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江苏茶人:张志澄

2021-03-06 13:39:20热度:150°C

张志澄,学家、树栽培专家。长期从事科研、生产和教育工作。提出了合理密植的概念,为园速生、丰产的理论作出贡献;设计并大面积推广了“树木环绕,果问作”具有江苏特色的生态园;积极推行初精制一条龙、产制销一体化的模式;培养大批科技人才,为江苏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张志澄,1910年12月29日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县(今锡山市)钱桥镇周家桥村一户贫寒农民家庭。父亲深感种田人没有文化受人鱼肉之苦,靠借债、典当供他读书。张志澄以优异成绩从无锡第三师范附属小学毕业直升第三师范。这期间,国学大师钱穆严谨的治学精神成为他一生的楷模。求学期间,他不仅吸收了新的文化知识,还接受了进步思想。先贤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奠定了他人生观的基础。1931年,师范毕业后,张志澄在无锡荣氏公益小学任教英文,积攒下微薄的工资。1932年8月,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植物栽培系,靠课余做工的收入和奖学金完成了四年本科学业。贫寒的家境、艰苦的求学之路磨砺了张志澄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品格。

1936年,张志澄大学毕业,随恩师彭先泽去江苏稻作试验场吴县虎丘西廊桥分场工作,不久就任分场场长。1937年,日军入侵江南,他忍痛与同事们撤离。张志澄艰苦跋涉,于1938年3月抵达重庆。直至1939年11月,张志澄与吴觉农面晤后才进入中国公司技术处工作,从此踏上了他为之奋斗终身的业之路。

1940年,复旦大学农学院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本科系,张志澄受中国公司派遣,成为该系第一任树栽培学讲师。困难当头,新筹建的系缺少教学设备和教材,国内无系统的学专业资料,张志澄凭借自己农学、园艺和植物栽培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参阅了仅有的几本自外树栽培资料、借鉴相近作物栽培的教材,于1941年完成了《树栽培学》教材的编写。为了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他经常带领学生,徒步翻山越岭深入区实习。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严谨的治学精神培养了一代中国业界骨干人才。

1944年,张志澄离开复旦大学系,前往四川水产学校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校迁往江苏崇明。1949年5月,国民党溃退前夕,对学校、工厂大肆破坏,张志澄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学生奋力保护学校。1949年6月崇明解放,学校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怀抱,华东军政委员会任命张志澄为崇明水产学校校委会主任、校长。

1951年,张志澄调入苏北行署,1953年2月进入新建的江苏省农林厅,重返工作岗位,任高级技师。当时的江苏业百废待兴,张志澄从深入山区调查着手,掌握了全省生产的基本情况,向领导建议,作出了“从发展国营场人手,建立样板,以国营带集体,由点到面,相对集中地发展生产”的战略决策。此后的10多年他一直努力贯彻这一方针,大部分时间都工作在基层,在科学种、制、加工机械化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1969年11月,张志澄携夫人主动要求落户到主产区宜兴县茗岭公社省庄大队红岭场。在这里,他得以贯彻上述战略方针的第二步——发展集体场,首创生产队合股经营兴办大队场的模式,并把在国营场取得的成功经验更加完善、系统地在这里实践,把红岭场建成了集约化经营的新型集体场,1979年受到了国务院嘉奖。在此期间,1973年他被任命为宜兴县林科所副所长,每天往返于红岭场和林科所之间,进行了树密植速生、良种引进繁育、害虫生物防治等。1978年,他的树密植速生丰产研究课题获得了江苏省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1980年,张志澄被任命为镇江地区果研究所所长。在这个规模不大的研究所里,他开展了提高红碎品质、速溶加工工艺、阳羡系列产品开发等多项研究,并针对不同的对象举办了多层次技术培训班。他称这个所是“乌兰牧骑式”的研究所。因在科技推广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84年他获得了国家经委、科委、农业部、林业部授予的农林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4年,张志澄调任宜兴县政协副主席,次年他以75岁高龄实现了多年的宿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仍然没有间断为巩固和发展事业、弘扬文化而奔忙。1997年11月16日,张志澄因心脏病突发,带着对业深深的眷恋与世长辞。

张志澄历任中国学会第一、第二、第三届理事,第四、五届荣誉理事。江苏省学会第一、第二届副理事长,第三、第四、第五届荣誉理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三、第五、第六届代表。

