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写真:隐山独守“小确幸”的百年茶乡人
中国茶网资讯:人员流失、产量缩水、价位滞涨……假若这些因素叠加累积、并延续40年,臆测会让任何一个生意人瓦崩抓狂。但在台湾北部坪林,一群百年传承、世代为茶的茶乡人却不会。他们静静种茶、售茶,闲来无事时细细品茶,茶是祖传根蒂,也是安稳生活。
驾车从台湾北部新北进山,山路蜿蜒逶迤、起伏绵延数十公里,断壁悬崖另一侧风景壮阔铺展:群山叠嶂,雾掩虚实,翡翠水库涨水,众山头降为“岛”,千“岛”聚头如碧潭中散落一池珠链。漫山间,文山包种茶低矮团簇成梯成行。这里也是台北200万人饮用水水源地。
此幅闭绝、严苛的自然风水,200年来不绝孕育限量极品包种茶,台湾“北包种,南乌龙”茶谣得以百载流传。
尚未踏入茶乡坪林老街,浓郁茶香扑鼻来。百米街道两侧,挨挤排满茶行、茶楼、茶栈。几乎每家店铺厅堂,都高悬着“特等奖”、“头等奖”巨大朱红色牌匾,密密麻麻:与都市中纷繁明星广告迥异,于各类“舌尖”茶味竞赛中撷奖,才是店主心中最高荣誉。
家族五世制茶的“德胜茶栈”内,老板黄明道正摘除丝丝茶梗,分装成袋。
黄明道记得,上世纪70年代,坪林九成人做茶,迄今降至六成;文山包种茶产量缩减了三分之一;卖价40年波澜不惊、无大涨势。
“茶乡已经走过黄金年代,几十年前,茶叶远销欧美、东南亚国家,现在茶叶少,拼不过越南进口茶。”
说这些时,他语气平淡无奇。“你就不着急?”对他人的意外,黄明道阐释“一枝独秀茶经”:不图产出,量少而精;做老实人,留回头客。
深处山区地带的坪林,像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即便在公众假日,老街上依旧来客寥寥。大陆游客鲜有人至,来者皆为识途老马。
当地人并不为此事纠结困扰。“本来产量就不多,现在产、销差不多刚刚好”,三代为茶的铭记茶栈老板高赐贵再三重复,“茶叶品质,才是茶乡人的生命。”
随意走进一家茶铺,主人漫步而来,烧沏热汤,浇淋倾倒。闻香、点唇、沁口、回味……店主以“品茶”的节奏,与人攀谈,细细慢慢地,不慌不忙。
福长商号老板娘林月娥,开发出各类茶品,力图将其与生活每个角落相关联。茶油面线、拌饭、贡丸汤组成“茶餐”,茶香麻糬、茶冻、茶煮绿豆汤组合“甜品”,茶粉手工制出洁面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林月娥与许多当地人一样,坐拥琳琅满目的茶产品,却少有开拓大陆市场的思绪念头。老板们说,“现在的日子,就很不错啊!”
有点“慢”、有点“懒”的坪林人,隐山独守,吝垦惜种,珍视潭湖,细水长流。世世代代与茶为伴的茶乡人,生活方式竟也与茶味有些许相似,“我们求安稳,也求平淡”,黄明道沏好一壶,缓缓说道。
苏州茶叶店能去火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