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买龙井,红茶买金骏眉,白茶买老白茶,追着名气买茶有错吗
“隔夜菜隔夜肉细菌多,尽量不要吃?谁说的,老子从小吃到大都没事!”
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心里知道这个话题,没办法继续聊下去。
其实,就事论事,喝了30多年茶,能喝懂红茶与绿茶,未必就能懂得乌龙茶里的肉桂。
隔一行,如隔山。
隔一类茶,也好比隔了好几座山。
刚刚开始接触一类茶时,作为新手,为了买茶时避免踩坑,建议先摆正心态。
虚怀若谷,多对比着尝试,多接受身边人的建议与参考,才是切实可行的“防踩坑”正道!
《3》
买茶防踩坑经验之,买茶不要买名气。
很多刚开始喝茶的茶客,他们在买茶时,容易陷入一种误区。
那就是,什么茶有名,就买什么。
绿茶里,西湖龙井有名,那就买龙井。
红茶里,听说金骏眉不错,那就买金骏眉。
白茶里,听别人说老白茶要喝10年陈的才上档次,那就专挑年份老一点的茶来买。
普洱里,听说古树茶才好喝,那就清一色入手的全是各类古树普洱。
岩茶里,听说“牛栏坑肉桂”出名,那就要买来尝尝……
对于新手来说,在买茶时盲目追求名气,实则最容易踩坑。
这个道理很简单,从经验看,不论是鞋子还是包包,往往一款东西越是出名,也就意味着假货越多。
而茶界里,道理同样如此。
位于核心产区范围内的西湖龙井、 老班章、金骏眉,以及古树茶、10几年老白茶这类的“稀缺性”资源,假货多,真货少。
对于分辨能力不足的新手来说,盲目以名气高低来买茶,最终吃亏的往往还是自己!
《4》
买茶防踩坑经验之,不要盲信“芽头为贵”。
刚开始喝茶不久的新人,买茶时容易流于浅表层,认为茶嘛,就是要买芽头才好,买嫩点的好。
殊不知,这样的买茶想法,反而容易让人踩坑。
比如,乌牛早龙井VS西湖群体种龙井。
它们俩之间,模样一应是细嫩的。
然而很多茶客在买茶时,会因为前者的上市时间早、价格更实惠,而更优先选择前者。
其实,一旦这样做,你就错了。
因为从龙井绿茶的相关标准看,乌牛早这类茶树品种上采下来的芽叶,压根不适合加工成龙井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