奠定了树密植速生丰产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树栽培以丛栽为主,每0.15公顷仅200~250丛,产量仅20千克左右。张志澄在致力于发展新园中深感这种模式投资多、投产迟、收效慢,制约了发展生产的速度。他从自己1940~1944年在复旦大学农学院系任教时高密度种植的实验园投产早得到启示“密植是快速高产的重要因素”。

1953年,张志澄在江苏宜兴芙蓉寺场开始了单株双行密植园的尝试,1953~1960年间,他先后在苏南、苏北10多个场布点种植了166.7公顷。他的这些实践在当时情况下为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为此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批判,但他坚信事实是最好的说明,群众乐于接受的技术才是有价值的。

1974年,他在调查、分析过去试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合理密植”的概念,并在江苏宜兴红岭场开始了系统试验。试验证实了合理密植确实是一种“成园快,投产早,产量高,收人多,效益大”的集约化栽培方式。张志澄提出,树合理密植只有根据自然条件和管理技术水平,在群体数量增加后保证个体发育健壮,才能够获得较高产量,群体数量以每O.15公顷12000~16000株,单株式双行排列为宜;树幼年阶段地上部分主轴垂直生长快,横向生长慢,地下部分主根发达,侧根发育缓慢,因此合理密植能较充分地利用增加的地上部植株数量加速树冠形成。这对更充分地利用光能,同时增加地下部单位面积内吸收根总量,更充分地利用肥水有利。由于合理密植利用了群体的顶端优势和向心生长优势,使得同样覆盖度的密植园所产的产量高、质量好;辅以配套的耕作、肥水管理措施,合理密植园至少能够持续高产20~30年。张志澄认为“种植技术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0~30年后,树密植速生丰产技术可以也完全应该为更新的栽培技术所替代,而在它被应用的这一阶段则已经以最高的效率产出,为农积累了经济实力,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就是密植速生丰产技术的重要历史价值。1978年,张志澄因此获得了江苏省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致力于生态型园的建设

“高山出好”,其实质是高山中的光、温、湿及土壤等因素为志澄整个业生涯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在复旦大学系任教,带领学生在四川铜梁实习时,他便向界前辈学习,亲自动手,指导学生仿制了玉露、龙井,并试制成功“巴岳春”。20世纪50年代中期,江苏新发展的园陆续投产,他亲临场和职工们一起边学习边试验改进边推广碧螺春生产技术,逐步在江苏大部分区形成了早春加工碧螺春的习惯。1958年,他又参加了南京雨花的创制。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市场极需红碎货源,而我国仅生产用工夫红干轧碎的产品,且成本高,质量差。1963年,中国公司倡议试制初制碎(即以鲜叶直接加工成红碎)。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张志澄积极行动。1963年春期间,他和外贸、供销、生产、科研几方组成的工作组的同志一起驻进宜兴芙蓉场,日以继夜,克服了一无技术资料,二无生产设备的困难,不到半个月就试制出样品,且使外形、内质在当时全国六个试点单位的产品中居较好水平,为中小叶种加工红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很快在苏南的国营场中推开。为了进一步提高红碎品质,解决江苏红碎滋味较淡薄,浓度不够的薄弱环节,1981年,已届古稀之年的张志澄在他任职的镇江地区果研究所,进行了系统的提高红碎品质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从选用优质原料(近期选用夏秋季高档鲜叶,并逐步完成更换优良的无性系树品种)、更换揉切机具(用LTP锤切机和CTC滚切机)、改进工艺(偏轻萎凋、控温控湿发酵)三个环节着手提高江苏红碎品质的途径。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消费增长。张志澄在研究了宜兴历史资料和名的特点后,提出恢复“阳羡”的生产。他认为“名”不能仅限于绿,应该包括红、青、紧压等,不能以嫩度为衡量名的惟一标准,外形和内质应该同步提高,既要有质量,又要有数量,才能成为商品,获得经济效益。他称名为“消费性的工艺品”,在色香味形等方面供人民欣赏、品味,对名不能株守“物以稀贵”的观念。在半阴性、喜温湿的树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有利于有效物质的产生和积累。人工栽培的园内种植遮荫树我国古已有之。张志澄吸取了前人经验,又总结了我国名产区——吴县洞庭山、安徽歙县、江西婺源等地果树、桂花、乌桕等与树间作的经验后认为,在江苏丘陵山区发展生产,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必须为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1953年,在规划设计宜兴芙蓉场时,张志澄就提出了“把营造防护林,种植遮荫树,调节园小气候,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并着手在园路边沟边种植杉木、苦楝,园中间种植一定量的梨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0世纪60年代,宜兴发展的一批场都栽种了行道树。

