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叶知识> 正文

茶树 种植

2021-02-09 14:15:53热度:173°C

(一)品种和苗木的选择

1.品种选择与搭配

新建园的品种选择,主要根据本地气候、地理条件、茶类生产、消费特点、企业产品定位以及茶树品种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和搭配。

(1)选择的品种应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良品种的优异性状只有在适宜它生长的气候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因此,选择品种,首先要看它是否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此外,.不同的茶树品种对土壤、地势及栽培条件也有各自的要求。如有的品种适宜在平地或丘陵地区推广,有的品种适宜在高山栽培。良种特性的发挥与土壤条件、肥培管理水平、种植和采摘方式等栽培条件有关,有些品种在高山地区和土壤较差的条件下仍能发挥出良种的优良特性,而有些品种必须在土壤深厚、施肥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才能优质高产。如潮州凤凰单丛茶在土肥及栽培管理较好的低海拔茶区产量高,但品质远不如在高山多雾的高海拔茶区。因此,在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时,必须对本地自然条件和品种的特性作全面的了解,以避免盲目性。

(2)选择的品种适制茶类适应市场需要,经济效益高,或者有独特的经济性状。茶叶的经济效益最终是通过市场销售来实现的。因此,在选择茶树品种时,要考虑所选品种的茶类适制性应与当地市场需求和企业产品定位相适应。不同品种的茶类的适制性、生理生化特性、外部形态特征等有明显的差异。如有的品种茶多酚含量高,适宜栽培在主产红茶的茶区,而生产名优绿茶为主的茶区应该选择发芽早、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值低的品种。因此,根据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和茶类适制性,选用适宜本地区的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一般来说,所选品种应是省级或国家级良种,并具有生长繁育能力强、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丰产、优质等特点。此外,根据需要,可考虑品种的某些独特经济性状,如高香型、低咖啡碱型、高氨基酸型、高茶多酚型和多茸毛型等。

(3)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合理的品种搭配,不但可以提高单位面积茶园的经济效益,还能充分利用初制设备,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并有利于按不同品种茶园分批分片制订科学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茶叶采制等常年管理计划。品种的合理搭配主要考虑3个方面。第一,注意萌芽期早、中、晚品种的合理搭配。不同茶树品种的春茶萌发、开采期的早迟有明显的差异,有些甚至可相差1个月以上。通过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种,不仅有利于错开采茶高峰期,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还可以充分利用加工厂房和机械设备,减少闲置和浪费。更重要的是,能保证整个春茶期间都有高档名优茶产品。一般早、中、晚品种的搭配比例为6:3:15:3:2。第二,注意不同抗逆性品种间的合理搭配。多品种合理搭配后,可以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存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流行的风险。日本曾经因大面积推广种植无性系薮北品种,而造成茶园炭疽病流行,损失惨重。因此,在选择茶树品种时,应根据当地茶园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选择一些抗病虫性强、优势互补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种植。这样一来,就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进而减少或不施用农药,有利于发展无公害茶或有机茶。第三,注意不同适制性品种间的合理搭配。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适制性为同一类茶而品质特色不同的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其意义在于,可以实现品种间的产品原料拼配和品质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是指分别适制不同茶类(显毫型绿茶、少毫型绿茶、乌龙茶、红茶)的多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每一类品种都有一定面积的茶园,因而可以开发多茶类产品,以满足市场对不同茶类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2.无性良种苗木的标准

目前茶树的苗木主要分为有性苗木和无性苗木两种。有性苗木是指通过种子播种育成的茶苗。有性苗木的特点是变异性大,不易保留母本的特性,且品种纯度不高,不适宜作为名优茶发展用苗。无性苗木是指用茶树成熟枝条剪成短穗扦插育成的茶苗。无性苗木的特点是能较好地继承母本的遗传特性,不易发生变异,苗木品种纯度高,繁殖系数大。因此,无性系品种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如原产福建省福鼎县的福鼎大白茶品种,尽管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至今仍然是广大茶区热衷推广的良种之一。

在引进无性良种苗木时,出圃要求因品种、气候及习惯不同而有所不同,茶苗出圃的最低标准为:

