这一观念的这位姓薄的老人叫薄子宝,新世纪之初,他经过3年考察,带着8个老人,经过7年反复摸索,终于在中国茶史上留下了这力透纸背的一笔。毫无疑问,他创造了一个奇迹,创造了一段新的纪元,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1966年,16岁的薄子宝师从着名教授虞富莲先生学习种茶,成了日照县南茶北引的第一代技术员。后来虽然又搞装修,当老师,搞企业,上北大,对茶叶的感情从未间断。凭着对茶的经验积累,先后出版过《南茶北引》宣传册和以四字经的形式撰写的《茶树栽培与管理》,成为当时全(日照)县学习种茶技术的工具书。

“蓝天、碧海、金沙滩,这么好的自然条件,怎么能没有一棵茶树呢?”这在薄子宝心里一直是个遗憾:“这对远道而来的游客和日照绿茶发展都是一个遗憾。”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他下决心要在海边创建一个近海生态模式茶园。经过十年不屈不挠的奋斗,这个遗憾成了美谈,成了百公里金沙滩的又一胜景。

冬不盖,夏不采,只取春秋

人不管,茶不赖,大道自然

“茶树原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要种出好茶,必须最大限度地还原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尽量减少人为干涉。”从建园之初,薄子宝就秉承了“道法自然”的半野生态管理模式。他对茶园的管理经验就是尽量少管,甚至不管,让茶树处于半野生状态,尽可能的回归自然。他的管理,也仅仅是为茶树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然后就是放纵它们,让它们任其自然。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更重要的是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这里由于冬期长,病虫不能在次越冬繁殖,所以病虫极少;二是这个茶园三面环林,一面靠海,外围的病虫也很难侵扰到此。

为给茶树生长创造更有利的生态环境,薄子宝创造了新的种茶理论—“种茶四结合”,即种茶“与土壤改良相结合、与水利建设相结合、与植树造林相结合、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植树造林相结合”。走进御海湾茶园,你就会发现这里的茶园被一排排密不透风的松柏分割成方块。据介绍,御海湾茶园到目前共栽植了15000余株白皮松和30000多株侧柏,为茶园建起了厚实的挡风屏障,这道屏障不但风大能疏、严寒能挡,还有利于营造出适宜茶树生长的“小气候”。“山东茶发展最大的瓶颈之一就是越冬管理,2010年日照遭受了300年不遇的旱灾,百年不遇的严冬,致使2011年茶树大面积受害减产,而我们茶园却没冻死一棵茶,减产也不大。”薄子宝介绍说:“我们的茶树,冬不盖、夏不采,只取春秋。茶树如人,也需要强健的体魄,也需要休养生息!夏天是让茶树休养生息,提高抗力,增强体魄,提高茶品内质和茶树安全越冬的重要保证。为了产量而急功近利,过度采摘,就是透支茶树的体力。”笔者走过十几个茶园,发现这个茶园的茶树是山东最高、最壮的茶树。

“御海湾的茶园没用过一粒化学肥料。”薄子宝介绍说:“我们茶园只使用鸡粪、豆粕作为基肥。既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又从源头上避免了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为生产优质茶叶奠定了基础。化肥、激素催起的茶树本来就先天不足,过分采摘又会大伤元气,所以很难安全越冬,一遇冻害就会减产甚至绝产。”御海湾茶厂自建成投产以来,茶叶价格一直稳定在1500元/斤,而且从未在茶园之外销售一两茶叶,仅在茶园内,就供不应求。

游罢品茗,笔者发现,冲泡后的芽叶舒展后与刚采的鲜叶一样翠绿,而且连冲六七次而色不变、味不淡。据介绍,这个茶叶冲泡后,即便隔夜重泡,色味也不会变。

品茗观涛融圣景

茶道无形亦有形

雾松翠柏片片,茶树鳞次栉比,置身御海湾,你可品茶听涛,同时体验到大海的宽广和绿茶之幽香。现在的御海湾,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中国首个近海观光生态茶园,也是游客和市民了解和品味日照海、茶文化新的聚点。

顺幽径拾阶而上,路旁的天韵陨石上赫然刻着“中国近海第一茶”七个大字。 进入“柏洞一线天”后,道窄仅容一人,穿柏跨桥,一排排整齐的茶树貌似一条条刚被梳理过的绿丝带放在松间。

漫步在“茶寿道”,从“十岁入学”到“一百零八岁茶寿人生”被浓缩在举步之间,人生百年不过几步,一步不慎,便可能误入歧途。几步之间,顿彻顿悟。

“鱼骨亭”下一根丈余抹香鲸下颚骨,诗云,“遨游环球搏大洋,傲视五洲观沧桑,白骨铮铮寒天地,敢问谁能澄四方”,个中含义让人不禁无限遐想。

继续前行,茶园内镶嵌定位石与正步石各一块,两石距离仅仅几十米,数年来仅有一十岁女童能闭目自定位石走至正步石。

左拐顺坡而下,沧桑亭内立一尊木化石,周长近5米,是古松历经2.5亿年之造化,终成水晶玛瑙于不朽,让人感叹大自然力量的同时,也感到了人生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

继续前行,便进入了御海茶苑,游客采茶、品茶、看茶文化表演,都集于此处。住在这里,不仅可以即时进行采茶、制茶、赏茶、品茶,而且随时可以赶海拾贝;早上可观日出,沐浴第一缕阳光,晚上可观赏月娥出海,倾听海韵涛声。

“文化是茶的灵魂所在,如果茶除去文化这个灵魂,就是个普通的树叶子。”御海湾的发展过程中,薄子宝一直致力于茶文化品位的凝聚和提炼。近年来,薄子宝热衷于研究中国的儒道哲学和西方哲学,并努力将哲学融入到茶文化中。

“山东茶文化既不失江南茶文化的细腻与淡雅,更兼具齐鲁文化的豁达、豪爽与真诚。”

御海湾这“管与不管”的管理理念,也充分体现了薄子宝儒道并举的哲学理念,将无形的文化融入有形的自然之中,让有形的自然体现无形的文化。

“我做茶,不是为了让自己多富有,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对茶文化的追求和向往。我爱茶,因为它能让我集锻炼、娱乐、收获于一体。”在薄子宝思想中,茶,就是自然与文化的碰撞,人生与社会的和谐。忙忙碌碌之后,如果能静心品一品恬静淡雅之茗茶,也正是“御海湾”茶文化之所指。

四川巴中茶叶茶叶放冰箱里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0535353 53531727 17275194 51944610 46100116 01162913 29131717 17172158 21585027 50271872 18724771'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279028) and MATCH(title) AGAINST('40535353 53531727 17275194 51944610 46100116 01162913 29131717 17172158 21585027 50271872 18724771'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