张志澄的这一思想在1967年规划宜兴红岭场时进一步完善成场建设“园林化”。他对园干道、支道、步道、干渠、支渠、小沟的设置、园块的大小,行道树、防护林的栽种方式,密度等确定了规划原则。对于园防护林、行道树的树种,张志澄认为应该选择生长快、材质好,病虫少的树种,常绿和落叶树相结合,灌木和乔木间种。在设计思想得以实现10年后,张志澄在他花甲之年冒着严寒酷暑进行进一步的观测记载,结果证明种植防护林冬季挡冷风寒潮,夏季抗干风高温,使气温下降1~2℃,相对湿度增加5%~10%,行道树侧5~7米范围内霜冻和雹害可明显减轻,行道树还是山雀、画眉等益鸟和小黄峰等害虫天敌的栖息和繁殖场所,有利于对害虫的生物防治。在张志澄的宣传、指导和亲手建立的示范点的带动下,苏南建起了防护林阡陌,郁郁葱葱的生态型园,被外省同行誉为“远看像森林,近看似公园,仔细看看是园”的苏式园。

研制新品 开拓应用领域

张志澄深知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受欢迎的产品,增加附加值,为生产创造更高的收益。这是贯穿于张志澄整个业生涯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在复旦大学系任教,带领学生在四川铜梁实习时,他便向界前辈学习,亲自动手,指导学生仿制了玉露、龙井,并试制成功“巴岳春”。20世纪50年代中期,江苏新发展的园陆续投产,他亲临场和职工们一起边学习边试验改进边推广碧螺春生产技术,逐步在江苏大部分区形成了早春加工碧螺春的习惯。1958年,他又参加了南京雨花的创制。

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市场极需红碎货源,而我国仅生产用工夫红干轧碎的产品,且成本高,质量差。1963年,中国公司倡议试制初制碎(即以鲜叶直接加工成红碎)。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张志澄积极行动。1963年春期间,他和外贸、供销、生产、科研几方组成的工作组的同志一起驻进宜兴芙蓉场,日以继夜,克服了一无技术资料,二无生产设备的困难,不到半个月就试制出样品,且使外形、内质在当时全国六个试点单位的产品中居较好水平,为中小叶种加工红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很快在苏南的国营场中推开。为了进一步提高红碎品质,解决江苏红碎滋味较淡薄,浓度不够的薄弱环节,1981年,已届古稀之年的张志澄在他任职的镇江地区果研究所,进行了系统的提高红碎品质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从选用优质原料(近期选用夏秋季高档鲜叶,并逐步完成更换优良的无性系树品种)、更换揉切机具(用LTP锤切机和CTC滚切机)、改进工艺(偏轻萎凋、控温控湿发酵)三个环节着手提高江苏红碎品质的途径。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消费增长。张志澄在研究了宜兴历史资料和名的特点后,提出恢复“阳羡”的生产。他认为“名”不能仅限于绿,应该包括红、青、紧压等,不能以嫩度为衡量名的惟一标准,外形和内质应该同步提高,既要有质量,又要有数量,才能成为商品,获得经济效益。他称名为“消费性的工艺品”,在色香味形等方面供人民欣赏、品味,对名不能株守“物以稀贵”的观念。在这种对“名”的独到见解指导下,1984年开始张志澄着手组织了“阳羡雪芽”(绿)、“阳羡金毫”(红)、“阳羡青”(半发酵)系列阳羡的试制,同时又指导溧阳李家园场研制了“南山寿眉”。1987年,他又继续开发了历史名“离墨红筋”,设计了新月形的“善卷春”。其中“阳羡雪芽”、“南山寿眉”已成为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品名。“阳羡金毫”、“善卷春”为后人进一步改进工艺,研制成了新的名且投人生产。

倡导并推进了产制销一体化

计划经济时代的产制销割裂,初精制分开,环节间的浪费严重;利益分配中,中间环节留成过多,生产者收益很低,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同时,由于加工运销周期长也不利于品质的提高。张志澄深切地感到这种弊端无法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于1963年在江苏宜兴芙蓉场进行了红碎加工。试验之初,他和场、外贸、公安等部门的同志一起初精制一齐上,试制成功后的产品直接交售进出口公司,并以新产品为突破口,实现了初精制联合加工,产品直销口岸。这样,不仅丰富了出口货源,多创外汇,增加税收,同时因减少了中间环节费用,使生产者收入明显提高。1972年,张志澄又在他下放劳动的宜兴红岭场指导加工红碎,并奔走于各级主管领导和外贸部门之间。在他的积极争取下,由当时的江苏省革委会批准,集体性质的红岭场生产红碎并直接交售上海进出口公司。这是全国第一个生产成品直接交出口公司的集体单位,为集体场发展生产开拓了新路。在张志澄的热心倡导和积极推进下,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江苏省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单位初精制联合加工,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为全国产销体制的改革积累了经验。