(1)苗木高度(根颈与茶苗顶牙基部的长度)不低于25厘米。

(2)根径(距根颈10厘米处的苗木直径)不小于3毫米。

(3)根系发育正常。

(4)叶片完全成熟,主茎大部分木质化。

(5)无病虫为害。

不同时期扦插的茶苗,在11.5年内达到出圃标准。有的苗木虽不符合出圃标准,但当地气候条件能适应这种小苗移栽,往往效果也很好。从茶苗移栽的成活率和生长势衡量,大苗移栽的表现较好。但培养大苗问题很多,如苗圃中因大、小苗之间竞争,造成茶苗出圃量降低;大苗培育时间长,苗木的生产成本高;苗体大,定植较为费工。

(二)茶苗定植前的准备工作

1.清园

在开垦前应清除地面上的杂草、树桩、石头等,适当保留不妨碍种茶的树木作茶园遮阴树。

2.开挖种植沟

平地茶园(坡度在150以下的茶园)按直线开挖,大行距宽150160厘米,种植沟规格宽、深为60厘米×50厘米。坡地茶园按环山等高线开挖,双行种植大行距水平距离宽150厘米,种植沟规格宽、深为50厘米×50厘米;单行种植大行距水平距离宽120厘米,种植沟规格宽、深为40厘米×50厘米。

(1)开挖时间。当年10月至次年2月。

(2)开挖方法。由下而上开挖,先挖最底沟,然后将 l2行间510厘米的表土铲起回人第一种植沟:同时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千克和钙镁、磷肥50千克作底肥,将底肥与表土混合回沟,边回边打碎土块,草皮与草根回人下层。为避免底肥与茶苗根系直接接触,表土回填后上面再盖一层新土。

(三)种植规格

种植规格是指茶园中茶树的行距、株距(丛距)及每丛定苗数。不同类型的茶树品种,由于分枝习性、树姿树势等的差别,其种植密度应有所不同。如乔木型的大叶种,其行、丛距要适当放宽,行距应放宽至1.6~<?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1.8,丛距40厘米左右;灌木型的中小叶种,行、丛距以1.5×0.3,每丛定苗23株为宜。如分枝角度小的半开展型茶树品种,其行、丛距还可适当缩小。

不同地势、土壤和管理水平的茶园,其种植密度也不一样。坡度小、土层深厚肥沃、结构良好的土壤,管理水平较高的平地茶园,其行、丛距以1.5×0.3为宜,并适当增加每穴种植株数;坡度较大、土层浅薄、土质结构较差的山地茶园,行距可缩小到1.01.3,丛距可缩小到20厘米左右。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种植规格。

单行条植:行距13015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23株茶苗,亩植20003000株。

双行条植: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3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丛12株茶苗,呈字形排列,亩植25003500株。

三行条植: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和株距各33厘米,每丛12株苗。亩植3000株以上。

一般大中叶品种多采用单行或双行条植,小叶品种采用双行或三行条植。

(四)定植时间与方法

1.定植时间

茶苗定植时要选择适当的时间才能保证有较高的成活率。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移苗定植的时间选择在茶树地上部生长进入相对休止期、地下部根系生长较为旺盛的时候,成活率往往较高,一般在春季茶苗未萌芽前或秋季的“十月小阳春”后。就广东来说,当年的11月至翌年2月,这段时间多数茶区常有降雨,能及时补充茶苗移植后的水分,并且这一时期正是茶树地上部进入生长休止期的时候,最适于茶苗移植。而幼苗移植后,它的根系经过一个冬季的生长,恢复了移植时所受的损伤,翌春就能正常生长,利于抵抗78月高温干旱的侵袭,因而成活率较高。但在冬季气候特别寒冷、茶树易受冻害的低洼地和降温较早的高海拔山区,还是以春季移植为好,且不宜迟于2月。

2.定植方法

按照种植规格,在定植沟内开深、宽各30厘米的定植沟(或穴),淋足穴(沟)底水,然后将茶苗置于定植沟(穴)内,一手扶直茶苗,理顺根系,一手填土,当填土至定植沟(穴)的一半时,轻提苗,舒展根系,稍压紧,再覆土至根颈处,压实,并淋定根水,再覆盖一层松土,并盖草保湿。茶苗定植深度以覆土至茶苗原来的人土部位(又称泥门)为宜。种植时尽量做到带土移栽茶苗,栽植时品种不可混杂;苗木运回前要把一切栽植准备工作做好,苗木运回后应组织人力及时栽种,一时种不完的苗木要假植;苗木根部不可与肥料直接接触。对于过大的苗木,为减少枝叶失水,可结合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将离地面15—20厘米处地上部分剪去;备留小部分苗假植,以用于补缺。袋苗种植时应剪除塑料袋,然后连苗带土放人种植穴,用湿润细土填人穴中,用力压实,并注意把剪下的塑料袋拣出茶园销毁或回收。

