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芽枯病
1、症状 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省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春茶的幼芽、嫩叶和新梢。叶尖、叶缘染病病部初为黄褐色,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的病斑,病叶扭曲或向上下卷曲枯焦,易破裂,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褐色小粒点。幼芽、鳞片、鱼叶染病多先变褐,造成病芽萎缩不再伸展,后期变为黑褐色枯焦状,病部可见黑褐色小粒点。
2、病原 Phyl10sticta germmiphliae Chen et Hu 称一种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斑正面的黑色小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初埋生于表皮下,孢子成熟时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有孔口,大小90—245μm,器壁薄,膜质。器内生很多无色单胞圆形至椭圆形分生孢子,大小2—6×2—4(μm),孢子里具油球1—2个。该菌器孢子小,但分生孢子器及孔口较大,仅侵染嫩芽、嫩叶,不为害茎,别于为害茶树的其他叶点霉或茎点霉。该菌生长适温20一27℃,高于29℃时菌丝不能生长。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及越冬的芽叶中越冬。翌春3—4月份气温升 到10℃,相对湿度80%左右,开始形成分生孢子,在水湿条件下释放出来,借雨水和气流传播蔓延,侵染幼嫩芽叶,经2—3天潜育,产生病斑。该病属低温型病害,主要发生在春茶期。每年3月下旬一4月上旬,春茶发芽期开始发病,4月中旬一5月上旬进入春茶盛采期时,气温20一25℃进入发病盛期,6月中旬后最高气温超过29℃时,病情扩展停滞。此外春茶期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高,对病原菌生长发育有利,利十该病发生和扩展。进入夏茶期以后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增高,则能抑制分生孢子萌发,病害停止扩展。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福州水仙、坞坑、大毫茶、祁门储叶等萌芽迟的品种较抗病。碧云种、福丁种、黄叶早、龙井43号等萌芽早的品种发病重。
4、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的茶树品种。如鸠坑、福建水仙、政和、龙井长叶、荚红1号、台茶7号、台茶9号、台茶13号等。(2)春茶期提倡早采、勤采,茶树上尽可能少留嫩芽,以减少侵染机率,减少发病。(3)春茶萌芽初期老叶罹病率4%一6%时,开始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4)非采摘茶园可喷洒1:0.5:100半量式波尔多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500倍液。此外,茶叶采摘前20一30天,喷迦姆丰收液肥500倍液。
鸡同食茶叶吴江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