泡茶叶的图片茶叶水有什么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张志澄感到原来以“场”为单位的产制销一体化规模太小,销售无组织,信息交流不畅,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不利于市场秩序的建立,因此于1987年7月提出了“筹建生产者协会”的建议。他指出,“的产、制、销一体化的经营体制应再深化一步,在生产者(国营、集体场、个人)自愿原则下联合起来,组织生产者协会(Tea Producer Association),逐步地把产、制、销全过程联合起来……必须改变过去依赖外来力量为群众造福的概念。党政有关部门要采取辅导检查的办法,使生产者通过自己的组织来为自己服务。让他们自己立法自己遵守。标准和指导性价格由协会制定,通过协会来进行交易,减少流通中的环节费用,杜绝流通中不法商贩以次充好,扰乱市场”。他还就协会的组织、利润分配方式作了具体设想。.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宜兴张渚地区建立了协会,组织生产者在开拓市场、供应生产资料,技术推广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当地农的欢迎。

以身许 视为第二生命

吴觉农1940年在《工作者的当前任务》一文中提出“既献身于业,就应以身许,视为第二生命,在对待业困难问题上,要像抗敌战士一样英勇,一样坚强”。张志澄正是以自己大半个人生实践了吴觉农的号召。他是江苏业开拓者之一,直至他生命的终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几近衰败的江苏业,张志澄脚蹬山袜草鞋深入主产区宜兴与农吃住在一起。当地农多为浙江温州后裔,为了听懂他们的语言,他与他们劳动在一起,朝夕相处,汲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又对他们陈旧的生产方式提出改进意见,指导他们接受科学知识。久而久之,他成了宜兴区老少妇孺皆知的“张12"。一位山区公社书记感慨地对他说“我这个公社书记群众关系都不如你”。张志澄脚步所至,一片片绿树环抱,树成行的新型高产稳产园建了起来,江苏生产水平也得到了全国界同行的公认。

对事业,张志澄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过人的胆略。他毫无门户之见,凡是对发展有用的知识都能兼收并蓄,凡对事业热心的人都愿与之结交。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利用劳改农场——宜兴芙蓉寺农场的良好自然条件创建新型的场,以带动全省事业的发展,他不惜向领导立下军令状“如若失败,留场劳改”。他精心设计,亲自指导,大胆试验,终于把芙蓉场建成了全国闻名的高产稳产典型。1959年,推广制揉捻机,当时国家铜材紧缺,为了找到可以替代铜材造揉盘的材料,他结识了陶瓷界的科技人员,试制出光洁度、硬度能与铜质媲美、无污染的陶瓷盘揉捻机。江苏省农林厅一位老厅长曾这样评价张志澄“他从来没有因为困难而停滞不前,他总是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要在他身上找消极点是很困难的”。

张志澄一生情系业。在江苏业初创的一二十年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很少顾及家庭。他生活极其俭朴,在农村穿山袜草鞋和解放鞋,进城后穿布鞋解放鞋,惟一的一双皮鞋也很少穿,直到去世,还是一双布鞋陪他走完人生历程。在生活上他对自己、对家人几近苛刻,但当场创业资金不足时,他毫不犹豫地拿出家里多年积蓄的2000元交给场。古稀之年,他已担任宜兴县政协副主席,在繁忙的政务和社会活动中仍然一直关注着事业。1987年,已届77岁高龄的他还应国家民委、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的邀请赴广西百色革命老区进行扶贫咨询,提出了《发展百色地区生产的几条建议》等许多极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从政协退休后,耄耋之年的张志澄还常常挤公共汽车到溧阳、武进等地的场指导生产。

1997年,张志澄生命的最后一年,4月初,他亲赴武进城湾场筹划树嫁接换种试验;4月底,他去溧阳参加“节”;7月,他又到常熟虞山林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还在牵挂着生产。

张志澄曾说:“一生著书立说不多,自己的著作就是一片片园”。他把聪明才智奉献给了事业,把宝贵的经验留给了后人,把深情洒在了江苏区,成为后辈人的楷模。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29134353 43531872 18724043 40430326 03265337 53375430 54301946'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298527) and MATCH(title) AGAINST('29134353 43531872 18724043 40430326 03265337 53375430 54301946'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