(五)提高茶树定植成活率的措施

1.茶树苗木的选择

无性系茶苗的植株大小应适中,不宜过小或过大。因为小苗的植株幼嫩,叶片角质层薄,蒸腾作用大,移栽后失水严重,且体内积累的养分少,根系幼细,移植时断根损伤大,抗逆性差,不易成活;过大苗植株和根系均较大,移植时的修剪损伤大,或者在起苗时断根多,或者种植沟较浅,从而影响成活率。因此,最好选用1.52年生的扦插苗,其基部主茎直径要求,大叶种在0.5厘米以上,中小叶种则要求在0.3厘米以上。

2.茶苗出圃前的炼苗处理

炼苗处理可提高苗木的素质,增强抗逆性。实践表明,经过炼苗处理后对提高移植成活率效果非常明显。经过炼苗处理的茶树,外观长势可能差些,但成活率高,这一点在购苗时也可作参考。炼苗可采用如下措施:

(1)水肥控制。由于茶苗在苗圃条件下管理,水肥充足,植株生长旺盛,组织幼嫩,抗逆性差,因此,在出圃前3个月要停止施肥,也要视气候情况尽量减少供应水分,以不旱坏茶苗为宜。

(2)疏棚。茶苗长期在苗圃的遮阴环境下生长,耐阴性强,对阳光的适应性较差。因此,在出圃前通过疏棚,逐步增加透光度,加强幼苗的光适应,可提高苗木的素质。

3.茶苗出圃前的打顶

在茶苗出圃前半个月打顶,把主、侧枝的顶芽摘除,促使茶苗幼嫩组织老化成熟,以减少茶苗的幼嫩组织器官,提高抗逆性,同时也促进腋芽饱满。

4.种茶和起苗时间的选择

起苗时间一般根据种植时间确定,但高温干旱的夏秋季节不利于种茶,应选择冬春季节为宜,以提高成活率及减少幼龄茶树管理成本。在起苗时最好选择阴雨天气,如遇晴天干旱气候,应提前3天灌透水,使起苗时能连根带土、不断根。起苗时间不宜提早,近距离的应边起边种,远距离的应即起即运,起苗后不能超过1天停放期。

5.起苗技术与要求

起苗时不能用手拔,应用锄头挖,尽量少伤根,多带土,如外运茶苗,要尽量保留黏附在细根上的黏土,并用稻草或编织袋包住茶苗根基部,保湿防晒。

6.及时种植,保证种植质量

茶苗运回后应放在阴凉处喷水保湿,要防止风吹日晒、紧压堆闷,保证苗木鲜活,否则茶苗会因失水生活力下降而影响成活率。同时要及时种植,两天内不能定植完的茶苗应进行假植,如果假植的时间较长,则必须选择避风阴凉、排水良好的地块,挖成适宜深度的沟,苗木单株排列,不重叠,且使根部舒展,培土踏实,每天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使茶苗成活,然后根据进度,边取苗边种植。

7.适当修枝

移栽完毕后,为减少水分蒸腾,可酌情用枝剪剪去部分枝叶,尤其是在茶苗枝叶繁茂或干旱的情况下移栽,修枝可起到提高成活率的作用。剪时一般在分枝部位以上留13叶剪。小苗剪后还应留有一定数量的叶面积,剪口要平滑,离临近叶片着生处距离适度,一般1厘米左右,不可太长或太短。

8.加强水分管理

茶苗移栽后成活与否,最重要的是水分管理。茶苗移栽后1个月内,一般隔37天要浇水1次(干旱季节,每天浇水1次),每次浇水要注意浇透,使根部附近的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以后根据天气及茶苗状况,合理灌溉。淋水时间在每天下午或傍晚,不能在强光高温的中午淋水。雨天要做好排水工作,特别是大雨、暴雨后,不能长时间积水。

9.适度遮阴

茶苗耐阴性强,对光线较敏感,从苗圃移栽到大田,对光的适应性差,小苗由于植株幼嫩,叶片角质层薄,蒸腾作用大,容易烧伤。因此,移栽后失水严重时可采用遮阴方法,有条件的可搭建遮阴棚,也可用树枝叶遮阴。

采茶叶姑娘茶叶审评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18724287 54545418'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181370) and MATCH(title) AGAINST('18724287 54545418'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