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要适饮,制茶要适制,一棵树能做出白茶、绿茶、红茶、岩茶?
比如,牛栏坑肉桂。产自武夷山三坑两涧核心山场里的“牛栏坑”。
比如,西湖龙井。产自杭州市西湖区。
比如,金骏眉。以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为中心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5平方千米范围内。
比如,老班章普洱。产自云南省勐海县老班章辖区。
从市场价值上,将牛栏坑肉桂的茶青鲜叶,采下来加工成乌龙茶,一众老茶客才会买单。贸然将珍贵“牛肉”茶青鲜叶,加工成绿茶、红茶,简直是在乱弹琴。
喝茶要适饮,制茶要适制,一棵树能做出白茶、绿茶、红茶、岩茶?
同样的,云南易武、冰岛、老班章等地上好的茶青鲜叶,采下来后,自然是优先考虑加工成“普洱茶”,而不是制成所谓的滇红与云南白茶。
毕竟市面上,从来只听说过天价普洱,何时有听过天价云南白茶一说?
将老班章茶青加工成白茶,对茶农与茶商而言,简直是亏本生意,没人会愿意这么干。
所以,将同一棵茶树上的鲜叶,直接采下来加工成六大茶类的想法。
既脱离茶树生长环境需要,又不符合各产茶区的制茶传统,更是与市场行情不符!
按这样的设想,简直是天方夜谭。
喝茶要适饮,制茶要适制,一棵树能做出白茶、绿茶、红茶、岩茶?
《3》
做出一款好茶,并不容易。
一款好茶的背后,离不开茶叶品种的适制性,离不开特定的茶树品种、产区环境、加工过程等。
一旦没有了条条框框的约束,反而会导致种种市场乱象。
所谓“茶叶仅是一种工艺”,这是典型的市场乱象之一。
一味鼓吹“绿茶、 红茶、白茶只是一种工艺”,这样的说法不仅不专业,还藏有非常多猫腻。
部分茶掌柜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误导新茶友,扰乱市场,浑水摸鱼罢了。
等你一旦坚信了这样的说法,那么他才能轻而易举地,顺利推销出一批批所谓的乌牛早龙井、广西或贵州等地的金骏眉、月光白白毫银针等“不合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