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茶 > 红茶知识> 正文

滇红茶口感好不好

2020-12-28 12:09:38热度:172°C

  滇红茶,红茶中不可缺少的存在,主要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滇红茶又称云南红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类。常喝滇红茶有许多的功效,如:防龋、健胃整肠助消化、延缓老化、降血糖等,那滇红茶口感好不好呢?相关的介绍如下!

  滇红工夫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滇红工夫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凤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江、临沧、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黄。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唯秋茶多呈金黄色。

  滇红茶保存的四个核心要素

  1、滇红茶保存要素之阳光,顾名思义为闭光阳光直接照射,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并使茶叶的色泽、味道发生变化,所以茶叶必须存放在不透明的容器中。

  2、滇红茶保存要素之温度,滇红应低温保存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反应的速度加快,也就促使了茶叶有效成分的分解,使茶叶的营养价值降低。所以,茶叶要低温保存。

  3、滇红茶保存要素之水分,滇红保存需干燥水分的存在,是许多有机物分解反应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细菌活动的必要条件,所以,如果茶叶水分过大,不仅茶叶易丧失营养,而且容易发霉变质。因此,茶叶一定要干燥保存。

  4、滇红茶保存要素之空气,滇红应保存于密闭空间茶叶和空气直接接触,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失去原有的风味,因此,茶叶的容器要密封。

  滇红工夫产地介绍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地理位置在东经97?—106?,北纬21?9′—29?15′之间。主产茶区基本上分布在横贯东西的北纬23?27′附近。这条在北回归线附近不超过3?的纬度范围内,被科学家称为“生物优生地带”。

  全省128个县有120个县产茶,23个重点茶产县的海拔高度,均在1000—2000米之间。云南有雨热同季和干凉同季的气候特点,全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5?—18℃之间,昼夜温差平均超过10℃以上。从3月初到11月底,一年可采9个月的茶叶。

  云南六山五水构成山岭纵横,河谷渊深,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这种帚形地系、水系,使云南西北高东南低,即可抵挡西北大陆性气候的入侵,又可接受来自印度洋、太平洋温暖季风,随地形产生温度水平、垂直的变化,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

  茶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溪涧穿织,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多红黄壤土,腐殖质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

  按地理位置,云南划分为滇西、滇南、滇东北三个茶区。滇红产于滇西、滇南两个自然区。滇西茶区,包括临沧、保山、德宏、大理四个州(地区),种茶面积占全省的52.2%,产量占全省总产的65.5%,系滇红的主产区,其中风庆、云县、双江、临沧、昌宁等县,占滇红产量的90%以上。

  滇南茶区,是茶叶发源地,含思茅、西双版纳、文山、红河四个州(地区),面积占全省的32.7%,产量占全省的30.8%,滇红产于西双版纳和景洪、普文等地。

  滇红工夫制作工艺

  滇红茶属于发酵茶,滇红制作工艺从采摘到成品茶需要经过初制和精制两个步骤,滇红茶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整个过程基本都以手工操作,滇红茶才得以有这得天独厚的产品优势。

  一、初制

  滇红茶是茶树鲜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加工而成的。将刚从树上采下的新鲜细嫩的茶叶摆放在通风透气的竹帘上散发水分的过程称为萎凋,当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茶叶变成萎松时再放入有棱骨的揉捻机内揉捻,使茶汁揉出,茶叶成条。揉好的茶叶放在木制的盘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茶叶逐渐变红,并散发出一股苹果香味,这时再把茶叶放到烘干机里烘干可以捏成粉末时,红茶就制成功了。

  这种茶叶因为加工精细,费时较多,称为工夫红茶,又因为这种红茶成条形,也称红条茶。

  工夫红茶鲜叶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渥红)、干燥四道工序技术处理,称毛茶。工夫红茶以开展的一芽二叶、初展的一芽三叶和同叶质嫩度的单叶、对开叶同时采摘下树的鲜叶为原料,经初制四个工序制造而成。

  1、萎凋

  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

  此外,这一过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

  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臵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2、揉捻

  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3、发酵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目前普遍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4、干燥

  干燥是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红茶制作的这四个步骤最为关键,也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工序,在这过程中茶叶发生了物理和化学变化,才得以成为汤色鲜红、滋味甘醇的红茶。

  毛茶是茶叶产品品质优异的基础。没有好的鲜叶原料和科学的加工制造,就难于获得优良的毛茶品质,而没有优良的毛茶品质,也就难于获得优异的滇红产品。提高滇红茶品质,鲜叶原料是基础,萎凋适度是前提,揉捻充分是关键,发酵协调是中心,两次干燥是保证,简称"初制把五关"。

  初制把五关,关关要相连,环环要相扣。因为各道工艺都是互相衔接,互相联系结合,互相影响的整体,只有关关都把好,方可制造出优良品质的产品。把不好某一关,就会影响另一关,造成成品质低次,甚至出现劣质产品。

  因此,看茶制茶,灵活掌握,科学处理,是把好五关必须注重的。毛茶初制生产过程,是茶树鲜叶塑造成成品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要过程。这个过程的技术处理优次,决定着茶叶产品的优次,是精制加工过程根本不可弥补的。

  二、精制

  初制茶叶难以达到商品工艺所具有的品质水平,必须通过精制加工,方可使产品品质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以保证产品品质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商品茶具的有共同属性。因此,制成毛茶后,必须进行科学地、规范化的精制加工。

  精制加工是产品质量的升级,它实质上是物理的分离过程,是茶叶具有商品属性必须手段。精制茶工艺的任务是经过筛分、风选、拣剔、匀堆、补火的分离、改造、拼合,达到整理形状,划分优次,剔除劣异,控制水分的目的。

  滇红茶叶的精制,首先是将收购定级后的毛茶按加工各级茶的品质需要进行归堆处理,按品质要求的原则,确定原料拼配比例,交付生产车间严格按所定级别工艺技术标准进行加工。

  它分轻身、原身、本身三路制造。各路产品品质特征的划分有其标志。

  轻身茶:叶质轻而芽毫显,条索欠紧结,色泽杂而显干枯,外形低于本身茶而优于原身茶,内质欠于原身茶。

茶叶能带去加拿大么

  原身茶:条索短秃,芽毫少,围度大,嫩度低,与本身茶相比,品质次之。

  本身茶:条索紧直,苗锋秀丽、芽毫显露,色泽油润、嫩度较高,为条型茶中最好的产品。

  为达到精制加工的目的,要划分本、原、轻三路产品品质过程中,工艺为:整理茶条形状,剔除劣异,调剂品质,控制水份,增进香气。主要作业为:分风、拣剔、拼合匀堆,挥发过量水分。

  分风:主要以筛分车间为主,经过筛分和风选整理好形状,分清优次。拣剔;以拣剔车间为主,通过剔除混入茶叶中的劣异和非茶类夹杂物达到清洁的目的。

  拼合匀堆,挥发过量水份:以成品车间为主,主要是调剂品质,挥发水份,增进香气。不同的制作过程产生不同的滇红茶品质,优质滇红茶主要有外形条索紧结,汤色鲜红,香气鲜浓,滋味醇厚,耐冲泡的特点。滇红工夫的精密制作工艺是保证茶叶品质的基本。

  综上所述,优质的滇红工夫内质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茶区的云县、凤庆、昌宁为好,尤其是云县部分地区所产的工夫茶,香气高长,且带有花香。滇南茶区工夫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21652676 26761872 18723158 31582448 24482635 26351827 18272635'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100749) and MATCH(title) AGAINST('21652676 26761872 18723158 31582448 24482635 26351827 18272635'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